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改革初探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11-24
  • 阅读量4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针对高师院校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课程课时少,实验条件有限的现状,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观念三个方面论述了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课程的改革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能学以致用的高师生物学教学人才,希望为高师院校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师人解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3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165-02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一般高师院校此门课程学时不多;而且实验条件有限,根本接触不到尸体标本,致使学生在实验课上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模型,和真实的标本存在差距;课程自身的特点是名词术语多,记忆量大;学校对该课程的认识不够,认为人解应该是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师范专业学不学不重要。诸多因素导致出现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差的局面。为此,有必要针对高等师范院校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以下简称高师人解)教学现状,研究探索适合高师人解的一些教学方法,旨在为培养高素质的高师生物教学人才提供参考。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一)精简教学内容


  在高师院校,人解虽然是一门基础专业必修课,但是学时并不多,我校人解的理论课时是32学时,实验课时是24学时,这样就要求我们要精炼教学内容。我们的做法是:一减与其他学科雷同的内容,如基本组织这一章,在动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都有涉及,我们就可以以复习的方式来讲解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二减部分易学易懂的内容,如最后一章胚胎发育,改为自学;三减在实验中涉及的内容,如神经系统中大脑内部核团、12对脑神经的分布,在实验课上结合直观、立体的模型和逼真模拟的电动模型,再通过学生、老师之间的互动、讨论,重点讲授难懂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得多。


  (二)增加与实际相联系的知识


  人解学科属于形态科学,主要讲授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包含大量晦涩的名称术语和繁杂的形态结构,历来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最感困难的一门学科。如何使这样一门课程鲜活、生动,让学生感兴趣,是我们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为此我们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很多与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


  1.增加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相关的内容


  在人解理论教学中,适当的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联系起来,对培养合格的师资至关重要。高师院校的生物科学专业主要是为中学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而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处于第二个生长发育迅猛期,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迅速增长,青春期的一些特征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女生在这个阶段会开始月经,男生也会出现遗精的现象。这就要求中学的人体科学教育包括人体解剖学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自身发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不茫然、不害怕,初步懂得自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特点,这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必要。


  2.增加和一些常见疾病、保健相关的内容


  人解是医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可和一些常见疾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循环系统教学中,可以增加有关心血管疾病的知识,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病例展开讨论,让学生了解疾病产生的机理,以及如何进行保健。再比如,在消化系统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讨论肥胖的害处以及肥胖是如何发生的,如何避免肥胖,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学习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事半功倍。


  3.增加一些急救方面的知识


  人人与“急救”有关,因为谁都难免发生一些危急情况,甚至意外伤害。即使自己未受到病痛伤害,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有时也会遇到紧急突发的场面,需要你伸出援助的手。比如,在运动系统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急救相关的知识,以实例引入,比如如果有人发生骨折,如何判断骨折的类型以及如何进行急救。在循环系统的教学中,可加入心肺复苏的急救内容,也许就因为这一次急救知识的普及,在关键的时候能救人一命。


  二、优化教学模式


  (一)运用现代化手段的教学模式


  人解是一门研究形态和结构的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课件可通过图像、音频、动画和影像等载体更加直观和形象地来传递解剖学信息,再结合自身,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时,以动画和视频等形式将尿液形成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并根据需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尿液形成过程中要经过哪些结构,在讲解各部分结构时,转换幻灯片中的图形和颜色,增强学生的视觉审美,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人解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尤为重要,因此要制作适合师范院校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二)課堂提问探讨模式


  课堂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引人思考的方式。课前提问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导入本节课内容,使知识具有连贯性;课上提问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课后思考题可让学生更好地消化新学习的内容,每节课的课后思考题基本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课堂提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人体模型和动物实体解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师院校不像医学院校,尸体标本非常匮乏,可以说根本没有。为此,非常有必要采用人体模型和动物实体解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心脏结构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心模型结合猪心的实体解剖进行教学。猪心和人心的结构相似度可达95%,完全可以代替人心标本应用到实验教学当中去;在泌尿系统的教学中可结合新鲜猪肾的解剖,通过肾外形观察、被膜切开、肾蒂内管道探寻、肾动脉注射、器械伸入肾盂引导切开等步骤,能让学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使学生克服对人心标本的恐惧心理,同时又减少了人心标本中甲醛对人体的伤害。


  三、优化教学观念


  (一)始终贯穿哲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哲学的观念,既要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又要由点到面,融会贯通;既要讲清楚具体的某个器官和具体的解剖结构,又要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比如,血细胞中的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从而减弱过敏反应,而嗜碱性粒细胞则释放组胺和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这两种细胞同时存在于血液当中,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再比如心脏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是相对独立的,在实验室中,甚至可以做“离体蛙心灌流”实验,但在人体中,它又受到神经、体液等多种因素的调节,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哲学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学习人解,必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服务健康的观念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生活、生命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养生。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是以人为本,还应该加强服务健康的实践理念。除了在课堂中增加保健知识以外,还要积极开展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比如在“三下乡”期间开展健康科谱扫盲、社区卫生服务等活动;在全国爱牙日当天,在校园或社区内举办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人们口腔健康观念和口腔自我保健意识;组织社团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增强人们对紧急情况处理、应对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把解剖学知识从课堂带入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