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角色互换法在人体解剖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12-30
  • 阅读量58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在人体解剖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师生角色互换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调动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营造良好宽松的教学氛围,努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


  [关键词]人体解剖组织学;实验教学;师生角色互换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31-0203-01


  人体解剖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组织结构的一门学科,是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医学知识和各类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当代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促进健康、防治疾病、进行康复和保健指导等职能,而这一切均要求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学好人体解剖组织学这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起着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形成良好实验行为的作用。传统的实验教学基本采用“教师讲解、示教—学生观察—教师总结”的形式,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实验效果常不理想。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部分内容采用了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转向主动,在主动学习中求知、获得发展,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一、人体解剖组织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法的意义


  师生角色互换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调换角色,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好充分准备后开展教学,最终由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人体解剖组织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师生角色的改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學理念,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单向被动接受现象,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通过积极思考与探索,培养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2.师生角色互换法营造了良好宽松的教学氛围,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有效培养了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尝试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工作自信心;担任“老师”的学生通过充分准备,查阅资料和进行预实验,培养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听课学生听同学讲解,既想学习,又想“找茬”,故学习时注意力更为集中,学习效果更好。


  二、人体解剖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法的实施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1.挑选实验内容。选择相对容易操作、便于观看的内容,选定后提前1周告知学生。2.挑选小组成员。在班级原有小组的基础上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每小组5~6人。实验小组成员考虑学习成绩好差、动手能力强弱、胆子大小等因素搭配,尽可能做到每小组的成员均衡。3.挑选主讲“小老师”。主讲“小老师”通常由实验小组组长担任,可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或由教师指定人选,首先选择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外向、善于表达、做事认真、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尝试后再逐步扩展到其他学生。在教学前主讲“老师”在教师的指导下事先做好预实验,进行标本和器材的准备,熟悉操作步骤。


  (二)努力保证教学效果


  主讲“小老师”按照预实验的内容向同学讲解实验内容、演示标本和操作过程,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如主讲“小老师”不能回答或解释不清,由学生相互讨论解决,或请老师解答。主讲“小老师”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不随意中断讲课和演示,并认真做好记录,为课后总结做好准备。


  (三)及时进行课后总结


  实验课结束前,教师对实验教学情况及时进行评价,抽查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对实验重点和操作难点加以归纳,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遗漏内容,纠正存在的问题,以确保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注意事项


  1.实施师生角色互换法虽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但并非适合所有实验内容,如神经系统通路、组织切片等一些难以观察的实验标本和微小组织结构,而较适合于直观、便于观察的内容,如骨的形态、消化、呼吸、心血管系统大体标本的观察等。2.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事先要做好精心准备,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进行预实验,并要对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有很好的驾驭能力,能针对各种情况及时妥善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学校教师素养。


  卫生职业学校主要是为医疗卫生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卫技人才,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其中师生角色互换法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人体解剖组织学实验教学应用师生角色互换法,通过老师发挥主导作用,精心指导和评价,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教师的角色参与教学,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努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