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事件及其变式

  • 投稿狂奔
  • 更新时间2015-10-13
  • 阅读量779次
  • 评分4
  • 33
  • 0

王宗玲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44)

摘 要:语言表达系统和感知运动系统连通。感知运动系统或者说人们的经验知识在理解语言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清除事件为例,运用程琪龙提出的概念框架表述具有连通关系的概念语义。同时用概念框架来表述Levin分类下的清除动词,并就其分类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清除事件;概念语义;概念框架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247-02

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研究的重点是义形关系,即概念内容和语言表达的语符体现关系。从语言认知过程的角度出发,概念内容主要是概念语义系统,它既连通词汇语法,又连通感知运动系统;小句词汇语法结构在表达概念语义时,既受制于感知运动系统的信号,又受制于词汇语法结构本身。程琪龙将模式中的概念框架式作为一种多维多概念结构的解决方案,用来表述概念语义的全部内容,它和词汇语法结构连接构成语符关系。叶姆斯列夫也提出了语符学的分析方法,认为语符系统首先分解为概念语义和词汇语法。概念语义又分为连接感知运动的概念内容和连接词汇语法的识解语义。概念内容在认知功能模式中,也就是概念框架,概念框架,是概念的,它向外主要连接感知运动系统。Levin在动词分类的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笔者认为她的分类和变式之间的关系仍有不一致的地方,即其理论模式逻辑一致性方面存在缺陷。笔者通过概念框架即概念语义来分析Levin的动词分类,并就其分类表达自己的看法。

一、清除事件的概念语义

这里所指的事件是概念系统中该事件过程的关系网络,在理论模式中表述为(事件)概念框架。清除事件,它的概念内容无疑要包括:“动作者实施的动作,通过对其所控工具接触动作对象,还有可能导致的变化”。清除事件的图解可以简单的表述见图1。

即从视觉感知的角度出发,清除事件至少可以看到三个实体:动作者,工具和对象。同时看到他们的四个相关过程,其中包括:动作者的动作;动作者对工具的掌握;工具和动作对象的相互关系;动作对象由于动作者的行为而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清除事件最终导致的变化大都是性状(或终状)的变化。和感知运动连通的共享的清除事件概念框架,可以简单的表述为以下概念框架:动作者+清除动作+工具+对象。

二、清除类动词的变式概念语义

在清除事件动词中,有两种比较明显的区分,一种是单纯的动词只是表达某一个动作,而没有暗示动作发生所使用的工具,这种句子发生时,不会激活工具参与者;另一种是单纯的动词(如brush, comb, mop等)同时表达动作和工具,这种动词构成的句子,需要激活工具参与者。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类动词的概念框架。

第一类:动词只表达动作类:He wiped the counter.

这个句子的概念框架可以表述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对象。看到这个句子,我们不知道是用什么来将柜子擦干净的。因为这个句子不激活工具参与者,而且动词“wipe”本身只表达动作而不表达使用了哪一种工具。如果想表达用了哪一种工具则必须添加介词。

如:He wiped the counter with a towel.

概念框架可以表述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工具+对象

由此可以看出,像“wipe”这类动词,它们本身不体现所使用的工具,如果想表达所使用的工具必须用with介词短语等来体现。

第二类:动词同时表达动作和工具类

He mopped the floor.

这个句子的概念框架可以表述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工具)+对象。这个小句从词汇层面上看,不包含单独的词来表达所使用的工具,然而,看到这个句子,人们无疑会想到地是用拖把打扫的,即清除动词暗含所使用的工具。因为“mop”本身是一个混合动词,它既表达了动词的意思,也体现了所使用的工具。笔者认为,“lick”也符合这个概念框架,Levin将动词“lick”分为方式动词,而不将它归为工具类动词,对此笔者有些疑问。笔者认为“lick”本身就是用舌头舔的意思,这一个动词足以激活工具参与者,工具即“舌头”;

如:The dog licked its feet.

概念框架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工具)+对象

这个小句的工具虽然没有体现在句子的语法词汇层面上,但是已经足以激活工具参与者了,暗含的工具已经通过“lick”这一个词表达出来了。清除工具类动词,如“sponge, hoover, sandpaper”等都同时表达动作和工具,因此无需再用其它成分来表达工具。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工具)+对象。这里的工具是在人们脑中所存在的,而在句子结构中没有明确的词与之相对应,但是就人们的感知系统和经验知识,工具的使用,已经足以在脑中激活。

而清除方式的其它动词,如flush, leach, smooth, wipe, weed等词都不具有这种特征。它们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对象。如果想表达清除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则必须用with等词引导的介词短语来表达,单纯的清除动词是无法激活工具参与者的。

三、方式类动词的再划分

根据Levin对方式动词的划分,笔者认为,除了将“lick”归为工具类外,还可以将剩下的方式类动词进一步分类。根据人们的经验知识可以得知,由“清除”动词组成的小句,无疑是表达一种致使概念结构,即“致使某物怎么样”。下面笔者将用程琪龙的概念语义和概念结构,解析这些清除动词,并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将其再分类。

致使概念结构主要表述一种广义的因果关系,它和外部世界的因果关系有关,但又不完全和物质世界的因果关系一致。致使概念结构本身充分反映了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外部输入信号和大脑已有的神经通路互相作用的关系。一般来说事件都包含致使结构,典型的致使概念结构至少含致使者,作为致使对象的客体以及表述客体变化的空间标志。

