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投稿多墨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436次
  • 评分4
  • 77
  • 0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黄大鑫

【摘 要】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因为非智力因素的活动常常决定着某一时期智力活动的方向、力度和持久性。在体育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学生应具备的智力因素外,还必须依赖于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论述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方法与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智力;教学;体育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132-02

作者简介:黄大鑫,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人的心理结构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要想使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必须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因为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智力活动中起着动力和补偿作用。爱因斯坦说:“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华罗庚也曾经说:“勤能被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这些格言都强调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在智力学习过程中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体育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互相作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以思维与身体活动相结合,以身体活动和发展活动能力为主的。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既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或受到消极的抑制。因此,非智力因素与体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动机。动机是由于需要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是多元的,又是各不相同的。体育教学能否满足学生不同需要,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

2.兴趣。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的体育兴趣虽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存在个体差异。为此,体育教师应当研究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分析其在体育学习中的不同表现,注意区别对待。

3.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定态度的体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最富有感染力的因素。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总是伴有主观的情感,而情感又是在认识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因此,情感过程和认识过程是相辅相成的。体育教师应当密切注意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控。

4.意志。意志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自觉调整行为与克服困难的一种心理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克服学习所遇到的困难,而且还要克服气候与环境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因此,学生的意志对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意志。

5.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的结合。它直接调节和反映人的行为方式,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最高成分。坚强的性格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或弥补能力的不足。反之,就将成为智力活动的障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应注意扬长避短,使之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为挑战未来奠定心理基础。

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充分发挥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应该既是教师又是演员,在课堂上的示范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得到了最直接的体验,欣赏了教师精彩的表演之后,就情不自禁地萌发学习与模仿的欲望。当然,这要求体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除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外,必须进行反复的练习。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提高练习的目的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设置问题,以疑促思,以思促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3.创设“求优”环境,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求优”就是在学习中始终追求进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体育学习倘若仅仅是机械地模仿和练习,学生只能体现原有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的差异,不能体现出体育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进步,所以,在体育教学重要创设“求优”环境。首先,要鼓励学生“争优”。对优秀生要不断提出更高要求,而对差生则应注意其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的发掘。其次,要进行“择优”。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能力不同,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择优”,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只要超越原有的水平就是优,从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4.营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促进情感交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发挥学生机体的高效工作能力,尽量避免一些消极因素的干扰,营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体育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营造着和参与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知音”。由于教师的参与,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热烈、更加活跃。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也会越来越深刻。

5.创造成功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感是体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的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设计,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增加学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应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6.磨练意志,克服困难。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艰苦性。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于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往往有两种归因倾向: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属于内部归因的学生成就动机强,会主动检查自己在学习中的失败与挫折,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认真,学习的主动性会增强。而属于外部归因的学生,往往会归因于技术动作的难度大,而学习时懒惰,练习中怕苦怕累。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中的失败,正确归纳失败的原因,让失败的学生学会在失败中找原因,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继而总结经验,克服缺点,加强练习,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7.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因材施教。一般来说,对怕苦怕累的学生,要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对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学生,要注意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心理品质;对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应从精神上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性格的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智力和优良的品质。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及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掌握这些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培养方法与途径,才能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智力,从而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目标和任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陵.对《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教学,2007,(5).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编委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编委会.体育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编辑:郝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