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能力培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 投稿伟大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67次
  • 评分4
  • 93
  • 0

文/成 敏

【摘 要】“以生为本、学生核心、能力第一、素养之上”,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追求。作为打基础、练技能、积素养的起始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应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学生之上,能力第一”要义,实施开展好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能力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浪潮”在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风起云涌”,学科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前进方向、教学重点等方面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改变和丰富。锻炼和培养学习对象良好学习技能和素养,是教师应肩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生为本、学生核心、能力第一、素养之上”的目标追求。由此可见,学习能力培养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任务和追求。作为打基础、练技能、积素养的起始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应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学生之上,能力第一”要义,实施开展好教学实践活动。鉴于上述认知,本人现就能力培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作简要阐述。

一、课堂教学应凸显双向互动,让小学生主体能够“动起来”

教育运动发展学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运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发展的双向活动。缺少师生之间“动”的过程,就失去了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就忽视了教学活动的运动特点和双向特性。教育学指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配合起来,互动起来,交流起来,才能将课堂教学活动推向深入、效能进行升华。小学生与教师真正交流、沟通,才能充分展示其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应凸显教学活动所具有的双向互动特征,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交流、探讨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辩论、互助等形式,让小学生能够与教师“同频共振”,面对教师的引导、指导活动,积极动手探究,深入动脑分析,学习能力得到切实锻炼和提升。如“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节课“三角形的特性”新知环节教学中,教师采用师生讨论式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师:展示三角形木框,组织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木框,说出自己的感觉。

生:按照教师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尝试,自己拉一拉,同桌互相拉。

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

师: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组织学生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师: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

生: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角形。

师:揭示三角形特性稳定性。

在此过程中,小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份子”,在师生互动的谈话交流、一问一答的双向活动中,动手探究能力、动脑分析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等得到有效锻炼和显著培养。

二、课堂教学应腾留实践时机,让小学生探析能够“探起来”

现代教育主义学者指出,教师应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主导”作用,相信学生、锻炼学生、培养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研析、去实践,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但笔者发现,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以教代学,全程包办了学生应该完成和解决的问题和任务,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依葫芦画瓢”。教育实践学认为,课堂教学活动应是小学生实践探究、技能锤炼的发展进程。这就要求,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应科学协调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直接的关系,做好“教学合一”、协同配合,设置解题任务、学习要求、问题疑惑等内容,为小学生动手探究实践,思考分析提供充足的“时机”,组织小学生借助已学数学知识、已有解题经验,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解析活动,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小学生探究实践进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实时指导点拨工作,保证小学生探究活动有效深入开展。如“东方机床厂2014年四个季度分别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6,1/5,4/15,7/10,那么去年该厂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几分之几?”问题讲解中,教师将解题任务和要求“分配”给学生,组织小学生开展解题实践活动。学生分析问题条件及要求,指出:“该问题主要涉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根据题意,可以把2014年生产任务看做“1”,然后依次加上四个季度的完成量,然后减去1就是超额完成的任务量”。教师及时做好小学生分析活动进程巡视工作,并强调指出:“该问题中找出并确定单位‘1’是关键”。小学生开展解答问题活动。教师提出:“面对这一类型问题,我们解答时通常应该采用方法或策略进行解答?”,小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组建合作探究小组,共同讨论分析,找出解题的一般方法为:“要求超额任务量,就可以先求出实际完成量,然后减去单位‘1’就可”。在此进程中,小学生“探”活动贯穿于整个解题始终,其解题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课堂教学应及时调整节奏,让小学生素养能够“升起来”

常言道,计划没有变化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进程中,容易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和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的对预设课堂教学内容和已有的教学节奏进行适当“调节”,针对思考分析、解答归纳等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瑕疵,进行有的放矢的“强调”和指导,加入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活动和强化训练,以此改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升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素养。

总之, 学习能力培养成为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 “主题曲”,小学数学教师应将学习能力培养落实在平时,渗透于过程,利用数学课堂要素内在特性,锻炼和培树小学生良好数学技能和优秀学习品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沈建国.刍议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6期

[2]崔勤娣,尹东妹.反思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作者单位:扬州市平山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