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等教育新兴技术应用的策略与启示

  • 投稿Chri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761次
  • 评分4
  • 31
  • 0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袁玉娟 向国红

【摘 要】新加坡高等教育新兴技术的使用增强了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为教育发挥其社会功能提供了平台,提高了教学管理正确决策的能力。在中国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大力提倡信息化、科学化的教学管理新思想,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大信息化建设硬件的必要投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兴技术;高校;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12-02

作者简介:袁玉娟,女,硕士,副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校企合作研究基地核心成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向国红,男,教授,农林工程系主任,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新两国职业教育文化比较研究” (编号:XJK011CZJ085)的阶段性成果。

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育媒体和教育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育媒体、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管理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在新兴技术渗透到教育管理过程中,包括对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及教育过程的管理,逐步形成智能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体系。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指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利用新兴技术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计划、学生学习、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新兴技术,实现教学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在这个过程中,新兴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保障,更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新兴技术应用的策略及启示

1.新兴技术为教育发挥其社会功能提供了平台。现代教育管理是以经验为主导和以行政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与教育科学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教育的科学管理既要以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又要以现代科学的手段提供技术支撑,其中将新兴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科学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现代教育管理是一个开放体系,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建立这种开放体系提供了技术平台。长期以来,教育管理是在教育系统的内部封闭运行,缺乏和社会、经济、文化及各方面的紧密联系。这种脱节影响了教育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影响了教育整体素质的提升。新加坡高等院校在教育管理上运用新兴技术,特别在学生就业信息、用人反馈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校内外信息沟通渠道,从而使教育管理成为社会系统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2.新兴技术的使用增强了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现代教育管理是双边活动,而新兴技术的应用为这种双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技术平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只把管理看作是上级对下级的行为,是自上而下的垂直体系,缺乏双向沟通与交流,管理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改变了这种陈旧的管理观念,使管理成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学习、共同实现的过程。而新兴技术的应用,使这种沟通成为无地域和时间限制的经常性活动。新加坡高等院校教育管理者对新兴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进行综合研究,明确网络技术与教育管理的密切关系,网络技术以一批成套先进技术装备,成为科学管理和促进管理体制效率提高的基础。教育管理离开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无法实现管理科学化、量化和数据化工程,只能陷入盲目的经验管理。

3.新兴技术提高了教学管理正确决策的能力。科学的教学管理是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新兴技术的应用为实现科学教学管理提供了技术平台。教学管理要通过调查、统计、实验、评估等对管理的对象、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新兴技术为各相关因素的分析提供了技术保障。新加坡高等院校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中,要求更科学地分析师生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加以调控,帮助管理人员对管理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管理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新兴技术在我国教学管理中的现状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特别是在信息运用能力方面基本上处在初级阶段,现状不容乐观。2011年11月,通过问卷调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第11期教育管理硕士班共22位学员,分别来自湖南和广西的18所学校,从2008年至今,只有1所高职院校用博客建设了教研组学习实践共同体,3所学校将QQ群用于教学管理服务,还有很多的新兴技术没开发使用,即使使用也不够充分。2009年10月对吉林省高校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信息素养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经常使用信息技术的仅占被调查教师的34%,教学中利用网络进行师生交流或答疑问题,经常使用的教师只有13%,偶尔使用的教师占39%。

1.教育管理理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信息化社会,知识呈指数增长,信息渠道多元化,教学模式也将变成互动式教学,学生是在与教师、与同伴的互动中,利用信息手段逐步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来建构自己的知识,高校教师最终只能成为知识的引导者。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知识传播的权威,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没有改变,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课堂授课制仍然是当前的主流教学形式,部分高校教师不能充分认识利用新兴技术的优势为教学服务的重要性,逃避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愿意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改变自己、改变学生。如果高校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能及时改变教学理念,固步自封,终将被时代淘汰。

2.对教职员工信息素养培训不够。现阶段,中国高校大多数管理者、教师都具备一定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素养,但没能够有效实现教学、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多年来,教职员工信息素养培训只注重讲授操作技术,缺少专题培训,忽视信息技术与日常管理、教学模式如何有效融合的培训,导致多数教职员工缺乏信息的教学运用能力,信息技术与原有管理、教学模式不能有效融合。

3.硬件不完善,教职员工缺乏自主提升的动力。大多数中国高校在运用信息化管理、教学方面,由于受硬件条件的限制,只是鼓励教职工使用多媒体信息化管理和教学,而没有相应的措施和制度规范,甚至由于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果欠佳而对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加以限制,导致众多教职员工缺乏自主学习信息化的动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整体比较落后,多数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环境还有待改善,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中,电脑的配备使用资源有限,有些部门的设备趋于老化,特别是许多高校还缺乏信息教学资源库,已有的教学信息资源主要是图书情报信息、科研项目信息、科研成果信息、教学信息、教学教务管理信息等,真正符合现代教育管理、课程改革理念,符合课堂教学需要,适合网络特点的教学信息资源严重匮乏,也导致教职工自觉提升信息素养的动力不足。

三、加强我国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1.提倡信息化、科学化的教学管理新思想。在汲取传统管理思想、模式、手段和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借鉴新加坡高等院校运用新兴技术在教育管理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创新思维,大胆探索与现代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和教学新思路,引导社会及学校各方面对于现代技术改变教育的趋势达成共识,逐渐理解现代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积极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技术去促进学校改革,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教育人们对于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保持高度敏感性,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是意识到其发展潜力,为信息化建设营造强大的数字化学习氛围和环境。制定相应的中长期计划,必要时自上而下采取强制措施,有策略地激发其学习动力,使其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加强队伍的业务培训,提高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

2.探索新的管理机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有效利用技术改变管理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模式予以鼓励和支持,通过这样的机制,鼓励管理者和教学人员更加主动和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建立以信息化应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指导资源的分配,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3.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实现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高效结合。从技术层面保障技术的可供性,使得新老技术无缝衔接,将现有知识迁移到新技术、新情境中去。做好管理和教学软件的开发使用,深层次尝试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相结合,开发个性化的管理和教学软件,搭建高效、稳定、操作性强、可监控的信息化平台,在保护知识产权、执行保密原则、遵守规章制度和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整合共享信息,达到技术支持下的数据共享和利用。

4.加大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计算机辅助教学、电教常规媒体、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管理平台与办公系统等在现代化管理和教学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些手段的实施必须以硬件设备建设为支撑,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解决设备老化、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在管理和教学中的优势,推动信息化建设尽快走入科学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武寿春.浅论高等学校院系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教育信息化,2002,(12).

[2]常静.对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中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3]陈文欣.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文教资料(高教高职研究),2007,(23).

[4]程勋然.教育技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6).

[5]周建忠,等.吉林省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教育研究,2009,(5).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