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 投稿敖御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406次
  • 评分4
  • 70
  • 0

周英文

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后,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和突破当前资源与环境的限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正待破解的难题。

对此,需要明确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才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和正讨论的经济或产业本身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是一个悖论——自己不能推动自己。

那么,又是什么呢?

困境与出路—— 重温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和《学无止境》

1968年4月,欧洲10个国家的大约30名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计划专家,在意大利罗马林奇科学院召开会议,探讨什么是全球性问题和如何开展全球性问题研究。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就由此诞生了。

他们发现,全球发展的危机和困境来自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因为全球系统中的五个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的,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属于无限制的系统;而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属于有限制的系统。这样,人口爆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就会进一步限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1)保守的节流策略。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其首部应对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 ),认为采用“均衡发展”策略是应对和缓解当前和近期全球危机和困境的有效办法。这一策略目前已得到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和遵从。这就是我们当前绿色发展、节约发展、均衡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经济与社会发展理念的由来。

在实施多年以后,人们发现这一策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困境问题,要达到“均衡发展”的理想状态还遥遥无期,而资源承载极限却已日渐逼近。这是因为,时至今日,全球仍有近半数的地区和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迫切要求发展,发展仍是全球经济和社会的主旋律之一;全球人口数量已突破了70亿大关,人口增长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相反,不可再生的人类生存和发展资源,如石油、煤炭、土地、水源、森林、空气等却在急剧地减少和被污染。

由此可见,“均衡发展”只可能延缓人类发展极限和生存危机的到来,而并不能根本解决这一难题。

(2)开放的开源策略。时隔七年,罗马俱乐部于1979年推出了深入应对“增长极限”的又一研究报告《学无止境》,指出采用“创新性学习”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永续发展的问题。

一方面,通过创新性学习,人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激发,人类将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快、更好、更大量地将地球上各种隐物质、隐能源转化为显物质、显能源,以应对和解决人类发展的资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困境。同时,创新性学习也不断为节约、绿色、环保、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促使其更科学有效地运作、实施和推进。

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性学习,人类探索宇宙、开发太空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探索太空,踏足宇宙,开发宇宙资源,甚至移居外星球,不再是人类的臆想和神话。

人类的文明史仅有数千年,人类的工业化史也仅有二百余年,而人类信息化史才几十年,在这短暂的时光中,我们人类渡过了多少危机和挑战?创造了多少骄人的奇迹?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人类智慧!

《学无止境》强调:“……消除人类差距的任何办法和对人类未来的任何保证,都不能在其他地方而只能在我们自身中找到。我们大家所需要的,是学会如何激发我们那处于睡眠状态的潜力,并且在今后有目的地、明智地利用这种潜力。”而激发“我们那处于睡眠状态的潜力”并且“有目的、明智地利用”的唯一手段,正是教育及学习。更确切地说,是面向未来和面向实践的“创新性学习”。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危机和困境都将是致命的,没有或很难再有挽救的机会,所以只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就只能依靠人类面对未来的创新性学习,即全面培养和激发人类的创新能力,从而走在危机和困境的前面。而这才是使我们人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制胜之道。

这也是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法宝。

素质教育—— 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教育,向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教育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和结果。但这一转型过程,却充满荆棘和坎坷,中国教育与全球教育一样处于“旧路已到尽头,新路正待开辟”的尴尬状态。

(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困境

为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和升级,我国政府实施了两项重大的教育改革工程

1.2000年: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出“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从2000年开始,我国实施了“校校通”、“农远工程”、“班班通”,2010年又开始了“生生通(电子书包)”等教育信息化系列推进项目。十多年来, 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学应用研究和实践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各种教育门户网站、教学资源、教育应用平台和工具,以及大屏投影仪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接踵而至。但在一阵阵的热闹喧嚣过后,留下的多是一片狼藉和荒凉。巨额投资的各种设备并没有在日常教学中发挥人们期待的作用。“校校通”成了“校校痛”,“班班通”成了“班班闲”,“电子书包”成了“误学书包”。如何突破信息化教学应用瓶颈,充分发挥其革新传统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否继续和深入发展的关键。

2.2001年: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只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革新,素质教育肯定不可能实施起来,因为同样重要的还有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更新。与之相配套,2001年国家开始启动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新课改”推行了十多年,是中国教育数千年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从根本上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新教育观念,初步构建了“以课程为中心”的现代课程体系,大力推行和实施了以面向未来的“探究学习”为主的新教学模式。

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强大惯性和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加上自身缺乏一套全面、深入、细致、针对一线学科教师的实施指导体系,致使“新课改”的很多要求和措施都流于形式,而未能对传统教学带来真正改变。所以,现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二)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道、术、器”的协调与融合

当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信息化收效甚微、“新课改”流于形式等问题的根源,是三者之间,各自为阵,缺乏相互协作和支撑。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旗帜,指引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也确定了教育改革所采用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发展路径等。这是中国教育改革之“道”。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主体实施体系,是中国教育改革之“术”。教育信息化,则是承载素质教育之魂,实施“新课改”之术的载体和工具,即“器”。

现在,中国教育现代化改革虽布局科学,但三者协调配合不力,特别是教育信息化与“新课改”两者各行其是、严重脱节。这是造成当前教育改革乏力的根本原因。

对此,《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之一,便是“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可谓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但三者如何融合,特别是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新课改”的深度融合,又成为了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难题。

“电子书包”——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点

为什么要实现“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又怎样才能实现二者的“全面深度融合”呢?

