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投稿猫王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78次
  • 评分4
  • 59
  • 0

文/潘桂明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全民健身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核心内容,高中生能否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伴随着高中体育对新课程标准的使用,使得高中体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可是,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其标准也在随着社会需求而不断改革,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则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不齐全的体育设施

高中的体育教师想要顺畅的开展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场地和体育器材。可是,现如今我国的大部分高中学校却无法投入充足的体育设施,从体育场地的投入上进行分析,会受到高中学校总体室外面积的局限,游泳池、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想要建立在高中学校中十分困难,导致高中生只是学习最基本的体育技能,对体育课的兴趣度直线下降,因此造成高中体育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得到全面的锻炼。

2.教师水平薄弱

高中教学的所有科目中,最受校领导和教师关注的就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尤其是在临近高考阶段,体育课往往被取消而被替换成数学、英语等课程,进而造成高中学校并不重视对体育教师的进修和深造,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并且,由于体育教师在课下的时间还需要管理器材和组织课间操等一些繁杂的工作,导致体育教师产生过大的压力,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

3.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在最近几年,高中的体育教学内容中,一直是将排球、足球、田径、篮球作为主要的体育项目,严重忽视游泳、体操、网球等具备新课程意识的项目类型,造成高中生在上体育课时,极易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此外,在高中体育的课堂内容中,大部分都是非常固定和陈旧的知识,仅仅是以最基本的四个步骤为主,分别为:开始、准备过程、基本过程、结束,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高中生丧失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4.单一的教学方法

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一般会以自身作为教学的中心,严重忽视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积极性的调动,造成体育课堂的氛围十分低沉。由于每位学生都拥有不同的身体素质,在接受同一种体育项目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可是教师往往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时常会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对待每一位学生,忽略了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度,不去探究每位学生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们普遍排斥体育课。

二、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对策研究

1.对场地和体育设施的充分利用

场地和体育设施是高中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可是现阶段的高中学校中基本上都会面临场地不足、体育设施匮乏等问题,想要充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不单要利用学校内部现有的资源,细致的划分学校所具备的器材和场地,以此能够达到充分使用体育场地的目的,进而防止同一时间不同班级上体育课时的互相干扰,还需要有效的改革教学内容和妥善安排课程表,实现科学使用现有场地的目标,从而确保体育教学的整体成效。

2.强化高中体育师资力量

在高中体育活动和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组织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的提升高中体育的师资力量,才可以逐渐的更新体育教学观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合理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想要强化高中体育师资力量,一方面要诚聘素质较高的体育教师,同时要拥有一定程度的责任心;另一方面高中学校需要定期开设培训课程,以此来强化体育教师的教学和专业水平,也可以和其他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师相互沟通,掌握体育教学的未来规划,从而增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3.调整课程设置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实时的调整课程设置,要利用逐渐规范的运动规则有效的缓解一些体育动作的复杂度,以此能够合理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利用不同形势下的教学方法,例如:娱乐化教学、模拟生活化教学、表演化教学等方法,可以充分的改善高中体育课堂中的活动形式,与此同时要重视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体育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强化高中体育教育的总体成效。

4.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以组织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们充分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并要以学生为中心,增进学生们的创新性和积极性。其一,教师要摒弃传统形式下的教学模式,并要将体育课程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其二,每位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爱类型和喜爱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喜欢踢足球,而另外的学生可能喜欢打篮球,因此想要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需要高中体育教师全面的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对个体差异有所尊重才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其三,利用对体育课程学习兴趣的激发,转变学生的传统型理念。

由以上论述可知,对于现阶段所面临的高中体育教学问题来说,只有逐渐的创新改革,强化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并摒弃传统形式下的体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对体育器材的投入,才可以达到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目的。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