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学前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农村学前教育的教育设施日渐得到完善,教育资源不断得到丰富,师资队伍日益壮大,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也逐渐得到了提高。然而,由于农村学前教育起步较晚,农村地区条件艰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学前教育在我国仍处于弱势地位,仍是我国学前教育重点关注的对象,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
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6701002K)为研究背景,以农村学前教育为研究对象,就其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探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分析农村学前教育当前的发展状况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措施。该项研究以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当前的发展状况为基础,要求研究者广泛涉猎该方面知识,笔者在进行研究时参阅了《当代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抉择》一书。该书由张晗、夏竹筠、武欣共同主编,全书共六章,2014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农村学前教育的起源、历史沿袭、发展现状三方面详细介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概况,主要探讨普及视野下的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以及县域农村学前教育为研究对象,对普及视野下的个案进行深入剖析,分析、思考不同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最后针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当前的发展现状探寻其发展路径,提出应从公共服务体系建构、教育普及、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四方面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其对学前教育相关人员了解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当前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并将农村学前教育列为学前教育的重点发展对象,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农村学前教育也因此得到了相应改善。然而由于农村学前教育长期受到经济、环境、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发展仍存在不足。一是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农村地区教学环境较差、薪资待遇低、教学压力大,加之社会对幼师的认可度不高。这导致很多人不愿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致使农村幼儿师资不足,大班额现象普遍。由于师资短缺,学校只能采取临时聘用制,导致农村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此外农村地区的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多为专科及以下,且许多教师并无教师资格证。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率有待提高。在国家的支持下,农村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适龄儿童难以接受学前教育的现象。2018年我国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为80%,城市地区的入园率高达90%,而农村地区仅为50%左右,偏远贫穷地区入园率则更低。2017年我国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为65%,而甘肃省贫困地区的毛入园率仅为40%。可见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仍有待提高。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措施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力量,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为此,政府应积极制定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师资队伍,提高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薪资待遇。根据农村地区现有资源、学生数量,做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统筹安排工作。及时修筑、改建、扩建学校,增加惠普性教育资源,保证农村地区每位适龄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加强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事迹的宣传,增强社会各界人士对乡村教师的关注,提高社会对幼师的认可度,增强教师的个人荣誉感。第二,构建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成本共担机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低,用于教育的资金有限,这是许多适龄儿童无法接受学前教育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在农村发展学前教育应解决好这一问题。为此应构建“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成本共担机制。一方面明确政府职责定位,明文规定学前教育的教育经费,并制定经费标准和财政拨款标准。将学前教育的教育经费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预算中,制定一套完善的财政拨款体系,保证所拨经费及时到位。各地政府应设置一笔专用于改建农村学前教育校舍、购置教育设备、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的经费,改善其教学条件,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发动社会力量,大力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发展学前教育。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众筹的方式摊薄农村学前教育的成本,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性教育事业,农村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村学前教育,了解农村学前教育当前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症下药。以此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农村适龄儿童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缩小城乡差距。《当代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抉择》是了解我国当代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一部优秀著作,可供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及教育界相关研究者参阅。
作者简介:胡永红,男,浙江建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