(一)实施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环境基础。

1.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技术基础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实施个性化教育,使人人都能成才,这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教育理想。这在以工业化模式为基础的传统教育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但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中,却能成为当然的现实。为什么呢?

我们先想一想,知识是什么?知识其实就是一组有主题、结构化的信息。学习又是什么?学习就是对知识进行内化(同化、顺应)和外化(练习、问题解决),并最终活化(形成新认知)的过程。而处理这一知识(信息)内化、外化及活化的最佳技术手段就是信息技术。

第一,知识表达的多媒体化,能让学生直观、细致,甚至真切地感受和认知知识。第二,知识学习的交互化,学生既可以与教师、同伴互动,也可以与外部社会互动,甚至可以参与到知识情境之中直接与知识主体进行互动。第三,有很多学科探究学习工具,如几何画板、Google地球等能够支持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直观、真切、全面、准确、深入的探究。第四,教学资源的无限复制和覆盖。传统教学教师只能面向几十位学生,现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一位教师的教学情境瞬间即可以送达无数学生的面前。

这些技术,都是传统教学技术所不可能实现的,其效果也是传统教学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2.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环境基础

教育信息化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佳教学环境基础。因为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之中,教师能够实现和达到透明掌控学生学习状况,即时反应学习需求和反馈学习结果,精准抓住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教学,智能分析学生状态、状况,并提出最优的教学和学习方案。这将极大地减少教学时间和精力,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基础之上,就可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即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特长、水平和缺陷有针对性地实施量身定做的教学,从而将这位学生的智慧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实现其个人能力和人生成就的最大化。

这样的信息化环境,更是传统教学环境所无法想象和比拟的。

(二)“电子书包”应用成功的基本条件

继“校校通”、“班班通”后,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以“电子书包”为核心的教学应用阶段。作为全球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巅峰对决场,“电子书包”的成败,决定着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达成“电子书包”大量减轻教学负担、大幅提升教学质量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完成产品技术和管理体制的两大创新。

1.技术创新:产品实现“道术器合一”

“电子书包”是一个融基础硬件(平板、笔记本等)、教学系统软件和教学应用服务(教师培训、教学指导、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不能只有其形,而无其神,也不能只有其理,而缺其法。这就需要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完成道、术、器的全面革新。

其一,道之变。道即教学原理,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现代的“学生中心”。扭转当前“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的恶性教学生态,构建“学生如何学,教师就如何教”的良性教学生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力和学习力为教学基础,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的学习任务,支持和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地达成学习的新型教学理念。

要实现“教适应学”,需要从外部构建支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成功达成学习任务”的“自能学习”技术环境;同时,还需要构建由任务驱动的“要我学”向由兴趣驱动的“我要学”转化的“成功学习”动力环境。

其二,术之变。术即教学模式,当由传统“师传生受”,变革为“五环四步”。

单元五环节教学: 要做到“ 懂的不学, 会的不练”。对于学生已懂(明白/明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组织重复学习或重点学习;对于学生已经掌握(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组织重复练习或重点练习。这样,一方面尽量减少学生学习时间的无效和浪费,同时尽量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导向对其具有挑战性和学习意义的学习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课堂四步骤教学: 要做到“ 教其不懂, 导其疑难”。对于教师,在课堂(课节)教学中则要求做到:明确每个层次(类别)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状况,针对学生可能或确实不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同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和已经存在的学习疑惑、困难之处进行指导、辅导、督导和疏导。

这样有的放矢,才能实现在教与学过程中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其三,器之变。器即教学平台,当由传统的“粉笔黑板”,变革为“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业务方面,支持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制作、教学实施,结果分析等;教学管理方面,有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学习监控、网络监管、教学档案等;教学工具方面,有课件制作工具、学科工具等。一句话,教学系统必须全面体现“教适应学”教学思想和全面支持“五环四步”教学模式。

教学之道、教学之术、教学之器,三位一体,构成了“电子书包”成功实施的技术基础。

2.体制创新:简政放权,学校主体

当前中小学“电子书包”等设备的采购权,完全操控在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员和教育行政部门手中,而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根本无权过问。这就造成了“购者不管用,用者无权购”的怪现象,严重背离了“应用主导”法则。这一管理缺陷,也严重背离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阻碍包括“电子书包”应用在内的教育技术创新,制约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及“电子书包”应用项目的健康发展。

因而,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部分,破解“电子书包”应用的另一迫切需要就是“简政放权”,即宏观的区域布局与政策,由政府和教育部门主管和规划,而具体的选择与执行,则应放手由学校和教师自主决定和实施。这也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改革要求。

只有实施“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管理体制,赋予学校办学的选择、决策、决定权,以及相应的人权、事权、财权,作为责任与利益主体,校长及教师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探究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选择最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他们在教学中才可能愿用、可用、能用、乐用,最终才可能得到人们期望的效能和效果。

核心动力—— 源自于教育思想、方式、手段的全面现代化

宋代大诗人陆游总结了作诗的窍门: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探寻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一样,不能就经济论经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明确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可谓一语道破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机”。

当前,全球教育正处于以工业化为特征的传统教育向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教育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各国教育发展都处在这一新的起跑线上,谁能率先实现教育的转型升级,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龙头”,谁就将会在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角逐中脱颖而出,而勇立世界之巅。这给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不能坐失良机。

(作者单位:适学教育全国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