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街道空间心理认知的量化研究——以天津市滨江道为例

  • 投稿水水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869次
  • 评分4
  • 57
  • 0

兰旭 朱佳寅Lan Xu and Zhu Jiayin

1 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设,城市中的传统街道也受到破坏,丧失了其原有的风貌特征。对历史性街道保护与更新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对历史性街道空间心理的认知进行统计、量化与分析,寻求一种科学的对历史性街道保护与更新的方法,使历史性街道重新展现城市特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性。

2 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概述

当客观事物刺激人的感觉器官时,人不仅能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种属性,按照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像。由此可见,对历史性街道空间认知的强度,以及构成街道地标的元素,是影响人对街道空间感知的因素,进而决定人对街道的印象。本文利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知觉体验概念,来研究人们对历史性街道的空间感知体验,即人对历史街道中划分的空间形态、尺度以及组合方式的体验。

首先,利用摄像机模拟人的行走路径,代替人眼在街道内进行体验拍摄,利用格式塔心理学“图”与“底”的相关理论计算历史性街道的空间认知度,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感知图式,分析出基于动态认知下街道空间的感知强度特征。最后,对街道构成要素进行回忆调查,并利用层级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量化出构成历史性街道空间的重要元素,最终量化出街道空间对人心理认知的影响。

滨江道是天津最知名的商业步行街之一,同时其历史沿革发展、街道形态、功能布局等在天津历史性街道中也具有典型特征,人在其街道空间中的感知体验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以滨江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历史性街道空间心理认知的量化研究。

3 历史性街道空间的知觉体验

3.1街道空间感知度

格式塔心理学的“图”与“底”相关理论指出,在画面中面积大的部分容易被感知为“底”(背景),面积小的则容易被感知为“图”(图形)。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了解人对街道空间的感知强度的分布。

人眼感知世界的基本方式是“透视”,直观反映了人的知觉体验。史蒂芬·霍尔说:“建筑与其说是物体,不如说是构成连续透视图的局部视觉。”如果我们把人在街道空间中的运动看做一个运动的画面,那么这个运动画面就是由无数单个时间点上的透视画面所组成的由一系列知觉画面构成的整体。

本研究以摄像机模拟人的行走路径,代替人眼在街道内进行体验拍摄,在路径上以25米为间距设置视觉感知站点,对站点映像进行截图处理得出视觉感知透视图,同时在道路的重要节点如尽端、道路交叉口、接头广场等处加设站点。

3.2知觉体验分析

“图”与“底“理论认为,在幅画面中,面积大的区域容易被感知为背景,面积小的区域容易被感知为图形。因此,街道中实体和空间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它们之间面积的对比能够使图形与背景的关系相互转化,街道空间感知度的计算公式为:空间感知度=透视图上的空间面积/透视画面图的总面积。通过空间认知度计算,当认知度大于50%,人们感受到的是空间;当认知度小于50%,人们感受到的则是实体:当认知度接近50%,对画面的解读就有了双重的可能。”当空间感知度越大时,街道空间越趋向于被感知为背景,人对街道的感知越偏向于空旷;当空间感知度越小时,街道空间越趋向于被感知为图形,街道越容易形成良好的台围感;如果街道的空间感知度持续为较小值,街道空间可能会使人感到压抑和狭小。

图1是对滨江道街道空间感知的统计。将滨江道中70个视点拍摄的图片用AutoCAD进行沿街建筑的线框的转绘和面积计算,其中白色区域为空间面积,黑色区域为实体面积。图2是滨江道的空间感知度的统计及平均值的计算。

由图1和图2可知,滨江道整体的空间感知度平均值为0.46,在D.5以下,这表明滨江道街道空间较容易被人感知为实体,给人的感觉是有一定的合围感。视点7至视点18以及视点58至视点69的空间感知度都在0.5以上,表明这一路段内街道的空间感较强,其中视点13至视点18这一路段的空间感知度从整体上看较高,这说明这一路段给人的感觉较为空旷,街道中的开敞空间对人的刺激较为强烈,因此这一路段内应该加强对开敞空间的营造和完善;视点19至视点44的空间以及视点47至视点56的感知度都在0.5以下,表明这一路段内街道的实体感和合围感较强,其中视点27至视点31这一路段的空间感知度从整体上看较低,表明这一路段内街道中的实体给人的刺激较为强烈,因此这一路段内应该加强对实体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图3为滨江道空间感知度与平均值的偏差值,图上空间感知度与平均值的距离表明了街道空间整体的秩序感和节奏感。距离越大,说明街道空间越能给人一种变化丰富的连续体验,距离越小,街道空间给人的感觉越平和,但如果距离持续过大或过小,街道空间给人的感受就有可能是复杂紧张或是单调无趣。依据人的心理特点,街道空间应该形成一种富于变化但平稳、舒适的连续体验。由图可知,视点13至视点17的距离差别最大,表明这一路段内的街道空间给人较强的复杂感;视点64至视点69的距离变化差别最小,表明这一路段内街道空间给人的感觉是较为沉闷。因此,可以通过在街道中合理地布置街道绿化、建筑小品以及环境设施等,重新对街道空间进行组织,使之能被人们更容易地感知、利用,同时又保证了历史性街道空间的吸引力和趣味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引导人们对街道的探索和利用,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为历史性街道赋予新的活力。

4 结论

对街道空间认知的分析能帮助我们认识其表面的特征,可以让我们对街道过去和现在如何被使用、使用方式、使用现状以及尚待改善之处有着更深的认识。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寻找现实的需求与现有街道空间结构的结合点,使现有条件与现实需求达成有效统一。

历史性街道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是一项实施时间长、参与单位多、相关管理复杂的工作。基于前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尝试在实际工作中从人对街道认知的角度出发来开展相关工作,从街道的表皮人手逐步渗透到街道核心,逐次有序地提升历史性街道的空间环境,最大限度地优化人力与资源的配置。

对于实体认知度较强的街道,可以通过对沿街建筑立面的修缮改造、使用功能的提升以改善其空间体验。对于空间认知度较强的街道,方法包括:加强街道绿化:改善交通情况,保证行人在步行过程中的安全;适当留出一定空间,让日常生活在其提供的场所中展开,以营造生活化的街道空间场景。同时,对于缺乏地标性要素的历史性街道,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对空间节点及标志物的建设与改造。尽量通过小步骤的更新,在局部、微观层面完成街道空间结构的重新调整及适应过程。

兰旭: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朱佳寅:南开大学图书馆馆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