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词义的演变——以“小学”教育内涵为核心

  • 投稿杨西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884次
  • 评分4
  • 89
  • 0

摘 要:文章通过对历代经史典籍中“小学”一词词义的分析,将其分为殷周礼制中的“小学”、唐宋之前的“小学”和元明之后的“小学”,并概括出“小学”作学校、教育之用时含义的微妙变化。通过对“小学”一词古今意义的对比,为汉语常用词的研究提供材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 教育 学校 词义 演变

一、引言

“小学”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对“小学”作出如下定义:①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②指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古时小学先教六书,所以有这个名称。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汉语大辞典》对“小学”作出如下解释:①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学先学文字学,故名小学;②六朝以后,范围逐渐扩大,音韵学亦进入小学;③唐以后,小学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小学”从古至今有一个相通但不相同的含义,即作为教授内容的泛称及教育场所的“学校”。以下将从汉朝之后儒家构建殷周礼制的“小学”、历代史籍志书所载录的“小学”等方面具体分析“小学”词义的古今演变。

二、先儒阐释殷周礼制中的“小学”

两汉以降儒家解经释典之时,对周礼所言之“小学”多有所涉。虽各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小学”是教育贵族子弟的学校,但在“小学”本身的内涵及其教授内容、入学年龄和学校建制等方面各执一词。

(一) 作为教授内容的抽象概念

1.“小学”作为内闱仪行规范

(1)三德之教,大学之学也,三行之教,小学之学也,郷三物之为教也,亦明而详矣。(《周礼订议》卷二十二)

(2)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周礼注疏》卷十四)

(3)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履小义,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此世子入学之期也。(《大戴礼记》卷三)

2.“小学”作为基本文化常识

(4)保,安也,以道安人者保氏,教国子六艺六仪,乃王宫小学之师。(《周礼全经释原》卷四)

(5)礼乐射御书数,小学之事也;格物致知以至于治国平天下,大学之事也。幼则教之以小学,长则教之以大学。(《学易记》卷一)

3.“小学”作为文字之学

(6)师古曰小学谓文字之学也,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以六书,故因名云艺文志载小学十家。(《两汉博闻》卷六)

(7)小学之重于古久矣,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玉篇序》)

上述“三行”,“六艺”“六仪”,“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六书”,可谓从品行到文化,不一而足。概括而言,“小学”所指即贵族子弟学习的内闱仪行规范和基本文化常识,因处在教育初级阶段,从而不涉大德、大道。

(二)“小学”作为“学校”之建制

在经学家的解释中,“小学”是周代继虞氏庠制而立的学校,分为“门闱之学”和“郊外之学”,前者立于内闱,后者立于西郊。

(8)蕙田案,天子立小学有二,其一为门闱之学,师氏保氏掌之所以教太子,而国之贵游子弟亦学焉;其一为郊外之学,王制所谓虞庠在国之西郊。(《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九)

(9)周立小学于西郊,胶之言紏也,庠之言养也。周之小学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庠。(《礼记注疏》卷十四)

(10)礼记内则虞庠在国之西郊,郑氏曰周立小学于西郊。按天子之小学有二,一在内门闱之学是也,一在外西郊之虞庠是也。(《大学翼真》卷一)

由此可见,“小学”又分为二:师氏保氏教授太子及国之贵游子弟者为门闱之学,从王制立于国之西郊者为郊外之学。

有人将“小学”用作“小子之学”,此处是相对“大学”而言。八岁年龄较小故言其学为“小学”,十五岁年纪稍长故言“大学”。

(11)礼诸侯之子八岁受之少傅,教之以小学业小道焉小节焉,十五受大傅教之以大学业大道焉履大节焉。(《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一)

(12)八岁者小子也,以其为小子之学故谓之小学,十五则大人也以其为大人之学故谓之大学。小学者养其良心而谨其学业也,大学者充其知识而措诸事业也。(《大学疏议》)

两汉以后,儒家对周礼所言“小学”已经有了较为详备的阐释。作为抽象概念,“小学”指贵族子弟需学习的内闱仪行规范和基本文化常识;作为建筑实体,“小学”分指门闱之内和国之西郊的讲授之所;就入学年龄而言,因身份地位和个人禀赋的差异而有早晚。

三、唐宋之前的“小学”

“小学”一词虽历代沿用,以指教育之处所,但其内涵自唐宋以前至元明以后已有革新。立“小学”以教授胄子之倡议在十六国时期已有;唐初因袭先儒所言上承两汉遗风,设“小学”教育宗室子孙、功臣子弟,尤近周礼之制;宋夏时期,“小学”仍立于宫中,教授宗子。

(13)(慕容)俊立小学于显贤里以教胄子。(《晋书》卷一百十)

(14)光寿三年春(公元359年)二月俊立小学于显贤里以教胄子。(《十六国春秋》卷二十七)

