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中国青年成才系列重要论述的维度

  • 投稿井天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799次
  • 评分4
  • 59
  • 0

顾友仁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暨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建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的关于我国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涵涉了党的新一代领导人对于我国青年成才的关键、核心、保障和路径的战略思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好青年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促进青年一代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习近平;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基本要义;理论渊源;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4-0022-05

收稿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历史变迁及当代建构研究”(13BKS079)、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影响力研究”(AHSK11-12D37)及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2014SZKMSGZS0017)的阶段性成果,受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资助

作者简介:顾友仁(1973-),安徽寿县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暨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副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在站博士后,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1]战略的提出,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在举国上下“筑梦”、“追梦”和“圆梦”的探讨高潮迭起之际,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至今,作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先后21次发表谈话或撰写书信,系统阐述自己的“青年成才观”,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成长成才提出希望和要求,为新时期中国青年的全面健康成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值此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系列重要论述,领会其科学内涵、理论渊源和时代价值,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青年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的基本要义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繁荣来说,青年群体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的理论建构也正是肇基于他对我国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之历史地位的理性认知。

首先,青年的成才,教育是关键。早在2011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2]。此后,2013年3月和9月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3]和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两次演讲中[4],次年4月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5]以及2013年11月致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的贺信[6]中,他又多次表达了这一观点。在习近平同志看来,“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7]。由于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所以各种社会思想和社会力量就“都会去影响青年,都会去‘争夺’青年”[8],加之青年时代是“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本领的黄金时期”[4],青年时代的思想倾向和行为模式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变通性,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加强对于青年群体的教育和引导,以帮助其有效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腐蚀,早日成才,这是当代中国青年全面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教育和引导青年,基础在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此,2013年9月和次年3月,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表态,承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9],要“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10]。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又郑重发出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以创办“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11],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

其次,青年的成才,信念是核心。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12]。习近平同志认为,“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13]。对于当代中国青年群体,其中包括不少年轻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存在,思想不纯洁、理想不崇高和信仰不坚定的现象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有时还表现的非常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推进。对此,习近平同志于2012年9月在中央党校秋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的青年,特别是年轻干部中,“最重要也是最需要注意并切实解决好的是理想信念问题和思想作风问题,最需要加强的是理论教育”[14]。2013年5月,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他又进一步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因此,广大青年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5]。在当代中国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习近平同志尤其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2014年5月,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中他明确指出:“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7]。同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又以“扣子论”来形象地说明青年一代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并期望同学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11]。

再次,青年的成才,协同是保障。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过,“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17]。青年的成才,学问是基础。青年之学问的积累,不仅要靠其自身的学习,还依赖于教师、学校、家庭、国家和整个社会的通力配合。对于青年学生自身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中阐述了自己的希望,勉励大家“珍惜美好时光,砥砺品德,陶冶情操,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18]。对于教师和学校之指导作用的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致全国教师的慰问信中,便明确要求教师们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9]。在同年10月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中,他又要求学校“继承光荣传统,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18]。在当代中国青年成才的道路上,习近平同志还十分重视家庭的角色和国家、社会的责任。他明确强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16]。他还要求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学生们中去、同他们交朋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11]。2013年5月和9月,在四川芦山到学校参加主题班会、观摩音乐课时对学生的讲话和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具体指出:“不管是什么情况,不论是什么天灾人祸,一定不要让下一代受到伤害,这是我们的责任”[20],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 13 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9]。

又次,青年的成才,实践是路径。在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与配合,都只是外因。青年成才目标的最终实现,归根结底要靠其自身的实际努力,要靠实践。2013年5月,在四川芦山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对学生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便指出:“青少年要敢于有梦”,但“有梦想,还要脚踏实地,好好读书,才能梦想成真”[20]。同月,在给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学生的回信中,他进而强调:“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并希望青年大学生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21]。其后,在纪念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以及同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进而提出了对于当代青年实现成才目标的具体要求,即“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15]和培养爱国精神、勤奋精神、开拓精神、开放精神等[22]。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向全国青年发出“勤学”、“修德”、“明辨”和“笃实”的号召,这就为新时期广大年轻学子实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11]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提供了更为切实的行动指南。

综上,在新时期,习近平同志对于当代中国青年之成长成才问题的系列重要论述,不仅高屋建瓴、系统而全面,而且对于我国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事业的顺利推进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是促进我国青年一代全面健康发展的根本指针。

二、习近平总书记“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之理论体系的形成,一方面基于现实的土壤,发轫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和带领当代青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实践;另一方面,它还直接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的思想滋养和价值引领。

首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早期实践家的青年观,是“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的理论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构建其科学理论体系时,便对青年的成长和教育问题进行过思考,并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观点。其中,1867年9月,马克思在其刚出版的《资本论》中便充分肯定了对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群体进行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23]。同一时期,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一文中,又进而将这种教育归纳为“三件事”,即“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24]。与马克思注重强调对青年的教育相比,恩格斯更侧重于对青年之社会作用的肯定。1841年初,他在《伊默曼的<回忆录>》一文中宣称:“我们的未来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取决于正在成长的一代”,“相信现代的命运不取决于畏惧斗争的瞻前顾后,不取决于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平庸迟钝,而是取决于青年人崇高奔放的激情”[25]。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俄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列宁和斯大林等人对于青年问题的关注,也是显而易见的。如,1906年12月,列宁在《孟什维主义的危机》一文中,便深刻地阐释了青年成长与布尔什维克党之发展的密切关系,他指出:“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的党,而总是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我们是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26]。1920年10月,他在《青年团的任务》中进而指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由青年来担负”[27]。青年承担历史使命,需要有一定的才干;而青年的才干,则离不开教育、锻炼和培养。

