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学生体育赛事的冷思考

  • 投稿洪嘉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74次
  • 评分4
  • 87
  • 0

王冠华

摘要:通过从广东中山市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中观察到的青少年身体素质匮乏现象,剖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和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素质;改善;提高

中图分类号:G808.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19

历经3天的2014年广东中山市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落下帷幕,在激烈的竞争中,300多位小选手努力拼搏,表现可圈可点,令人赞赏,令人惊叹,但也看到了一些令人唏嘘的现状。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通过观看比赛实况,笔者注意到有些孩子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有的畏畏缩缩、无心恋战;有的有心无力、临阵退缩等。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注和思考。

一、青少年健康素质匮乏的表现

跆拳道是一项激烈的拳打脚踢的攻防对抗的搏击项目,在实战中,双方必须灵活地做出移动、转身、跳跃、滑步等动作。由于双方要激烈对抗,所以对运动员的弹跳、柔韧、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情感、信心、意志力、韧性等心理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

但是在本次比赛中,运动员们表现出来的健康素质匮乏的现象有:1.身体素质薄弱。如身体比较沉,跳不起来,或起跳时动作较缓慢,表现出弹跳力不足;在踢腿的时候,腿踢得不高,是柔韧性不够的表现;没有及时快速地攻击和防守,动作缓慢,这是灵敏性不足的表现;踢中对方时,力度不够,没有杀伤力,形成不了有效打击,说明缺乏腿部力量;有些队员上场打了不到一分钟就没力移动、起跳和踢腿,并且大汗淋漓脸色发白,表明缺乏耐力,等等。2.心理素质不强。很多队员在碰到比自己强的对手或是看到对方是黑带选手时,就表现出害怕、退缩、不敢进攻的心理,甚至任由对方攻击不敢还手,提不起搏斗的士气,这种惧怕的心理素质对比赛大大不利,也表现出青少年缺乏应有的蓬勃朝气、进取精神和足够的自信。而有些选手在比赛中被对手踢痛了就泪流满面、丧失自信、临阵脱逃,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也有选手在对手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没有果断出击,优柔寡断,让机会擦肩而过。

试问,缺乏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我们的孩子又怎能面对将来漫长人生的一场场考验呢?这无疑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 剖析青少年健康素质缺失的原因

深层剖析青少年健康素质缺失现象,横向对比国内外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参与差异,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与国外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就拿我国和日本来说,比较两国大、中、小学生的握力、立定跳远和50米跑成绩,我国学生均低于日本学生。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的初中和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1]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1.行政管理部门责任意识过于谨慎,生怕出事。现在学校管理都是校长责任制,加上《校园安全事故处理办法》[2]的出台,学校所取得的成绩与校园安全事故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所以,为了安全过渡,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校长便只能减少很多课外体育活动。即使开展,也是小心翼翼,流于形式,放不开手脚。2.应试压力大,课业负担重。从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来说,考试压力是学生们主要的精神压力。有了繁重的应试,自然老师布置的课业也多,为了完成一份又一份的课业任务,试问学生们哪有时间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呢?3.社会压力大,补习班数量多。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许多家长一贯的宗旨,所以许多孩子周末还要应付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放学时间和周末都穿梭在各个培训机构之间,失去了户外锻炼的时间。4.家长观念偏差,只看文化不看身体。只要孩子的文化好,少点锻炼也没所谓,这是家长们普遍的思想,这种思想直接约束了学生们的锻炼。5.体育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体育教师教授体育方法陈旧,令学生觉得严肃、乏味、没兴趣,提不起参与锻炼的兴趣。6.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薄弱。在学校教育上,近些年来由于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数,很多学校往往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组织和研究,从而造成学生心理素质低下或缺失。

三、改善及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从1985年起,我国每隔5年对全国青少年进行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出现逐年下降趋势,令人担忧。可喜的是,现在国家和社会都时刻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国家政策的出台和专家们的呼声,都在积极为青少年健康素质指路导航,高声呐喊。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务必把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委员蒋效愚提案建议,从明年起全国高考统一增加体育考试。这些举动都是在为改善我国青少年健康素质出谋划策。在此,笔者也提出几点改善对策: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做好学生减负工作的落实,杜绝唯考试论、成绩论的风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虽颁布实施已久,然而“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大课间”、“冬季长跑”等等曾经搞得风风火火的活动,在风头过后便渐渐隐退。这种走走过场,流于形式的地方比比皆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2年12月24日全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2013年起,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体育督导评估结果。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这不仅表明了国家对青少年健康素质的重视和决心,也给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敲响了警钟,提出了要求。笔者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但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而且要勇于担当责任,为基层学校提供信心和动力保证。

2.学校组织多种趣味性、群众性的体育比赛,丰富学生课业生活,活跃身心。学校应该组织多种具有趣味性、大众化的体育赛事,完善推广大课间活动,不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活跃身心。大量的实践证明,大课间活动不仅对健体有效,而且对促德、调智、审美也有明显的效果。[3]

3.充分肯定体育课的重要性,绝不出现其它科目占用体育课的现象。这种“主科”占用体育课的现象与应试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主科”教师为了追求及格率、优秀率,抓后进生,动辄占用体育课或留下部分学生补课。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源就是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从行政角度出发要求教师不能占用学生宝贵的体育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和权益。

4.体育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众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5.改变家长对“唯成绩论”的错误认识,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给孩子们安排了大量的课外补习班,孩子被沦为父母的考试“机器”。造成这种社会现象实质上是人才竞争激烈在家长意识形态领域的强烈反应,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而折射出当前基础教育的无奈选择。[4]家长应该充分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改变“唯成绩论”的错误认识,多陪同和引导孩子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为学习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

6.利用德育活动和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心理品质的培养。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其个性的目的。[5]而在竞技活动中,人们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乃至生与死之间拼搏选择,享受着各种复杂情感的“折磨”和冶炼.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承担风险、征服危险的能力。[6]因此,学校德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要经常组织多种针对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人格魅力,增强受挫能力、自信心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青少年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祖国的希望,只有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和锻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更有精力更有活力地建设国家。

参考文献:

[1]郑轶,杨柳.外国孩子为啥这么皮实(把脉青少年体质⑤)[N].人民日报,2011-11-25

[2]教育部.校园安全事故处理办法[Z].2002.9.1

[3]曲宗湖.确保一小时,促进学校体育整体改革——谈构建体育(与健康)大课程体系之我见[J].体育教学,2004.6

[4]周振海.体育课学生兴趣和动机调查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

[5]陈艳飞,刘成. 再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

[6]高木兰. 学校德育工作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7]卢元镇. 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体育科研,2002,(23)

(石岐杨仙逸小学 广东 中山 528400)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