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雕塑文化特征初探

  • 投稿铁柱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71次
  • 评分4
  • 14
  • 0

彭博Peng Bo

作为支配中国古代雕塑发展进程的两大支柱,服务于宗教教化需要的造像与服务于丧葬需要的陵墓、明器雕塑,构成了中国本土雕塑体系的主体部分。然而,至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与社会思想的转变,这两类雕塑日渐式微,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都已远不及前代。近代以后,封建王朝的灭亡直接导致了大型造像活动的戛然而止,加之来势汹汹的西方雕塑的影响,使得中国本土雕塑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以至于如今“古代雕塑”一词已俨然成为中国本土雕塑的代名词。有人就此提出疑问,是否中国本土雕塑已死?其实未必!抛开当下众多学者与雕塑家对传统文化与审美精神的重拾不谈,单是目前在全国各地仍旧散发着活力的各类民间雕塑就已证明,中国本土雕塑依然拥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事实上,民间雕塑如今最能够体现出中国本土雕塑的精髓,反映出“中华民族艺术传统的文化心理基础”,这不仅是因为民间雕塑始终贯穿于中国本土雕塑的发展脉络之中,更是因为它始终与社会民众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相对宗教造像或陵墓雕塑而言,民间雕塑带有强烈的世俗化特征,它与以统治阶级、文人精英为主体的主流艺术形态有着明显的区别。“民间”二字,意指“民众之间的”或“非官方的”,也就是俗话说的“老百姓的”,这说明民间雕塑与上层建筑无关,与官方意识形态无关,而是为满足以各民族劳动者为主体的普通民众的生存信仰和日常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并得到传承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此,当封建社会的没落成为造成宗教造像与陵墓雕塑衰亡的直接原因时,民间雕塑不仅未受到不利影响,反而愈加繁荣。

民间雕塑的这种文化特征首先体现在其民俗性上。民间雕塑的制作往往与某种礼仪习俗、民间信仰或风土人情高度契合,因习俗的需要而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归根结底,它属于民俗活动的一部分,本质上与重阳节时登高望远、女子出嫁跨火盆一样,都是一种纯粹的民俗行为,只不过民间雕塑是以一种实物的形式作为民俗的载体。例如,在陕西、山西及河南一带有这样一种风俗,即当地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打制一种被称为“拴娃狮”的小型石狮,并将其放置在炕头,夜间用红头绳将之与孩童的腿部拴在一起,如此,便能够让孩童免受邪崇鬼怪侵扰。大量类似于“拴娃狮”的民间雕塑作品就是这样通过民间信仰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了联系。又如,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面塑,其产生也与民俗礼仪有着深刻的联系。面塑也称为“面花”“礼馍”,是用麦面制作的、可食用的一种艺术样式,在遇节令、祭祀时作为供品使用。在山西一带,当地老百姓在春节期间要制作“枣山馍”祭祀灶神:端午节时,长辈要制作象征辟邪镇毒的“艾虎花馍”送给晚辈;寒食节时,还会制作“子推燕”来纪念晋国贤臣介子推……这些品类繁多的面塑作品既有具象的动物造型,也有高度抽象化的花饰,但无一例外地都是属于当地民俗活动的一部分。所以,民间雕塑尽管种类繁多,赏玩性、装饰性作品比比皆是,但若考虑到它与民俗信仰、民俗活动的紧密联系,恐怕将之称作“民俗雕塑”更能够说明其本质,而其中蕴含的民俗性也是民间雕塑能够长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民间雕塑作品的创作主体和服务对象也与其他雕塑作品有着很大区别。在创作主体方面,以宗教造像和陵墓雕塑为代表的宫廷美术与官方美术,其制作人员也是由来自民间的工匠组成,但真正负责设计和主持的往往是来自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专门人才或官员,民间工匠在这些活动中大多只是承担施工的任务,而没有话语权和主导权。民间雕塑则不然,从构思、设计到制作,其主导权始终掌握在工匠自己手中,注重的是普通民众这个群体的集体意志的充分表达。值得注意的是,民间雕塑的创作人员并非全是专业的工匠和手工艺人,很多作品甚至是出自普通农民和劳动群众之手,他们往往只是将雕塑创作当做自己的一个副业或是业余爱好来进行。如前文中提到的面塑,大多是由普通的家庭主妇充当主创人员。而最为典型的是在河南淮阳一带流行的“泥泥狗”,造型原始古朴,由于制作上不需要太复杂的专业技巧,于是当地农民便利用农闲时间在自家制作,庙会期间就担到街上设摊贩卖,而购买者也以当地老百姓为主。这说明,在服务对象方面,民间雕塑属于纯粹的自产自销的模式,在民间产生,在民间流转,同时也是在民间传承和发展。而其自产自销的特点也决定了民间雕塑可以不同于宗教遗像和陵墓雕塑那样受到繁缛的宗教礼仪和陵寝制度的约束。