其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青年成长理论,是“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的思想源泉。就其渊源而言,“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的产生,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早期实践经验的凝练,更离不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根源。一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形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更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前仆后继、顽强拼搏,充分展示其生机与活力的过程,也是我们党逐步形成并深化其“青年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同志的贡献无疑是极其重大的。早在1939年5月,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中,他就明确提出了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方向,即“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28]。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在1953年6月提出了“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29]的要求,为青年成长确定了基本的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邓小平同志对于青年的成长问题也非常关注。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30]。对于如何培养青年,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4月的讲话中又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31]。为此,他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31]的青年培养目标。

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的现实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明朗,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青年成长成才的环境日趋复杂,新中国教育事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剧。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适时阐述“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为我们在新时期有效解决青年发展问题明确了方向和道路。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国内外气候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下,践行总书记的“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时代价值。

首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证。正如马克思在160多年前所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32],一个国家和民族之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也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接力中实现的。在当前人类已经阔步迈入新世纪的历史关头,中华民族面临着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实现和平崛起的庄严使命。在承担和完成时代使命的征程中,当代中国青年责无旁贷。青年一代的历史担当,是建立在成人成才的基础上的,这就需要全社会的通力配合,更离不开“成才观”的导引。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立德树人”[33]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特别是我国教育界的基本共识。究其实质,所谓“立德树人”,即坚持以塑造社会主义道德为抓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下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的艰难时刻,面对着不可阻挡的社会信息化、价值多样化大潮的猛烈冲击,如何教育和引导当代中国青年深刻认知人生发展之客观规律,牢牢把握成长成才之正确方向,已经成为极为突出的现实课题。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及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青年、武装青年和引领青年,正是我们在新时期有效破解这一课题的客观需要。

其次,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针的现实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34]的重要战略。就其社会功能而言,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根本性的事业之一,教育的发展关涉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之重要性的认识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其服务经济与社会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大幕的开启,在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人力资源的战略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的社会背景下,我国还面临着一个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艰巨任务。作为一个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由于在教育层面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现象的客观存在,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教育公平等问题的亟待解决,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发展教育,青年一代的教育无疑是主体,这也是由教育事业本身的运行规律和组成要素所决定的。基于此,我们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坚持以促进青年一代全面健康发展为龙头,努力在全社会倡导“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35]的发展理念,便不仅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早日发挥。

再次,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柱石。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也不例外。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跃升以及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民族复兴问题日益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并多次系统阐述“中国梦”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问题逐步成为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其产生同其最终实现一样,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基因,而且洋溢着鲜明的现实关怀。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和世界历史进步之梦,需要我们将家国意识、民族心灵和世界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解和把握,更需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来建构和实现。在我们万众一心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青年群体无疑是一支不可或缺,而且大有可为的骨干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说过:“千秋基业,人才为先”[36],“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37],“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5]。我们坚信,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结构中最活跃、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成分,在“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的指引下,我国青年一代一定能够将祖国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在极富创造性的拼搏与奋斗中,充分彰显其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劲实力,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

半个多世纪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国青年一代的成长成才问题,并相继提出了一些列富有远见的方针政策,在青年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和新中国诞生以来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青年成才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代中国青年成才观”必将会在当代中国青年成长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作用,也必将会在指导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新的丰富与完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J].党建,2013,(1):1.

[2]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2,(1):10.

[3]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3-24(2).

[4] 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9-8(3).

[5] 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4-2(2).

[6] 习近平.习近平致第二届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3-11-27(1).

[7] 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7-5(2).

[8]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2,(1):10.

[9] 新华社.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9-27(3).

[10]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3-28(3).

[1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2).

[12] 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64.

[13] 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全国新书目,2002,(12):26.

[14]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 2012 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12-9-10(1).

[15]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5-5(2).

[16] 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31(2).

[17] (清)袁枚.续诗品·尚识.

[18] 刘维涛.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迎来百年华诞 习近平给全校学生回信表示祝贺[N].人民日报,2013-10-7(1).

[19] 习近平.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J].人民教育,2013,(18):2.

[20] 习近平.脚踏实地 好好读书 才能梦想成真[J].中国农村教育,2013,(6):1.

[21] 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回信勉励当代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N].人民日报,2013-5-5(1).

[22]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2).

[2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195.

[2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人民出版社,1964.218.

[2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 [M].人民出版社1982.175-176.

[26] 列宁全集(第14卷)[M].人民出版社,1988.161.

[27] 列宁全集(第39卷)[M].人民出版社,1986.293.

[28] 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565.

[29] 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278.

[30] 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95.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5;166;208.

[3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

[33]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3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35] 本报评论员.劳动光荣 知识崇高 人才宝贵 创造伟大——向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致敬[N].光明日报,2010-4-28(1).

[36]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6-10(2).

[37] 杜尚泽.习近平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全国各族人民慰问运动健儿,勉励他们赛出成绩赛出风格赛出当代中国青少年的风采[N].人民日报,2014-8-16(1).

[责任编校:赵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