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医学六年制留学生汉语综合课医学化改革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3-08
  • 阅读量90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为使留学生的汉语基础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衔接得更加紧密,文章结合临床医学六年制的专业特点,针对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的困难及需求,从课程选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方面对留学生预科阶段的主干课程——汉语综合课进行医学化改革初探。


  关键词:汉语综合课;医学化;教学改革;留学生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7-31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2-0076-0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尤其是学历生的规模与日俱增,其学习领域已从汉语扩展到医学、管理学、工学等多个专业。海军军医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本科留学生均为临床医学六年制学员,他们需要在大学一年级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基础课学习,达到与中国学生同班进行专业课学习的汉语水平。针对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的不同目标和需求,对外汉语教学也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的不同要求。


  因此,为了满足学生对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对已有的汉语预科课程进行医学化改革,尤其是作为主干课程的汉语综合课,更应该先进行医学化改革。


  一、汉语综合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多年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果。我校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以及课堂操练多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指导思想展开,但这也导致学生的听说能力较强,而读写能力较弱,再加上课程中没有融入医学元素,使得学生进入专业课同班施训的综合语言能力不够。


  (一)教学目标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校跟大部分高校一样,将预科阶段的汉语教学目标定为使学生通过汉语水平四级考试(HSK4),能够理解并学习与生活相关的语言材料,可以运用较为复杂的句型,就熟悉的话题进行描述、沟通与交流,可以组织简单的语段。但实践证明,HSK4级水平不能满足医学专业留学生在全中文授课的情况下对汉语的实际需求。


  (二)教材的问题


  自教研室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使用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拾级汉语》这套教材,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对我校留学生来说,该教材的词汇及语法进度较慢,不利于提高读写能力,无法满足其在预科阶段所需掌握的词汇及语法的要求。因而一些学生在学习二年级专业课时感到吃力,甚至部分学生还出现了由于语言问题而跟不上专业课学习进度的情况。


  (三)课堂教学的问题


  首先,以往的汉语综合课教学由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及教材的选择问题,更倾向于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但是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和书写能力,所教的词汇和语法过于简单。其次,综合课上几乎没有涉及医学专业的相关词汇,只局限于汉语教学的部分,没能调动起学生学习医学专业课的兴趣,没有为学生未来学习的课程做好铺垫。再次,课堂教学方法手段比较传统、单一,授课形式不够灵活,一般采用“词汇—语法—课文”的教学顺序,变化较少。


  二、汉语综合课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目标改革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行动的指南,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可以为后续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选用、教学方法的运用、考核方式的选择等一系列教学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鉴于HSK4级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留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于是我们设定了新的教学目标,即使学员掌握HSK5级的词汇及语法,并适当扩充医学专业的汉语知识,加强培养学生阅读医学专业读物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医学专业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材改革


  经过对多本教材的对比分析,我们最终选择了目前在国内预科阶段汉语教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汉语教程》这套教材。该教材在难度和课程进度上相较于《拾级汉语》有了很大的提升,基本上能满足我们对留学生一年达到HSK5级水平的要求。同时,该教材第三册开始增加语篇阅读内容,可以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阅读医学专业类文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当然,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会适当带入更多的HSK5级词汇及医学词汇,努力丰富教材内容,使其为留学生未来的医学专业课学习提供更大助力。


  (三)课堂教學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留学生未来学习医学专业课程的需求,同时结合新教材的内容安排,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汉语词汇及语法”(HSK1-5水平)。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之前,可以先梳理一遍教材内容,对照HSK1-5级的词汇及语法,按其所对应的等级对教材中的词汇与语法进行标注与划分,然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适当加入教材中没有出现的4~5级词汇。


  第二部分,“融入医学元素的汉语词汇及语法”(HSK4-5水平)。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基础汉语词汇及语法的例句时应注意引导。比如,在教学“得病”这个词组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出“我得了感冒”这样的句子,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还知道谁得过哪些疾病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更多的医学词汇,输出更多的关于疾病的词汇及例句。


  第三部分,“以医学为导向的汉语读写训练”(HSK4-5水平)。这一部分主要体现在课堂操练与布置作业的环节中。教师可提供一些与医学相关且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让学生在课上或课后进行扩展阅读训练。教师可在课堂上传授一些阅读技巧,如遇到生字如何猜字,怎样通过关联词语分析文章逻辑关系等,并在阅读训练后引导学生模仿阅读文章,进行书写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部分的教学内容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同步进行的,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分布,又将课堂教学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9—11月,主要讲授HSK1-3级水平的汉语词汇及语法;第二阶段12月至次年4月,主要讲授HSK4级水平的词汇及语法,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入医学元素并进行初级读写能力训练;第三阶段为5—7月,主要进行HSK5级水平的词汇及语法教学,在具体教学中会继续加入医学元素并开展中级读写能力的训练。


  具体如下:


  2.教学方法及策略改革


  坚持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紧密结合留学生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词汇教学方面,为了适应更高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主选“直接法”进行词汇教学,通过实物、图片、视频、表情、动作或已学过的简单汉语对生词进行讲解。教师在具体的词汇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记忆规律,在教授新课生词时,将学过的重点词汇放入生词的例句中,使其达到一定的复现率。同时,教师在选取例句时可以适当加入医学元素,提高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敏感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清楚语用的目的性,从特殊的交际目的出发,对词类进行划分,在授课中对扩充的医学类词汇进行合理安排。


  在语法教学方面,针对较为复杂的语法结构,我们对以往“演绎—归纳”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变为“归纳—演绎—综合(演绎、归纳交叉进行)—总结”。也就是说,我们会先分析书上例句的语法结构,然后给出几个例句,启发学生与教师一起运用该语法结构造出更多句子,最后进行简单总结。在具体的语言操练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情景法”让学生在医学情境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语篇教学方面,除了原有的课内阅读外,教师还会提供一些与医学相关且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课外阅读文章,让学生进行课外扩展阅读训练,每周两到三次。在教授阅读技巧的时候,教师既要给足学生信心,让学生相信“汉语不难学”,也要强调扩充词汇量的重要性,告诫学生不可一味走捷径。在阅读训练结束后,教師还可根据阅读的篇章内容,选取合适的与医学相关的话题,让留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每周一次。


  三、汉语综合课的改革反思


  通过两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我们更加注重汉语基础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融入了大量医学元素,加强了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感知度。同时,教师也在教改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为进一步深化医学化的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诚然,目前的教学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医学元素”的科学把控以及课外阅读篇章的选择编排方面,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改革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