从事民间雕塑的创作,因为无须对宗教事务或统治阶级负责,所以又带有一抹自娱自乐的色彩。两宋以后,中国本土雕塑的世俗化倾向就开始愈发明显,民间雕塑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一点在民间雕塑的题材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民间雕塑要想获得老百姓的认同和喜爱,其题材必须符合他们的文化层次并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因而民间雕塑中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小说戏曲、历史传说的作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也都十分单纯而朴实,其目的不是让老百姓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究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而是使老百姓在轻松享受这些作品带来的视觉愉悦的同时,也满足了相应的心理需求。

此外,民间雕塑与其他类型的雕塑作品相比,还表现出将艺术的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倾向,甚至很多作品本身就是老百姓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民俗用品等实用物。如南方地区常见的傩戏面具,它就是源自于一种宗教祭祀用品。古代逐鬼驱邪举行巫术仪式时,祭师必须头戴面具以示与人间切断联系而得到与天神沟通的能力。这种面具—般由柳木或白杨木雕刻而成,造型和表现手法则根据不同的角色灵活变化,为了加强视觉效果,制作者往往还会使用一些现成品拼贴在面具上,并绘上颜色,从而造就了傩戏面具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除此以外,民间雕塑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依附于器物、工具、建筑的配饰,尽管民间艺人和工匠在制作这些物品时并非是从主观上进行艺术创作的,但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却是那些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劳苦大众在艰难谋生的同时仍对生活充满希望、对美的事物积极追求的精神面貌与理想。

因为民间雕塑是顺应民俗文化需要而产生的,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又不尽相同:再者,由于民间雕塑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民间大众的一种自产自销、自娱自乐的自发性活动,因此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规范来约束,民间雕塑从而有着比其他雕塑作品更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由此促使民间雕塑艺术风格的形成带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如西北地区的民间雕塑作品,在造型上往往是在把握对象大体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体块切割处理,具有一种古朴、稚拙的美感,从而反映出西北人民豪迈、粗犷的性格特征;而江浙一带的民间雕塑作品更偏向华美、细腻的风格,制作上往往是精雕细刻出层次繁复的宏大场面。此外,各地域、各民族的民间雕塑在主题上往往还带有十分明显的本地或本民族原始信仰、图腾崇拜的色彩。例如,乌江流域的民间雕塑就主要以表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生殖崇拜等为特色。尤其是该地区的建筑装饰雕塑,至今仍留存有大量的牛角、宝塔造型的作品,这显然与当地苗族的民族信仰有着直接关系。民间雕塑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使其在中国本土雕塑体系中显得最具活力,并与呈现高度模式化和程式化的宗教雕塑、陵墓雕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民间雕塑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本土雕塑主体部分消亡之后继续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并得到持续发展,不仅是因为它作为传统雕塑的一种类型分支,本身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大范畴,从而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雕塑的精华:更是因为,不同于宗教造像和陵墓雕塑,民间雕塑植根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民族群体与文化继续存在,它就能够得到传承与发展。当然,随着时代的前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民间雕塑是否能够在当下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屹立不倒,仍旧是未知的,这就不得不需要引起雕塑工作者、学者乃至普通民众等各方面的重视,而如何发掘、保护、传承并发展民间雕塑便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注释:

①乔晓光《中国民间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5页。

彭博: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