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开展校内课外物理实验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 投稿Syua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90次
  • 评分4
  • 97
  • 0
  摘 要:结合农村初中实际物理教学工作,利用学生校内的时间,积极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活动。笔者结合实际案例,介绍校内课外实验的类型以及简要的反思。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校内;课外物理实验;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6-0061-2
  由于农村初中学生中,住宿生比例较大,大多数学生在校时间长,有充裕的课外业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活动。这种做法,不仅将物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过去我校对于学生的组织与引导重视得不够。近几年来,作者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成效,尝到了甜头。
  1 校内课外物理实验活动的类型
  1.1 利用教室、办公室,作为临时实验室,学生自主自由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器材数量不多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实验只能是演示给学生看。在课堂上,即使较多地采取学生参与形式来进行演示实验,仍然还有大多数学生不能亲身经历体验;分组实验时,由于学生之间操作能力间的差异,还有些学生需要对实验加以“额外的练习”,以便更好地了解实验过程与现象,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
  为此,我们将实验器材放置在教室或(邻近教室的)办公室,鼓励学生积极动手,亲自去做一做与教学相应的实验项目,以便更好地亲身体验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
  案例1 在学习“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气体的压强”部分内容时,笔者将相应的实验器材放置教室,让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以小组形式对“光的折射”近距离探究、对“马德堡半球实验”加以亲身体验。
  案例2 “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实验在课堂上演示后,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利用自己的近视镜片,亲身进行探究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还让学生在学校的操场等地方,借助学校校园现有的设施,自由自主地体验一些物理现象。如在学校的体育场可以做课间实验,感知人体对沙坑的压强。
  1.2 利用在校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开展集体实验活动
  在农村初中,中午、下午这两个时段,大多数学生都不回家,而是留在学校。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回去吃饭,到校时间也很早。所以,农村初中学生都有较多的时间在学校里生活。笔者利用学生的这两段在校时间,结合教学实际,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1.2.1 课堂学习中已经演示、讲解过,但在课堂时间内不易组织亲身经历的物理实验活动
  案例3 “小孔成像”实验。在学习“光是沿直线传播”内容时,笔者用蜡烛做了演示实验。在课后,又让学生分批次,自己亲手做一下这个实验,让其亲自参与到实验中,以看得更“真切”。同时,利用中午时间,组织学生到操场,观察“小孔成像――太阳的像”的实验现象,让他们“亲眼”发现:“一定距离后,地上的光斑是圆形”“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1.2.2 将课本所安排的实验提前让学生进行操作,以便新授课课堂时间更加宽裕
  因为初中生实验技能还在发展与提高之中,对有些实验的操作花费的时间往往超出教师的预想,从而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与节奏,乃至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农村初中生在校的时间宽裕,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将一些物理实验安排在新授课之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直接讨论该实验的相关现象与数据,引导学生分析、交流、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案例4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活动11.3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
  笔者将其中的测量力与距离的活动部分,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记录下四个物理量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提醒一些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测量操作注意点,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相互配合。
  在课堂上学习“功”的知识时,再计算出相应的乘积,从而探讨“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部分学生记录了测量数据,有学生自己计算的部分,还有“自学”的不足之处,小组中有“好学分子”,从中教师可以好好地加以鼓励与引导。
  1.2.3 根据学校生活的适时现状,随机地安排组织学生集体实验活动
  在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中,有着许多我们可以利用于物理教学的生活事例,但这些事例不一定同我们的物理授课时间同步。比如,学习“蒸发的快慢影响因素”时,农村路边晒稻谷的现象可能还没出现。
  我们物理教师要擅于及时发现这些可以利用的生活环境或状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一些生活现象“突然”出现的时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去实验,在生活中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理知识,揭秘生活现象的本质。
  案例5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时,讨论到:教室窗玻璃上的水珠怎么形成?在窗玻璃的外表面还是内表面?许多学生由于没有“专门”观察过,加之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易觉察,所以会有部分学生“似懂非懂”。
  在某一天,笔者发现教室的窗玻璃上布满一层“水珠”,立即组织学生到玻璃前用手感受:在上面画画……
  让其发现:秋冬季节,水珠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同时,要求观察:过一段时间后,这些水珠有没有了?再仔细思考:到哪去了?
  2 校内课外物理实验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校内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活动进行了一些总结与反思。
  1.从时间上看,让学生在学校里进行课外物理实验活动是可行的。农村初中生在校时间中有两个较大的时段可以合理利用:中午近两个小时,下午近三个小时。同时,每天下午还有一节活动课,可以协调。物理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影响学生休息的前提下,组织一些物理实验活动。
  2.学生参与课外物理实验活动的热情普遍较高,值得重视。在利用在校时间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参与的热情普遍高涨,听说到操场上做实验,每个人都迫不及待。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事物都有好奇心,有动手参与的欲望,应该值得教师重视,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点。
  3.活动时间要合理控制。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并非不重,上述的时间段也要完成其他科目相关的作业。因此,在组织实验活动的频率和时长方面要加以控制。努力做到使课外实验成为调节学生学习的一种“娱乐游戏”,而不是成为学生学习的附加负担。
  4.组织要相对自由,给以学生自主空间。在学校让学生进行课外实验,不要给以太多的条条框框,要在一定程度上“随意”一些。安排这些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看到一些平时“不留意”的物理现象,在活动中加深理解所学知识,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新奇、快乐,渐渐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5.关注过程的引导,关注过程的参与,淡化结果的硬性检查。有一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受学习经历引起的“抱怨作业多”的不良情绪影响,对实验活动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抵触,甚至不参与实验活动,抄个实验报告单上交。在对这样的学生做好引导的同时,笔者常常采用谈话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实验的了解情况,或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检查。
  总之,学生参与课外物理实验活动无形中会影响到其个人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收获不仅局限于知识层面。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基本理念,所以,笔者对学生的实验活动检查与评价不只是关注记录文字,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许亚平.教学智慧追求[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贾海芝.指导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活动的实践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栏目编辑 王柏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