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网络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研究

  • 投稿图伦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676次
  • 评分4
  • 43
  • 0

朱丽丽 ZHU Li-li

(金陵科技学院,南京 211169)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69,China)

摘要: 以大学生在开放网路环境下的思想行为和文化学习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在前期搜集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比较大学生在网络上受到的影响与高校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并探讨目前大学传统思想文化教育与现实脱节的现象及原因分析,形成一套适用于大学结合现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方案。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thoughts and actions and cultural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open network environ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ly, by way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ata gathered in the earlier stage,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it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impact of the network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traditional ideology and cultur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phenomenon that the traditional ideology and culture education in the college is disconnected with the realit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It forms a set of methods and solution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he colleges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n college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modern network environment.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大学生;开放;网络;教育;管理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open;network;education;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65-02

作者简介:朱丽丽(1980-),女,江苏淮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研究。

1 调查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16日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该报告中显示,中国网民数量截至2013年12月已经高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端视频、音乐等对流量要求在2013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手机视频用户的数量增长较为明显。我国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量截至2013年12月已经高达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人,增长率高达83.8%。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为2.15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7594万,年增长率达到54.5%。中国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在2013年高达3.02亿人,使用率48.9%,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6个百分点。

近来年,中国网民规模不断增长,其原因主要表现为:第一,在信息化领域,中国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对网络基础设施加大了投入力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互联网接入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第二,运营商、各大厂商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加快网络应用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如打车、支付等应用与线下结合紧密,吸引更多人使用互联网;第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联动进一步加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强化了全社会对互联网的认知,进一步拓宽了人们利用互联网的规模和范围;第四,网络应用的社交性,以及即时沟通的便捷性,一方面增加了网民使用的黏性,另一方面加大了网民对非网民同伴的连带影响,进一步促进非网民逐渐转化为网民。

根据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大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

根据以上数据和分析显示,作为青年网民的主体人群,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无法离开网络。特别是随着高校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每个高校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传统的教育形式单调、时效性不强,以重视道德教育的知识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模式。虽然在日常的教育中,学生拥有一定的道德意识,但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又显得不知所措,知与行难以统一,不良的网上信息使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难以抵御,导致辛苦施教的道德约束在诱惑中削弱,今天的学校教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青少年由于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难免会受到社会外围环境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因而加强网络教育引导的工作势在必行。

2 现状网络环境分析

2.1 网络信息传输的快捷性和交互性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其更新周期通常情况下都是以月、周、日、小时等进行计算,更新速度比较慢,但是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而网络媒体是以分钟为单位进行计算,对于各种图像、文字资料等更新一次的时间仅为两三分钟。

2.2 网络信息影响力的持久性 在传播渠道方面,尽管传统媒体比较多,但是保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容易被听众读者遗忘。而网络媒体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所要查阅的信息容易在思想、行为方面达成共识。

2.3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随着人们不断交流、共享网络信息,进而使得时间、空间逐渐丧失了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摆脱了物理时间的限制。

2.4 网络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 受媒体本身的影响和制约,传统媒体的信息容量比较小,不能全面报道涉及到有关事件的背景材料,而网络媒体则不受此限制。

3 网络环境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3.1 正面影响

3.1.1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访问这些网站,大学生可以参加网站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国、爱党的意识。

3.1.2 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以及内容的多样性、广泛性,为大学生学习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丰富并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进而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

3.1.3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递变得越加快捷,进而有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

3.2 负面影响 对于网络与大学生的发展关系来说,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交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共享信息资源的需要;另一方面网络环境比较复杂,对其进行管理和保护缺乏有效性。

4 高校教育管理的应对措施

4.1 提高青年学生自身的修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结合青年学生身心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挫折教育,在现代社会中,使其懂得心理素质的重要性。通过掌握相应的心理调节方法,进一步缓解心理冲突,弥补心理素质方面的缺陷,进而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抗挫折承受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2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把学生加为网友,以朋友的身份对其进行教育。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其教育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4.3 优化校园环境,加强学生自律意识 校园文化环境对青年学生具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教育工作者应该下功夫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以高品位和高学术性为目标,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来吸引青年学生参与。

4.4 提高教育者素质,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要学会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其次,教育工作者要深人调查研究,摸清学生的思想,广泛收集网上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再次,学会运用网上大量的丰富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三个主义”教育,进行解疑答难。

5 高校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研究来自于实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再加以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适用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而使得研究的结果和成果具有更实际的借鉴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传统的思想文化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够的,研究网络文化给大学生造成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有利于为国家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为祖国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斌.网络时代对青年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2]祝军.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生成困境与解决途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1).

[3]兰国辉,陈亚树.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