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 投稿锅锅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79次
  • 评分4
  • 43
  • 0

张莉莉

朝阳市中心医院循环内科,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 目的 探究溶栓后介入治疗(PCI)和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直接PCI治疗,研究组行溶栓后PCI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前术后TIMI3级血流与开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TIMI3级血流与开通率94.00%、96.00%,均高于对照组78.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LVEF(57.28±4.13)%高于对照组(50.14±3.86)%,LVEDD(44.35±2.86)%低于对照组(50.18±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后PCI治疗AMI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室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溶栓后介入治疗;直接介入疗法;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c)-0055-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可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病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需及时介入相关治疗(PCI),以保护患者心脏功能,并延长生存期[1]。该研究针对已选定的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比较溶栓后PCI与直接PCI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4~76岁,平均(58.13±4.28)岁,NYHA心功能分级:I级36例、II级14例;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5~78岁,平均(59.26±4.15)岁,NYHA心功能分级:I级37例、II级13例。两组症状均符合美国心脏学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两组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确诊后均服用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林300 mg,对照组入院后80 min行PCI治疗。研究组先行溶栓治疗,根据《中华心血管杂志》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标准,将尿激酶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60 min。之后根据发病后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评价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再通情况,若存在IRA仍阻塞、血流仍缓慢、IRA开通但狭窄<75%、多支弥漫性病变等情况,继续行溶栓治疗,并择期行PCI治疗。

1.3观察指标

术后1 w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支架远端血流达II~III级,残余狭窄<20%为再灌注成功标准[2]。两组介入情况包括术前术后IRA达TIMI3级血流、术前术后IRA达TIMI3级开通。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评估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3]。

1.4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介入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前、术后TIMI3级血流与开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TIMI3级血流与开通率94.00%、96.00%,均高于对照组78.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LVEF(57.28±4.13)%高于对照组(50.14±3.86)%,LVEDD(44.35±2.86)%低于对照组(50.18±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AMI属于心内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上腹部疼痛、全身不适发热、胃肠道症状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因此需及时采取科学方法治疗,以减轻患者病痛[4]。该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直接PCI治疗,研究组予以溶栓后PCI治疗,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经研究可得两组介入情况和心功能指标变化两项结果,其中分析前者可知,研究组术前术后TIMI3级血流与开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术后TIMI3级血流与开通率94.00%、96.00%,均高于对照组78.00%、80.00%,结果表明单纯溶栓疗法操作简便,可最大限度减少发病-再灌注时间,缩短IRA开通时间[5]。但该方法血管再通率较低,仅35%~50%患者可恢复TIMI3级血流,且溶栓后狭窄残余较高,再闭塞率可达20%~30%,再加上其改善AMI患者预后程度有限,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多于50%的AMI患者不适用于单纯溶栓治疗[6]。杨林等研究发现,PCI血管再通率较高,可达90%以上,且残留狭窄较小,可减少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7]。但该方法术前准备时间较长,再灌注时间延迟,可使患者治疗时间延误的可能性加大,且PCI治疗对设备、操作人员水平等要求较高,因此不适合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单纯溶栓治疗和PCI治疗均具有局限性,但买泓等研究发现,溶栓后行PCI治疗AMI的疗效确切,可使患者获益,这与该研究结果类似[8]。

同时,该研究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可知,治疗后研究组LVEF(57.28±4.13)%高于对照组(50.14±3.86)%,LVEDD(44.35±2.86)%低于对照组(50.18±3.73)%,这表明溶栓后PCI相较于直接PCI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LVEF与心肌收缩能力相关,心肌收缩能力越强,射血分数越大,正常人LVEF≥50%,LVEF<50%提示心功能不全。LVEDD主要反映左心室的舒张功能,正常人LVEDD范围是35~50 mm,LVEDD>50 mm提示存在心功能受损,患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加大,因此LVEF、LVEDD可作为反映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的主要指标[9-11]。朱张国等研究发现,溶栓后PCI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AMI患者左心室受损程度,恢复左心室功能,这与该研究结果类似[12]。该研究由于受样本例数、外部因素等因素制约,未对溶栓后PCI与直接PCI治疗AMI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予以证实。

综上所述,溶栓后PCI治疗AMI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室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军,刘志刚,赵丕田.直接介入与择期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918.

[2]林庚海,邓节喜,阮发晖,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14):2114-2116.

[3]Lessick J,Abadi S,Agmon,et al.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predictors of lat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function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23(10):258-261.

[4]Hong Y,J Jeong,MH Ahn,et al.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rug-eluting st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sults from Kore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KAMI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34(1):522-524.

[5]谭保平.急诊介入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对比分析[J].内科,2011,6(4):308-311.

[6]张永强.静脉溶栓合并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5):491-493.

[7]杨林.静脉溶栓后介入与直接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比对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8):69-70.

[8]买泓,宁靓,赵刚.静脉溶栓与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J].重庆医学,2014,43(9):1133-1135.

[9]贾新巧.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与静脉溶栓对老年急性心梗左心室功能的效果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47-3248.

[10]陈健.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3):295-296.

[11]李彦明,程冠昌,洪岩,等.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690-4692.

[12]朱张国,刘延筑,李羚,等.急性心肌梗死易化PCI与直接PCI治疗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5(5):457-462.

(收稿日期: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