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抗炎和强心利尿对老年肺炎及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

  • 投稿凡夫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997次
  • 评分4
  • 10
  • 0

罗剑锋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医院急诊科,广东中山 528463

[摘要] 目的 探究抗炎和强心利尿对老年肺炎以及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8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均为老年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对照组均为肺癌胸腔积液患者,比较研究老年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和老年肺癌胸腔积液患者BNP(B型钠尿肽)浓度指标。治疗后观察并探究疗效。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无效患者为5例(11.36%),对照组无效患者为23例(52.27%),观察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生率86.36%,对照组为25.0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前,观察组BNP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该项目数据有显著下降,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强心利尿能够有效治疗老年肺炎胸腔积液,更有利于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患者BNP(B型钠尿肽)浓度指标可辅助了解患者情况,应给予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胸腔积液;肺炎;治疗效果;探究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057-03

肺炎或肺癌患者很容易引发胸腔积液,导致其病情加重,针对性治疗更加困难,大大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死亡率也有明显提升[1]。那么在治疗肺炎或肺癌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患者胸腔积液几率不能过高[2],以便治疗后稳定病情,降低死亡率。该研究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BNP(B型钠尿肽)浓度的研究,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通过对比指标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并探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的诊断基础为病史、肺部CT成像以及查体等。88例患者均未患有肺结核、肝硬化、肾功能疾病或低蛋白血症等。将上述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均为老年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对照组均为肺癌积液患者;每组44例;88例患者中有62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在4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2±3.38)岁;观察组44例患者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40~73岁,平均(64.96±3.18)岁。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40~75岁,平均(65.66±3.05)岁。

1.2 治疗方法

比较研究老年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和老年肺癌胸腔积液患者BNP(B型钠尿肽)浓度指标。治疗后观察并探究疗效。观察组患者给予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给予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治疗,防止患者感染,并给予患者应用呋塞米静脉注射,用量为20 mg/d,疗程为3 d。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并给予其应用地高辛以及氢氯噻嗪口服用量为25 mg[3-4],2次/d。所有患者均进行7 d的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确保其利尿、强心,以免液体出入量负平衡(在500 mL/d~1 000 mL/d之间即可)。疗程结束后及时检查,若有患者胸腔中的积液量未出现下降,则需对其进行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后均依据NYHA[5](美国纽约心功能评级)判定;所有患者入院后的第1天,第7天均行胸部CT扫描成像,并及时做心动图、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观测患者BNP的浓度。NYHA分级标准为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Ⅲ级: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生率。

1.4 疗效判断标准

①治愈:患者接受CT成像后,肺部积液完全消失,体征消失,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未出现明显胸膜肥厚黏连等症状;②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征兆有所减轻、好转,白细胞数量正常,接受CT成像检查后,显示有少量积液,也伴有部分胸膜粘连;③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1.5 统计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研究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BNP浓度以及胸腔积液疗效。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NYHAⅢ级,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NYHAⅠ级;观察组患者CHF(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较为严重。接受治疗前,观察组BNP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该项目数据有显著下降,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肺炎、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属于常见并发症,对肺炎的治疗效果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老年患者群体[6-9],本身伴有一定量的基础疾病,若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病情很容易恶化成脓胸,伴有包裹或分隔,治疗难度较大,也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长,死亡率明显提升。

该组研究显示,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NYHAⅢ级,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NYHAⅠ级;观察组患者CHF(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较为严重。接受治疗前,观察组BNP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该项目数据有显著下降,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该次研究可知,采用NYHA能够有效诊断,同时,BNP的应用也能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88例患者中,观察组患者CHF发生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同时BNP浓度对比,观察组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可知,抗炎、强心利尿对老年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比肺癌胸腔积水明显有优势,那么可判定,老年肺炎胸腔积液患者一般患有心功能不全,直接与胸腔积液有关,治疗后,积液大量吸收,BNP明显下降,患者的心功能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该组研究与黄宇筠[7]研究结果相符,这与本组研究中患者的治疗方案一致有关,另外林琳等[10]也证明了采用NYHA能够有效诊断疾病,BNP的应用可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与该研究的临床经验相符,故建议该类疾病应重点患者的BNP相关指标,以了解疾病情况。

综上所述,由于肺癌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感染较为严重,因此肺癌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老年肺炎胸腔积水患者较重;在接受治疗后,患者胸腔积液情况有所好转,部分患者接近正常数值[10-12],因此,抗炎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行抗炎、强心、利尿治疗,对于老年肺炎胸腔积液而言,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针对肺癌胸腔积液患者,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可知,血浆BNP浓度能够确保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有利于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明晖,沈巨信,贺群,等.胸腔积液降钙素原测定对肺炎旁胸腔积液分期的评价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11-2112,2116.

[2] 白霞,赵庆华,侯钢,等.超声引导胸腔穿刺留置猪尾导管治疗复杂型肺炎旁胸腔积液及脓胸59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49):62-63.

[3] 黄宇筠,黄鑫炎,罗益锋,等.HS-CRP、PCT在鉴别类肺炎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2):3666-3667.

[4] 俞绮虹,李月川.肺炎旁胸腔积液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14):851-853.

[5] 叶飒,严建平,王宏,等.血清和胸腔积液降钙素原对肺炎旁胸腔积液病情评估和诊治的临床价值[J].浙江医学,2013(9):747-750.

[6] 张凤宇,郭文新,裴树丰,等.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抗感染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1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1):95-96.

[7] 黄宇筠.HS-CRP联合PCT在鉴别类肺炎性、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8] 李润萍.肺炎旁胸腔积液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变化特征及其与病情关系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119-120.

[9] 梁世文.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20,24.

[10] 林琳,哈敏文.VEGF、PTN在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表达及其意义[J].科技通报,2012,28(2):27-28,60.

[11] 张宇,于力克.胸腔积液和血清中内皮抑制素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肿瘤,2009,29(10):985-987.

[12] 冯纾琪,黄钰君,廖春淼,等.用ROC曲线分析胸腔积液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1):127-129,132.

(收稿日期:2014-05-02)

正文主体部分之“讨论”

1.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及从中导出的结论,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通过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

2.应将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比较,并将本研究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

3.不必重述已在前言部分介绍过的背景和在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不应列入图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