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低效现象

  • 投稿胡大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01次
  • 评分4
  • 55
  • 0

湖北省当阳市东门小学 刘斯琴

摘要:教学活动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信息双向传输的复杂过程,因此,有效教学是“教”得有效与“学”得有效两个方面的结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有效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手段;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127-01

有效教学一直是人们讨论和研究的热门话题,有些地方甚至还为有效教学设计出了一套包括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有效检测等环节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出现的低效现象进行探讨,以促进教师的有效“教”。

一、低效的目标设置

一个班级始终存在着好、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做到知人善教、因材施教。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数学教师以好学生的水平为标准,拔高教学要求,加大习题的难度,导致中间学生和后进生听课吃力,久而久之,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致使班级学生数学成绩呈现两极分化;有的教师则以中间学生的水平为标准,这样照顾了大多数中间学生的需要,但是优秀学生又感觉所教内容不具有挑战性,渐渐地也会失去对数学的热情。例如,一位教师在“圆的认识”教学中,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除了几点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之外,还设立了这样一个目标:在感受圆的美丽的基础之上,学会自主探究,并且在班级中养成合作交流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任何教学目标如果远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都是无效或者低效的目标。试想:如果教学目标不能达到要求,学生怎么能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有效学习呢?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设置一定要以生为本。“简洁、准确、操作性和针对性强”应该成为教师设置教学目标的重要标尺,即便是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目标,也必须根据班级或者地区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效地修改设置,心中无生的目标只会流于形式。就在这一案例中,“会自主探究,并且在班级中养成合作交流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一目标是无法在一节课中实现的。而将无法实现的教学目标写进教学预设之中,并成为一节数学课自始至终起引领作用的纲领,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必将会成为这一节数学课堂中的“海市蜃楼”,背离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怀与尊重。

二、低效的教学手段

设置合适、有效的教学手段是一节数学课的重点,好的教学手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糟糕的教学手段则常常会事与愿违。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统计”时,为了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设计了教学课件《花园运动会》。在课件中,教师将小树、小鸟、花儿、蝴蝶、蜜蜂等用进了课件,并播放歌曲《数鸭子》,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生动的课件画面。事实上,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只是照顾到了画面的生动有趣,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但学生看完了课件之后,留下印象的只有蝴蝶、蜜蜂等小动物,而恰恰就是这些干扰了学生对隐含在课件里的数学元素的充分关注。此时,无效的课件成了华丽课堂的装饰,无法产生课堂效益,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时,必须思考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会不会有负面的影响?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手段的选择,使之真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

三、低效的教学评价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肯定的评价多了就会削减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开始思考教学中的否定性评价。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否定性的评价更难以有效把握其尺度。于是,在评价上又折回到了肯定性的评价,有时甚至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几乎达到了“逮住机会就表扬”的程度。如此一来,评价就真的成了课堂上“最廉价的语言”。例如,笔者在一次听课过程中,发现整个课堂上都充斥着教师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你真聪明,大家表扬表扬他一下,掌声送给他。”……于是,课堂上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来。“虽然你回答错了,但是老师依旧要好好表扬你,因为你踊跃举手了。”“你回答得真棒,来,送你一朵小红花”……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虽然一直在表扬学生,但学生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并对教师的评价和奖品不屑一顾,使课堂教学走向了低效。其实,学生如果专心听讲了,就给一个欣赏的眼神;学生找出了第二种解答方法,就给一个赞扬的手势;学生思维活跃了,就给一个亲切的微笑;学生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就评价一句:“你们这一学习小组合作非常成功,祝贺你们!”这样的互动方式往往更能与学生形成情感的沟通,如此评价,更有内涵,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堂中,需要教师思考的低效现象还有很多,比如,课堂练习的低效现象、教学环节设置的低效现象、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等等。在追求有效、高效教学的当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数学课堂,剔除教学中的低效以及无效现象,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