它的概括性结构可以是:(致使者+致使+致使倾向【客体+途经+终】

其中空间标志就是一个原终图示,它和客体合成一个空间结构,表述倾向性结果。致使结构相当于陶弥所讨论的施力—变化图示(Force-dynamics schema),简称“力变图示”。力图变式表述两种不同实体的互相作用。其致使结构可以有各种不同变体,涉及的参数包括致使方式、致使对象、致使倾向和致使结果。致使倾向和结果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致使倾向表述致使对象倾向于发生(或不发生)某种变化的结果;而致使结果则表述变化是否发生了。笔者就“清除”方式动词类再做细分,根据这些动词所导致的结果不同而划分。

“清除”类动词,从本质上说,都有一定的目,并且会导致一定的结果,从它的名称“清除”就可以看出,它的使用肯定会带来一些变化,导致一定结果。这可以用概念框架:(致使者+致使+致使倾向【客体+途经+终】来表示。每一个清除类动词差不多都可以用这一概念框架来表示,清除动作的发生,一定会涉及到客体的移动或者变化。笔者就清除动词所用概念框架,来做一下细分。

Levin动词分类下的方式动词,笔者认为可以根据该动词所导致结果的不同,可以再做细分。比如有些动词,是表示通过清除动词,将几种不同的东西分开来,通常表示“提取”的意思,如,distill, leach, strain, winnow; 而有些清除动词时则是表示某物本身多少经过了一些调整,被清除的部分通常不是液体,比如打磨、删除等,如erase, expunge, pluck, polish, prune, purge, rub, scrape, scratch, shave, skim, smooth, strip, trim, wear, weed; 还有一些动词则是表达经过清除这一过程,将部分液体从某物中分离出来,如bail, soak, squeeze, suck, suction, wring;最后一部分表示清除的动词则是表示将覆盖在某物表层上的污垢等清除去,并且这个动作一般不会对物体造成影响,如buff, dab, dust, flush, rinse, scour, scrub, swab, sweep, wash, whisk, wipe.

第一类清除动词,结果是为了将几种不同的物质分开来,通常表示“提取”的意思。

比如:He distills fresh water from sea water.

针对这类清除动词,其概念框架可以表述为:

致使者(他)+致使(蒸馏)+[客体+[原(从海水)+途径(往外出)+终(提取出来)]

这个概念框架,很好的表述了客体的最终结果,也就是致使者通过蒸馏的方法将客体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其它几个词,如,leach, strain, winnow,也表达相似的意思,导致的结果类似,因此也同样适用这个概念框架。这类动词,都是表示某物经过某个途径,与其他事物分开来。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它们归为一类。

第二类清除动词,通常表示将某物的部分内容进行一些调整,某物会受到影响,清除部分通常不会对客体产生明显的影响,可以说只是产生局部的影响。

如:He pruned longer branches off the tree.

其概念框架可以表述为:

致使者+致使+[客体+[原(从树上)+途径(掉下)+终(没有)]

这类动词,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的关注点通常在于主客体上,像那些被清除的部分,通常是为了使主题变得更加完美,或者使某个客体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等。其它同类的词也可以用这个概念框架表示。如,erase, expunge, pluck, polish, prune, purge, rub, scrape, scratch, shave, skim, smooth, strip, trim, wear。这类动词表示的小句,被清除的部分都是本身依附于主客体的,经过清除这一过程,次客体与主客体脱离,而且被清除的部分,通常是不受人们重视的,因为这种清除类动词使用的目的通常是出于使主客体变得更好,或者性能更佳。

第三类清除类动词,通常是为了将某些液体从其它客体里清除出来:如,He squeezed the water out from his clothes.

其概念框架可以表示为:致使者+致使+[客体+[原(从衣服上)+途径(流出)+终(脱离出的液体)]

这个框架也同样适用于同类的其它动词。如bail, soak, squeeze, suck, suction, wring这类动词,通常都是表示将液体清除出来,且这种清除来的液体也通常是没有用的。

第四类清除类动词,通常经过清除这一个过程,客体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不会发生变化:如He wiped the sweat from his forehead.

其概念框架可以表示为:

致使者+致使+[客体+[原(从头上)+途径(掉)+终(从头上消失)]

这个框架同样也适用于同类的其它动词。如,Buff, dab, dust, flush, rinse, scour, scrub, swab, sweep, wash, weed, whisk, wipe.因为此类动词表示的小句,其清除的部分,都是本身不依附于其它物质上的,而且这种动作的发生,只会在某一物质表面发生,可能会与某物质接触,但是不会使某物质发生变化的。而且被清除部分,通常是污垢或灰尘等。

四、结语

概念语义是一种经验知识,它是通过语言在认知外部世界过程中,在和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以及在进行社会交际中积累形成的经验知识。它既连通词汇语法,也连通感知运动系统;因此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小句的意思,不能仅仅从词汇方面去理解,有些语义并不能完整准确的表述一个句子的概念语义。框架,作为一种表述形式,表述的是语言单位的概念语义,表述的内容是基于语言的经验知识。这种框架在理解句子时,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概念框架内容,对“清除”事件进行了再分类。笔者认为,如果将清除动词分为方式类和工具类两类动词的话,根据动作框架来看,方式类动词中的“lick”应该归为工具类。因为,它本身就隐含了工具“舌头”。笔者又根据方式类动词语义的差异,以及人们的经验知识,又将Leven的方式动词细分为四大类。笔者认为,用概念框架来表述清除事件,能够使表达更准确,更清晰,也更好的揭示了人们理解语言的动态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程琪龙.概念语义学新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67.

[2]程琪龙.致使概念语义结构的认知研究[J].现代外语,2001(2):121-132.

[3]程琪龙,张时倩.击撞事件及其变式 [J].山东外语教学,2012(4):29-36.

(责任编辑: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