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中的直观教学

  • 投稿Trix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015次
  • 评分4
  • 77
  • 0

文/高永青

所谓直观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实物、模型、挂图、多媒体等的演示和学生的亲自动手,对学具的操作,较好地完成教和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年龄小,直接经验较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在进行抽象思维胡时候还得靠形象思维来帮助。因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感念、特征和认识规律,搞好直观教学,以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和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快乐学习。课上增加学生的活动和动手操作的内容,培养学生实际观察操作,通过摆一摆学具,想一想算理,说一说解题思路等,直接以眼、耳、手等感官认识和感知事物,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下面就直观教学的作用以及运用直观教学需注意的地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借助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事件发生兴趣,这时他的注意力集中,并且保持的时间长。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接受知识的态度积极,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也深刻。心理学告诉我们,八、九岁的儿童,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就该抓住这个特点。例如,在教学10的组成时,虽然学生在学前就掌握了10的顺序和大小,但对10的组成还比较生疏。如果枯燥的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但对知识掌握不扎实,还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在教学时,让每一个孩子准备10根小棒,让同座的两名学生分分看。你们俩有几种分法?每次各分得几根?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把分小棒的直观表象与10的组成联系起来,最后配以儿歌和手势,这样既强化了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借助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师要利用科学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集中注意,认识事物,在与自然材料和玩具反复接触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一些小型的简易的操作、演示,对某些简单的科学理论的验证,使孩子们获得直接经验,培养他们动手做科学实验的兴趣,唤起他们对一些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学会探索科学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先让学生对比复习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学生通过观察、挤压四边形教具,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然后去掉一根得到三角形教具。再让学生拉压感受,三角形没有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的稳定性,不仅获得了良好教学效果而且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及时启发、让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的思维灵活性比较薄弱,当他看过直观的事物之后,往往不善于自觉地把观察得到的规律抽象出来,所以教师必须及时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把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比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常常可以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用线段图表示出来,使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5/8还剩15kg,买来大米多少千克,学生只从文字上不易明白15kg与5/8的关系,而用图表示就容易理解15kg与5/8的各自对应关系,列式解答就容易多了。“植树问题应用题”虽然是新知识,但教师只要处理好知识之间的关系,及时迁移、通过画图,启发和引导,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借助直观、辅助概念的阐明

在小学几何知识教学中,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等概念,由于这些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以接触感性知识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容易混淆。比如:体积表面积分不清,面积、体积分不清而采用直观教学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在认识周长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分清面积与周长,我设计了两幅动画,小猫先绕圆一圈,跑过的地方同步改变颜色。第二幅,圆的平面部分涂成黄色。配合师生问答很快清楚了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五、及时调控、优化操作活动

直观教学中的操作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学生主动学习活动,要利用老师在课堂中特有的调控功能,机智地引导实践操作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动作”和“思维”两个角度认真分析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障碍,操作障碍及克服方法。防止学生的思维老是停留在动作水平阶段,让学生从表象中及时类比推出一般规律,学生复述中教师要做出积极的评价,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十几减九一课的“破十法”时,让同桌两个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学生操作,打开一捆小棒,从10根里去掉9,让另一位同学在本上记录算式10-9=1,及时把操作的结果与数学模型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选择时机,把握直观的分寸

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也不是越多越好,什么时候都好。比如在教授9加几的凑十法时,提问需要拿进几个球,学生都说要拿一个,但问到为什么的时候,全部认为是“盒子还有一个空”可见这里的图像反到干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于是第二次教学出示图

当孩子说拿进来一个时,问孩子为什么拿进来一个而不是三个,成功的解决了凑十法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连加时,主题图展示的是小鸡吃米图,列出算式2+4+3时,问孩子得数是多少?大部分孩子早已经从图上数出了数量,就在关注连加的方法。于是,我用课件出示一个小房子,让小鸡分3批进入这个小房子,这时再问孩子房子里有几只小鸡,不仅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且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

直观教学具有形象,易于激发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助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可以使学生养成有关的意志品质和学到有关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也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合理、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学,并加以适时的启发和引导就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