高职基层教务管理人员的困境及改善对策

  • 投稿Trix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635次
  • 评分4
  • 96
  • 0

邓小群 吴小玲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海南三亚572000)

摘 要: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层教务管理人员既是教学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学管理工作实施的核心,本文着重关注其生存状态和发展困境,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基层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职业困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212-02

收稿日期:2015-06-10

基金项目:三亚理工职业学院2014年第一批院级教育教学科研项目,项目类别:应用型,项目编号:Y201402008

作者简介:邓小群(1988-),女,湖南武冈人,汽车系秘书,从事教育改革研究;吴小玲(1986-),女,湖北武汉人,艺术系秘书,从事平面设计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占据半壁江山的高职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办学力量,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对高职院校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其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加速行进中的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教学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一门科学,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各个学校都要建设好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要舍得把优秀人才选拔到教学管理的岗位上,还要制订有力的政策措施,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1]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为提升管理效率,实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院级侧重于宏观的计划和规划,而系级则是办学主体和基础。作为系里的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学管理工作实施的核心。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需准确把握基层教务管理人员的定位和作用,关注其生存状况,解决其发展困境,提高其整体素质,激发其工作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需求。

一、高职基层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定位

高职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处于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反馈者,在实际工作中扮演者多重角色。从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管理上来看,它充当着管理角色;从其所服务的对象上来看,上至院系领导,下至教师和学生,这其中它属于服务角色;将其置于层层工作关系中,它又充当着协调者和参谋者的角色,此外,还扮演者监督、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等各种角色,总之,它是一个处于教师和学生之间、院系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中介者,发挥着上传下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高职基层教务管理人员面临的困境

1、认识不足,角色定位低

高职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处于教学管理第一线,其职责几乎涉及系里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除按计划完成例行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外,还需应对各种突发性、临时性工作,诸多隐性工作难以进行量化,也难以纳入绩效评估中。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上处于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中的中心和枢纽位置,但在职务上对其岗位定级偏低,处于教学管理的最底层,人们对它的认识通常相对片面,多定位为上传下达的一个角色,其重要性并未受到普遍认可,在思想认识领域缺乏对基层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的肯定,对其实际的执行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忽略其执行过程中所付出的各种努力,一人身兼数职,在“超人”般的素质能力要求下,从事的是管理工作,拿的却是打杂的薪酬。

此外,其有责无权的岗位性质,导致其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默默付出,无声无息,当教学秩序正常运转、顺利进行的时候,被当成理所应当,当出现纰漏的时候,作为教学保障环节的基层教务管理人员便会引来大量关注,其责任之重大,压力之沉重可想而知,因而,他们常处于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但当置于整个学校庞大的教学管理体系中时,它的工作又显得相当“隐蔽”,不同的人所看到的都只是它的某一个侧面,很难对其作出一个合理、客观、全面的评估,其工作也因此被漠视,在执行工作中所承受的委屈和诸多惨痛的代价,几乎无人过问。

2、职业培训进修机制缺位

高职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繁杂而又富有周期性和连续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笔者从事高职基层教务管理工作已近三年,就笔者了解的高职学校的情况来看,基层教务管理人员的构成基本为非专业人员,所从事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差甚远,而学校又缺少教学管理方面的岗位培训。工作交接时,因其工作繁杂,很难起到手把手的帮带作用,工作期间,也缺少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都只能在自己进入工作状态后,边工作,边摸索,自学成才。基层教务管理人员要在繁杂的工作中,理清头绪,提高效率,就需要不断的专业性、系统性的知识技能培训,但实际情况是,一般的高职院校对基层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的意识较为淡薄,校内的业务培训机会少,校外进修深造、出访考察的机会也渺茫,目前的管理仍以经验管理为主,缺乏一定的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长此以往,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3、缺少职业规划,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

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中,并未给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相较于同层级的辅导员而言,他们没有明确清晰的发展方向,工作投入和回报不对等,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与现实之间具有一定的反差,导致其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前景缺乏信心,自我效能感降低,形成工作倦怠,进而在工作中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 ,影响工作效率。

基层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繁杂而又琐碎,工作成绩相对“隐蔽”,考核时难以进行量化,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学年终的考核难以准确全面的反映其工作质量,考核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其有没有失职,是否出现教学事故,与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此,工作量的大小成为了一个明显的衡量指标,对于那些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上均表现优秀的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进而打压其工作热情,不求无功只求无过的心态蔓延,影响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知识和工作方式方法上的提升和创新,制约它发挥积极主动的“管理”作用。

三、改善高职基层管理人员职业困境的对策

1、个人层面

1.1明确职业定位,提升职业价值观

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工作量大、时间紧、责任重,每个教学事项之间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不允许出现纰漏,因而对每件小事的不断检查核对通常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份投入和回报很难对等,从而在自我期望和职业现实之间落差感较大,假若不及时调整自身的职业定位,期望过高,则易于产生心理压力,形成职业倦怠。所以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正确认识自我,主动寻找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位置,多参与与职业相关的活动,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完成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

1.2重视知识更新,提高业务水平

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并非只是简单的上传下达,其“管理”二字体现在对自身工作的管理能力上,要将繁杂的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需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利用多种渠道,有意识的了解学习相关知识,熟练使用各类现代化办公设备及软件,关注所在专业的发展动态,摸索教学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善于总结,寻求有效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进而促进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

2.学校层面

2.1解放思想,提升认识

当前各高校对基层教务管理人员工作并不十分重视,对其工作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也很少给予其话语权来介绍自身的具体工作以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严重挫伤了基层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针对这种承受较大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工作人员,学校应转变观念,实行人性化管理,多些人文关怀,了解其工作实际,关注其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

2.2推进改革,完善制度

学校应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为基层教务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一是要加强对基层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学校内部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开展基层教务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活动,增强职业归属感,同时为其学历提升,职业进修提供机会,拓宽其视野,提升其整体素质。二是要明确其岗位职责,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提升其管理地位和经济收入,确保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三是建议采用轮岗制度,学校可实行教务条线内部的轮岗制度,使教务内部成员之间更熟悉各岗位之间的工作流程,了解岗位之间的内部联系,增进沟通与理解,从而使工作更顺畅,同时还能从中获取工作的新鲜感和挑战性,克服工作倦怠,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总之,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若要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就必须关注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载体——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教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多些人性化管理,这既是新形势下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同时也能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周远清.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熊红菊.论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定位与发展困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51-53.

[3] 何秀芬.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秘书的激励机制[J].科技向导,2012,(29):123,235.

[4] 刘哲.关于高校教学管理者素质的思考[J].科技文汇,2013,(235):29-30.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