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军队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考

  • 投稿mond
  • 更新时间2016-03-02
  • 阅读量602次
  • 评分4
  • 58
  • 0
 摘 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为主转变的主要举措。军队任职教育院校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应把握其特点规律,从教育思想、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上予以全面创新发展。 
  关键词:军队;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总部《关于深入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为主转变。2012年以来,共撤销与院校自身办学定位和主体培训任务不符、与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联系不紧、部队需求量小和重复设置的学术学位授权点194个,占全军原有总数的30%。新增军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应用心理等部队急需的应用类专业学位授权点116个。军队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由军种、兵种(专业)类任职教育院校培养,研究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已成为能否实现这一决策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思路创新 
  (一)任职教育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分析 
  任职教育与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是两类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为指向、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追求应用性,强调适用性,主要任务是为部队培养适应岗位任职需要的高素质军事人才。经过十几年的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转型实践,多数学者认为,军事任职教育是军(士)官在完成高(中)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职务或晋级晋升需要而进行的进修、培训或专业学位教育。这里的专业学位教育指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属高层次学历教育范畴,培养目标更侧重于掌握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注重学员的科研能力及素质的长效性、稳定性和基础性,主要任务是为科研机构、军队院校或机关培养研究或技术人才。可见,专业学位教育属于任职教育范畴,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应用型学位类型,它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侧重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二)军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困境 
  2003年,我军对研究生教育就提出了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的战略决策,并倡导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但长期以来,我军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创新不足。有的院校甚至照搬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在学制上不具有弹性;在课程教学内容上与实际需求脱节;在教学形式上理论教学比重过大、实践教学不够突出;在开放办学、教学资源共享方面没有形成院校和部队人才共育的互动局面;在教育质量评价上,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培养的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存在严重不足,出现了到部队后“用不了、提不了、稳不了”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思路需要创新。 
  (三)培养新思路 
  既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任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必须从符合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出发,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具体地讲,就是必须跳出学历教育以学术理论研究为本位的研究生培养理念,以任职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培养对象的任职背景和需要,把能力培训贯穿于课程教学、课题选取、论文研究等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出军队相关领域岗位指向明确的应用型研究生人才。 
  二、培养模式探索 
  (一)推行融合式培养 
  融合式培养是指要实现两类教育生源互补、学分互认,减少调学的次数,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在培养功效上合。接受相应的专业学位教育、获得硕士学位者,可以不再参加相应的任职培训,或参加过相应层次的任职培训,在申请学位时可以免修相关课程。二是在培养目标上合。着眼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部队建设实践者和未来战争指挥者这一实际,明确研究生的岗位任职意向,把任职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在培养的过程中予以充分体现。三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合。在设计上坚持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相结合,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实现军事、政治、科技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实施研究生岗位任职资格认证制度,从而增强部队对毕业研究生的认可度。 
  (二)走开联合式培养 
  联合培养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使研究生培养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在多个实践平台和学科熏陶中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对于军事硕士培养,可以依托作战部队,建立研究生实习基地,吸引部队参与培养方案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学位论文课题研究指导等工作;对于技术含量高的工程硕士培养,则可以走院校与科研院所或军工企业协作培养的新路经,结合新装备的研制和使用,由两个单位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突出教学、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走出一条以科研实践为主渠道培养研究生的成功之路。这不但能有效缓解院校导师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难题,并能更多地关注用人单位的需求,使研究生能尽早地了解部队、适应部队。 
  (三)开展多样化培养 
  部队对高层次研究生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决定了任职教育院校办学目标的分层和院校类型的多样性。任职教育院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结合自身实际,准确把握自身在军队院校的办学定位,突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使全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比如,可以积极探索实行入学资格多样化、学分学制的多样化、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导师构成的多样化以及评价标准的多样化等等,这不仅有利于各院校实施特色办学和可持续发展,更有力于突出军兵种部队的特殊需求和专业要求,使我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有统一标准,又各具自身特色,以满足不同岗位的任职需要。 
  三、教学体系建设 
  (一)突出教育本质内涵,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 
  一是要突出应用性,紧贴部队需求,把部队建设、训练与作战急需的知识作为重点,突破偏重理论的课程设置,开设提高应用能力的实践性、实战化课程。二是要突出针对性。把支撑岗位能力需要的专业知识作为重点,突破划分学科专业过细的课程设置模式,开设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的课程。三是要突出前瞻性。瞄准本兵种或专业当前建设和未来发展,把前沿性的实践问题等内容作为重点,突破应用潜能开发不够的问题,开设旨在提高任职拓展能力的选修课程。 (二)突出实践能力生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一是开展专题式教学。根据部队任职岗位需要,在专业理论教学上不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而是选定不同专题进行教学,让研究生围绕部队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开展研讨活动,以加强理性思维能力培养。二是开展案例教学。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案例库,形成案例教材体系,对教员进行案例教学培训,加强案例教学研究,使研究生通过不同案例的学习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开展模拟演练教学。本着“教为战、练为战”的思路,模拟未来战场,利用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开展战时演练。有条件的院校还要组织研究生参与部队的演习,锻炼组织协同和处置战时各种情况的能力。 
  (三)突出应用型导师培养,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在职培训,提升导师的指导能力。应不断强化导师的应用意识,转变培养学术性研究生的传统观念,通过导师的在岗培训,强化导师的实践技能,提升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和能力。二是要进一步规范推行“双导师制”。特别要把聘用部队导师的“自主行为”改为军事硕士培养的“组织行为”,明确部队导师职责,安排好时间让研究生接受部队导师指导,要对部队导师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考评,提高其指导研究生的责任心。三是院校导师要经常深入部队进行学习、调研,加强与部队导师的交流,丰富实践认知,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真正紧贴部队实战化要求。 
  (四)突出管理育人作用,科学实施教学管理 
  一是严把招生质量关。录取研究生既着重考核考生的文化成绩、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又要重点考察考生的部队任职经历、军事专业素质,使录取的学员与未来任职岗位相适应,做到宁缺毋滥。二是严把过程考核关。在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要根据培养对象实际,制定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标准,对其指挥管理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行周密的考察,优秀者进行表彰,一般者进行督促,不合格者予以淘汰。三是严把毕业质量关。加强学位论文答辩和硕士学位评定工作,使研究生论文选题紧贴部队建设实际和未来作战需求,规范开题、盲审和答辩等环节,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梁蓬飞,李玉明.我军研究生教育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N].解放军报,2014-12-15. 
  [2]屠恒章.军事任职教育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