(15)(唐)高祖即位,诏秘书外省别立小学,以教宗室子孙及功臣子弟。(《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一)

(16)唐高祖武徳九年,诏皇族子孙及功臣子弟于祕书外省别立小学,专属皇族及公卿大夫之子,而士庶不与,则犹近古意。(《四书胜言》卷一)

(17)初,宗学废置无常,凡诸王属尊者立小学于其宫,其子孙自八岁至十四岁皆入学,日诵二十字。(《宋史》卷一百五十七)

(18)令诸宫院建小学。(《宋史》卷三十七)

(19)诏建内小学,择宗子十岁以下资质美者二三人,置师教之。(《宋史》卷四十二)

(20)始建学校于国中,立小学于禁中,亲为训导。(《宋史》卷四百八十六)

由此可见,唐宋时期的“小学”一词作“学校”义时,其含义与周礼极为接近,均为教育贵族子弟的学校。

三、元明以后的“小学”

元明以降,“小学”去贵族化倾向并向民间延展。此后,“小学”之义与今义逐渐趋同,指地方普遍建立的、平民子弟亦可入读的学校,其倡议早在北朝有之,于元代得以践行,明清之时更为普遍。

北魏有倡议:

(21)(高)祐以郡国虽有太学,县党宜有黉序,乃县立讲学,党立教学,村立小学。(《魏书》卷五十七)

元代之践行:

(22)至元二十八年三月,本若于各路各县学内设立小学,选请老成之士以阐循循善诱之训,惠至渥矣。(《庙学典礼》卷三)

(23)元元统二年,裔孙徳原请于郡,以己赀建书院,有宣圣殿、明伦堂、大小学二斋,设山长主教事。(《姑苏志》卷二十四)

明清之普遍:

(24)建正学书院又旁建小学,择军校子弟秀慧者,延儒生教之亲临课试。(《明史》卷一百十六)

(25)小学旧在斋馆后,面大池,置生员,破供视太学斋生三之二,有教谕以司训导,后废。(《吴兴备志》卷十四)

(26)顺治四年,定入学分大学中学小学。大学取四十名,中学取三十名,小学取二十名;十五年,入学大府取二十名、大州县取十五名、小学取四五名。(《畿辅通志》卷二十八)

(27)准建造内奉圣祖仁皇帝御书乐育英才匾额,至五城各设一小学,延师教育,有成材者选入义学,共计每年廪饩银三百两,于府县按月支领。(《畿辅通志》卷二十九)

(28)在人文最盛之州县题请小学改为中学,中学改为大学,大学照府学额取録。(《江西通志》卷首之三)

(29)冯寅字子敬,未仕时聚童子为小学之教,凡洒扫应对之属曲尽其节。(《武功县志》卷三)

中国古代历史上,“小学”一词唐宋以前多见于经史典籍而元明以后多见于方志,可见其由中央到地方的延展、从官方到民间的扩展。虽然“小学”都有“学校”之义,前期的“小学”为中央政府垄断且仅教授宗室子孙、功臣子弟的学校,后期的“小学”是由地方政府或私人设立的教授平民子弟的学校,“小学”一词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近现代以来,“小学”的基本含义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仅其名称略有变化,从“小学堂”转变为“学校”并固定下来。戊戌变法时期,清德宗皇帝颁布上谕“京城设小学堂”,“京城现已设立大学堂,其外学堂亦应及时创立”。民国初年颁布实施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设立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设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三系统。其中普通教育分三段四级:初等教育7年,初小4年,男女同校;高小3年,男女分校”。先后颁布了“小学校令”“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解放战争胜利在即时提出的“教育正规化”对小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要求。“根据1949年6月颁布的《华北区小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小学设国语、算数、珠算、常识、历史、地理、自然、卫生、政治常识、体育、唱歌、图画、手工等科”。清末民初至建国以来,“小学”逐渐取代“小学堂”而成为固定的名称并一直沿用,《现代汉语词典》将“小学”定义为“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四、结语

通过对“小学”词义的逐一分析,可知“小学”在先儒构建的周礼体制中既是教学内容的抽象概括,又是实体学校,此时的“小学”仅教授贵族子弟;唐宋之前的“小学”是教育场所,承袭两汉遗风、立于禁中,教授宗室子孙、功臣子弟;元明以后“小学”在地方渐兴,并在制度上固定下来,成为国民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直至今日,“小学”逐渐成为孩童成长受教的必经之所。从“小学”一词用法演变的脉络来看,其含义与今之“小学”逐渐接近。回顾《古汉语大辞典》对“小学”的解释: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学先学文学,故名;六朝以后,范围逐渐扩大,音韵学亦入“小学”;唐以后,“小学”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可见其忽略了“小学”在古代作为学校教育之含义。“小学”一词历代沿用,不仅要注意其作为学校教育的内涵,也要详考其历史演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徐复.古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3]汤志钧,陈祖恩,汤仁泽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10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叶圣洁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