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与CT诊断壶腹周围病变的价值比较

  • 投稿Sear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961次
  • 评分4
  • 64
  • 0

范俊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16)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检查与CT检查对于诊断壶腹周围病变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壶腹周围病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40例,实验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40例,实验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采用超声内镜检查进行诊断,对照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内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5%,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62.5%,超声内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内镜检查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超声内镜检查对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很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超声内镜;CT;诊断;壶腹周围病变;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165-02

壶腹周围病变是指在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产生的疾病,壶腹部在人体体内涉及的器官很多,其结构较为复杂,壶腹周围病变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消化系统紊乱等,壶腹周围病变也可能是癌变[1],壶腹周围癌是指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等部位及临近部位出现癌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体重减轻、腹痛、肝肿大及黄疸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极其重要[2]。目前,在临床上诊断壶腹周围病变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腹部CT检查及超声内镜检查,我院针对壶腹周围病变患者采用超声内镜检查进行诊断,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壶腹周围病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为40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0至78岁,平均年龄为(58.13±1.58)岁,其中壶腹部炎症为10例,胆总管结石为14例,胰腺囊肿为6例,壶腹部肿瘤为10例;实验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为40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2至75岁,平均年龄为(58.57±2.63)岁,其中壶腹部炎症为13例,胆总管结石为12例,胰腺囊肿为8例,壶腹部肿瘤为7例。两组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后均确诊为壶腹周围病变,本次观察均在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下进行。

对比两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

对照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具体如下:接受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禁食12小时,采用GE64排螺旋CT扫描机,将参数设置为层间隔5毫米,层厚为5毫米,对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患者壶腹周围病变的情况。

实验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采用超声内镜检查,具体如下:接受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禁食8小时以上,采取左侧卧位,采用超声内镜检查仪,将探头的参数设置为12MHz,采取水囊法及充盈法相结合,把超声内镜探头送入患者的胃部,观察胰管及胰体尾,探头继续伸入十二指肠乳头下方,观察胰头、门静脉、胆总管、胆囊及乳头等有无病变。

1.3观察疗效:

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1.4数据处理:

将两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的各项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使用[n(%)]表示。当P值小于0.05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值大于0.05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经CT检查后诊断出壶腹部炎症6例,胆总管结石10例,胰腺囊肿5例,壶腹部肿瘤4例,诊断的准确率为62.5%;实验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经超声内镜检查后诊断出壶腹部炎症11例,胆总管结石12例,胰腺囊肿6例,壶腹部肿瘤5例,诊断准确率为85%。实验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壶腹周围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讨论

壶腹周围癌是指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等部位及临近部位发生癌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体重减轻、腹痛、肝肿大及黄疸等,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饮酒、饮食、胆道结石、炎症及环境等因素有关[3]。壶腹周围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壶腹周围病变显得极为重要,能有效减少发生癌变的概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4]。目前诊断壶腹周围病变的检查方式有许多种,CT检查与超声内镜检查就是其中两种。

之前,CT检查是诊断壶腹周围病变的常用检查方式,但CT检查很难发现壶腹部周围较小的肿瘤,即使是多层螺旋CT,也会出现误诊及漏诊的现象[5];超声内镜检查随着其技术的完善、检查经验的累积及仪器性能的进步,近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于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中,超声内镜检查不仅能清晰显示患者壶腹周围的情况,还能观察到胆管、胰管的形态、发生病变的位置及范围、胆管管腔外病变的情况等[6]。超声内镜检查具有高图像分辨率、近距离、无检查盲区等优势,能有效观察到患者体内壶腹周围出现的肿瘤大小、位置、有无转移及范围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7]。本次观察得出,采用超声内镜检查诊断壶腹周围病变的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采用CT检查诊断壶腹周围病变的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超声内镜诊断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检查诊断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能有效提高诊断水平,值得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8]。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霞,尹秀玲.超声手法筛查中老年人胰头-壶腹周围病变的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8):739-740.

[2]林艳飞.壶腹周围病变的影像学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8):1230-1233.

[3]于勃,杨复宾,李瑞峰等.低张MSCT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2):370-370.

[4]赵寰飞,张仁成.多层螺旋CT对壶腹及周围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12):28-30.

[5]吕素琴,许尔蛟,郑荣琴等.壶腹部病变双重对比超声造影表现[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1(8):34-37.

[6]刘英峰,薛华丹,何泳蓝等.Vater壶腹病变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J].癌症进展,2014,12(2):154-158.

[7]徐锋,赵心明,闫东等.多层螺旋CT在壶腹周围癌中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0,16(17):298-301.

[8]张婷,许尔蛟,郑荣琴等.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在壶腹周围病变检出中的临床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35(5):775-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