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分类教学法在高校体操课教学中的应用

  • 投稿熊伟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701次
  • 评分4
  • 92
  • 0

周玉华

(安庆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摘 要:本文探讨了分层分类教学的内涵,分析了高校体操教学中分层分类教学法在教学对象分类、目标制定、教学过程实施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指出分层分类教学要实现学生分层动态化、共享教学资源以及适时心理辅导等注意事项,旨在为体操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体操;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03-03

1 前言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手段,关注对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教育,以实现相对公平化的教育。而体操课程作为高等体育院校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基本上沿袭的仍是按专业或以行政班级为单位的教学,这样统一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进度的实施,严重阻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效果的提升。分层分类教学正是基于因材施教、学业差异和人才培养目标差异的“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现了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已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已被越来越多一线体育教师所接受。因此,本研究旨在对高校体操课程分层分类教学组织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与注意事项,为体操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2 分层分类教学的含义

所谓分层分类教学,是指在同一个班集体的教学中,依据学生的性别、个性心理特征、身体素质、学习方式及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差异,进行合理恰当的分类,并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特定要求,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予区别辅导和不同层次的监测,从而促使各类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的教学[1]。由此可见,分层分类教学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宗旨,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辩证思想,按照因人因时制宜的原则,区别对待与指导,以充分满足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与指导。

3 体操普修课分层分类教学的组织

3.1 教学对象分层分类的方式

学生为本是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对每位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熟悉和了解,因为这是体操普修课程分层分类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由于体操项目属于竞技类难美项群,在体操课教学中,大部分动作是有一定难度且在器械上完成的,尤其在器械上完成各种各样的动作组合时,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2],因此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故在体操教学中不能简单地依据性别、个性心理特征、身体素质、学习方式及接受能力等单因素进行划分,在教学中可以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为主要依据,同时以学生心理素质为依托对其进行分类。学生身体素质可采用体操普修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男子双臂屈伸、悬垂举腿、靠倒立、体前屈和女子俯卧撑、两头起、靠倒立、体前屈等素质指标;心理素质则依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勇敢、顽强、果断等特征进行划分,最终可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较好、适中、较差三类学生。避免在体操教学中出现“一刀切”、“一锅煮”的现象,在解决多数学生“吃饱”的基础上,重点排除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障碍,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提高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的要求。

3.2 分层分类教学目标的确立

确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前提。依据2012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在体操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掌握该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具备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分析纠正错误等教学能力,同时要具有训练、科研、竞赛组织、裁判、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3]。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应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发现不同层次的疑难问题,解决重点与难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起点上体验到成功感和喜悦感,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

对于身体、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要掌握体操运动中基本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在体操教学、训练、竞赛、社会指导中具备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正错误等基本教学能力,且要能够利用体操中的健身方法与手段进行科学健身与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够基本完成教学任务[4]。

对于身体、心理素质适中的学生,要能够较好地掌握体操基础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所学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在体操教学、训练、竞赛、社会指导中能够独立思考,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从事一般性体操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身体、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能够做到体操基础知识扎实,拓展学习内容,延伸课外,提高掌握技术的精度和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造性地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3.3 分层分类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依据一定原则标准分层分类设定好之后,分层分类的教学指导是教学中最关键、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在体操教学中应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展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实现分层分类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教师应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以及教材的难度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并结合现有教学条件分层分类备课,采用合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安排、课后辅助练习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在教学中呈现分层教学目标——分类练习——分类指导——归纳小结的基本教学结构,以完成既定分层教学目标。就教学内容而言,我国体操普修课程主要分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体操及竞技体操三个板块,兼具大众性和专业性的特征[5]。其中,队列队形、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身体素质等都属于基本体操的内容范畴,它们是体操的入门基础。而竞技体操主要包含自由操、单杠、双杠、跳马等器械体操,其经过改进整合后,作为实用类体操被用于教学。可见,体操普修课程就其本身而言就存在分层,具体到某一项目或技术,合理的分层将更有助于教学的最优化。如跳马项目,从动作结构角度可分为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次腾空、落地等7个环节,其任何一个基本环节都不容忽视,且都可以作为一个小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如助跑环节,可以分解为助跑距离、节奏、速度等子因素的教学[6]。再比如技巧前滚翻分腿起这一动作,在教学中可根据该技术的时间结构顺序特点,可将其分为A—“屈体仰卧前滚成分腿坐”、B—“分腿坐撑提臀”、A+B等三个教学内容,进而在该三个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站立开始完成整个动作。

