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 投稿新塘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940次
  • 评分4
  • 37
  • 0

任秀玲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青海省监测中心,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随着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已不可阻挡,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经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但仍有剩余的老人、妇女、儿童留守,青海农村的这种现象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广大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城镇化进程中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展开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进展起到一定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青海;新型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228

城镇化有利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共同发展。正确地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青海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很严重,也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缩影,因此解决青海省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显得尤为重要。

1什么是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发展城乡一体化,城乡互动,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社会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而新型城镇化之所以新是因为新型城镇化摆脱了过去一味追求扩大城镇的规模,转化为提升城镇文化水平,提升城镇人民的思想素质,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使新城镇真正成为高质量、高水平、高服务、适宜人居住的场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村的人口转移到城镇,将农民转化为市民。这不仅意味着要建高楼,而且意味着要提升新城镇市民的素质、提升新城镇的公共服务质量、完善新城镇的基础设施。

2为什么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当之大,而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也同样相当大,并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还在逐年激增。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要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序地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体制,使农村劳动力可以很好地就业。农村劳动力是我国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支柱,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为我国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做很大的贡献。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劳动力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工业、服务业扩张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并且可以带动新城镇的消费需求,拉动新城镇的经济发展。而青海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典型,因此,青海省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3.1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够彻底

目前,青海省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数量已相当高,但是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口却不多,且真正转移到工业、服务业就业的劳动力大部分也仍未脱离农业。青海省劳动力转移大多数为个体流动性就业,并没有举家搬迁。因此,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仍然很大,并且多为老人、妇女、儿童。而且,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也只是在城镇工作并没有实现市民户口和市民身份的转变。这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很大的困扰,使得农村房屋和土地出现了很多的闲置,这直接阻碍了青海省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3.2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青海省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都偏低,这说明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高度都达不到一般的高要求职业,只能从事一些较简单的职业。而且,由于青海省外出劳动力多为壮年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层次的劳动,而且需要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技术培训的投入力度。

3.3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分割现象,主要有城乡二元分割、单位分割、行业分割,这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到新城镇后的就业。这些分别体现在户籍、工资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影响。这使得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意转移,严重阻碍了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并且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因此阻碍了青海省新型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另外,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在青海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大多数为亲友介绍,而且农村交通不便、环境闭塞,没有获取就业信息的正确渠道,农村转移劳动力又缺乏正确的就业指导,外出就业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有诈骗集团到农村指导农村转移人口就业,加大了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程度。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4.1推进青海省就业制度改革,拓宽就业渠道

如今,在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劳动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二元分割现象、行业分割现象、单位分割现象,使得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在就业中得到不同的待遇,让农村转移劳动力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在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顺利进行就得改革就业制度,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再有,在青海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农村获得就业信息渠道狭窄,就业信息不完善阻碍了青海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因此,青海省应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2加大对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培训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由于转移劳动力大多数为青壮年,而留守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因此,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劳动能力偏低,受教育程度也偏低。所以,要想转移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知识普及,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各方面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推动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

4.3完善对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对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当不完善。然而,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必须实现城镇基本服务全面覆盖,将农村转移人口真正纳入城市户籍中,完善对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做到对农村人口的全覆盖,并让农村转移人口的子女享受和城镇人口子女的相同待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灵芝.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4(7).

[2]林郁.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消费导论,2008(9).

[作者简介]任秀玲(1978—),女,汉族,陕西榆林人,经济学学士,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