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绿色语文”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传承与创新

  • 投稿夏一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428次
  • 评分4
  • 52
  • 0

文/刘欣

摘要:“绿色语文”是对应“灰色语文”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概念,本文就“绿色语文”对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传承和创新加以阐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绿色语文 传统语文教学 传承 创新

长久以来,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绿色语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衍生出的具有时代性质的词汇,它弥补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继承和创新,这也使“绿色语文”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绿色语文”的基本涵义

绿色,已经不再仅仅被认为是大自然的颜色,它也被看做精神观念的内在涵养以及人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绿色”带有和谐、欢愉和公平的含义,“绿色语文”的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在绿色的课堂上,学生学起知识来没有压力,自在活泼,老师也没有教学的负担。

对比传统的语文教学,“绿色语文”是一个享受教学的过程,是知识互动、情感融合的大磁场,更是一个博古论今的天地,而不再是单一、乏味、枯燥的课堂。这里既传承、创新传统语文,也诞生现代语文。“绿色”还有可持续的含义,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而是为美好的人生而学。对比传统的应试语文教学,“绿色语文”更加关注的是精神的追求,是一种人文情怀下对人文营养的孵育。“绿色语文”是开放的、互动的,这是一种产生于教材又延伸到心灵的教育。它始终关注的是人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感悟生活、涵养心性,从而更加珍爱美好的生活。它是一种教学方式,但更是一种陶冶。

二、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

1.教学理念落后

中职学校一些语文教师仍然固守知识中心、应试导向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将语文教学的应用性、生活性体现在教学之中,没有突出语文教学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一个没有创新的语文教学环境,必然使中职语文教学失去应有的吸引力、生命力,导致语文课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是最有效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树立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理念,才能焕发语文教学的活力。

2.内容更新不足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虽然教材在不断更新,一些陈旧的篇章也做了调整,但文学作品的赏析仍然比较少。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文学修养,应该适当增加经典作家的美文篇章,并且多引入一些外国的经典文章,这样既与国际接轨,又能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语言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讲解曹雪芹、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时,可将同时代的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引入课堂教学,对比其异同;还可以将一些同题材的外国作品和语文教材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这些差异,学生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之余也感受到了外国文化的魅力,加强对学生文学、文化底蕴的培养,真正实现“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的目标。

3.课堂不够活跃

一提起传统的语文课堂,马上会让人联想到“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死气沉沉等,方法贫乏,形式单调,缺乏科学指导使学生感到厌倦。这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无形中把语文课堂置于死气沉沉、没有互动的境地。

语文教学应该是不断变化的,不断适应新需要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应该总是一个固定的套路。语文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待语文的好奇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一味地接受,甚至在课堂上学生都很少提出问题。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条理,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应提倡多种方法并用的语文教学,多进行启发式的、讨论性的教学,实现平等对话,互动教学。

5.教学设备落后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媒体时代,但一些教师并不会使用现代的多媒体设备,仅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授课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学校不仅要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更要鼓励教师掌握适用于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将先进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6.教学测评不合理

对教学质量进行测评是监督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目前的教学测评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传统语文教学在测评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重视考试的结果,忽略学习的过程;重视卷面的成绩,忽视平时对知识的积累;重视课堂知识讲授,忽视课外的应用延伸等。测评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更重要的是检验教师和学生对语文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将来就业创业的需要。

三、“绿色语文”对传统语文的继承和发展

开放的“绿色语文”与相对封闭的传统语文教学相比不同的是,“绿色语文”更加注重人文方面的提升,对语文素养更为看重。“绿色语文”对教材里的一些理论性过强的内容删繁就简,加入充满时代韵味的热门文章,以课内教学的知识点作为指引,深入挖掘内在含义并做课外性质的延伸。譬如,在学习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诗词时,不仅可以引入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做对比参考,还可以引入现代及当代一些相关题材的作品进行赏析,分析时代的不同造就了不一样的文学情怀的体现方式,从而更全面、更立体地研究诗人及其作品特点,使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绿色语文”对教材的创新还体现在文章的深层意义一定是正面的,对学生的人生产生积极影响,用开放的视角看待教材就会有不一样的感悟。除此之外,还要把语文置于生活的平淡之中,在平平常常的氛围中更容易体会语文对人的巨大影响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语文活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例如,一节创新性质的阅读课程,分别对莫言、余华、张承志等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行赏析,并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组织学生欣赏国外经典的演讲视频,一起探讨最近的热门事件,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同学、老师,营造一种轻松舒服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更容易体会爱与责任,更加懂得生活。还可以开展一些绿色讲座,将一些美文和经典文章展现给学生,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受经典的魅力,陶冶情操。

由此看出,“绿色语文”并不是简单地把语文教学从课内毫无生气地搬到生活中,而是在开阔教学视野的同时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感悟自然,体会生活,让心灵世界得到升华。

四、“绿色语文”的教学重点

1.坚持人文为主

“绿色语文”的选材一定是紧紧围绕着人文精神,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质疑部分的引导,文章可以从两方面准备:一种是认知类,从表达的角度出发;另外一种是侧重审美和情操。“绿色语文”在将上述两方面紧密结合的同时更加侧重后者,用继承和创新的观念对待传统的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增长才干,既把应学会的知识做到有效认知,又在这样的过程中涵养情操。要带着人文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语文,在回归传统的同时也必须做到合理地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余,都要让学生养成多读好作品的习惯,这不仅有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的作用,也对学生今后的审美价值、道德感悟、职业理想、职业情感有着深刻的影响。

2.施以灵活教学

“绿色语文”就是要让语文生活化,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一次新的人生之旅。例如,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生存之旅,用旅行日记的形式记录旅行的点点滴滴,还可以用当下流行的微视、爱拍进行记录,这样在娱乐的同时让学生对语文有不一样的认识。学生面对的社会生活场景鲜活真实,既不空洞,又有灵气,自然而然地进入活动情境,语文能力训练的实效性非常显著。还可以组织学生登山、看海,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最平和也是最强大的力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饱含着真实的有着强烈情感内容的文章会自然写出。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多角度地审视社会,社会生活也是语文的一部分,学生在社会中锻炼成长,“做中学、做中教”,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发展自己。知识体系非常重要,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感悟更加重要,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不是靠知识能言明的,需要用情感贴合,当知识和感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真谛,体现“绿色语文”教学的魅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情感的关爱。“绿色语文”的教学关键在于关注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主要对象,依靠语文教学的优势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和道德提升,让学生在这样的课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完善自我人格。“绿色语文”对比传统语文教学重视讲课忽略体验的方式,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有生活的气息更有时尚的味道,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继承和创新。“绿色语文”教学就是对于生命、情感的教育,是以爱的名义进行的教育。它的出现为语文教学的创新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师还要继续探索实践,让语文教学永葆活力,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洁.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0).

[2]何娅,杨娟.“绿色语文”对封闭性语文教育的超越[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

[3]谢兰荣.中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作者单位:大连市旅游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