体操分层分类教学中应重点考虑身体、心理素质较好学生的高层次要求以及较差等生的学习障碍,比如针对课堂中的“特形生”(指因身高、体重或所从事的运动专项等因素造成对学习体操动作技术有一定影响的学生),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降低练习难度,消减恐惧心理;适时的柔韧和力量练习;保护与帮助的及时到位;错误技术的及时有效纠正;正确技术概念的建立;合理调整练习难度,建立完整的、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等6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3.4 分层分类教学的考核评价

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反馈[7]。在体操分层分类教学考核时,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方面均应体现多元化,重视综合评价。就评价主体而言,按照一定的权重,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相互评价的多元评价;在评价方式上重视终结性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相结合,而选择多长时间进行考核,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己掌控,一般以4-6周为宜[8];同时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理论、操作、实践三个层面对不同分层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性评价,其中理论层面包括体操运动基本理论,基本技术理论及教学、训练、竞赛理论等,操作层面了解学生对体操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实践层面从队形队列调动、示范、讲解、教学组织等方面考察[9]。须注意的是,考核标准要参考教学目标、原先设计的分层考核标准,在评价结果上,减少学生个体之间相互对比的现象,注重学生个体自身学习前后的发展性比较,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沿着自己的发展目标继续奋进,以实现依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基础不同、认知能力等的不同的差异性合理评价。

4 高校体操课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的注意事项

4.1 学生分层的动态化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故学生层次水平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实施分层分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学习态度与效果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要引起教师的密切关注,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充分肯定,并适时对其对其进行重新评估和定位,采用优进劣退的竞争机制,不断激发学生力争上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体操技能水平,使其尽可能的实现大幅度的变化,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2 共享各类教学资源

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必然会牵涉体操教学中各式各样的分组,教师、场地等很多教学资源将会受到较大的限制[10]。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本校的体育师资、附近学校的体育师资和场馆设施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场所和师资力量,让学生享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在学生中培养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让其充当“小先生”、“领头羊”,负责本组学员的自学、讨论、检测、批改和反馈矫正等活动。

4.3 适时的心理疏导

在体操分类分层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故学生容易接受。但不可否认依据一定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类后,必然有部分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够,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要降组的那些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并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疏导和帮助,让学生正确认识分层分类教学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合理调整自己的心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挖掘积极进取的内部潜力。

5 结论

在体操普修课程中教师要在思想上明确简单的难度降低或提高不是分层分类教学,在实施分层分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针对不同学生类型,尤其重视优等生和差等生,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计划等方式进行差异性和层次性教学,以完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注意分层的动态化以及心理疏导的及时性,以寻求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突破点,使每一位学生均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和步骤在个人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居雷.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体育教学,2013(4):96-97.

〔2〕何波,李治洪,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发展的思路[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1):88-9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2-83.

〔4〕滕淑清,高洪杰等.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3):66-68.

〔5〕张永虎.我国体育院校体操普修教学内容的供需状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4):328-331.

〔6〕代坤,丁红娜.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中实施程序教学的实验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5):207-210.

〔7〕袁军杰,魏锦龙等.王甜普通高校体操教学改革的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4):102-103.

〔8〕朱毅然.动态分层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95-98.

〔9〕安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31(2):150-151.

〔10〕张强,张雨辰.体育分层分类教学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14,21(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