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实践,让学生感受数学趣味性

  • 投稿数星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22次
  • 评分4
  • 37
  • 0

江苏泰兴市襟江小学(225400) 包宵黎

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积累经验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教师就得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加速认知的科学建构。

一、有序实践,提升思维活力

实践活动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是接受,而是探索。活动中学生能将眼、手、口、脑等多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知识的探究活动之中,真正变成“我要学”。

如,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中设计一组学习实践活动。首先,指导学生用7根小棒组成一只小帆船,并追问:“你造出一只小帆船需要几根小棒啊?能用几个几来说一说吗?”其次,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想造几只小帆船,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思考,说出造2只、3只等;再次,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小帆船如数做出来,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分析“每多做一只小帆船,就会多用了几根小棒?就是又增加了几个几?”最后,指导学生回顾操作过程,思考这样造小帆船中所包含的数学现象,思考操作中使用小棒的规律。学生在反思中就会逐渐明晰:1只小帆船1个7,就是7;2只小帆船2个7,是14……每增加一只小帆船就是增加1个7,这样7的口诀就在活动中逐渐明晰起来。

用直观的形象、具体的操作来削减数学知识抽象性对学习的干扰,从而使7的口诀学习充满乐趣。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学生操作、观察与思考的机会,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情形下实践着、思考着,体味学习成功的那份快乐。

二、有效操作,促进主动探索

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是数学教育赋予教师的新使命。为此,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实践情境,引领他们进行有效的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议一议等数学学习活动,并促使学生在操作的引领下对学习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实现知识的理性提升。

如,在“5以内的分与合”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拿出2个小正方体,想想如何分成左右两堆,并把分的过程完整地表达出来: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其次,设问:“给小朋友们4个小正方体,你又会想到什么呢?动手试一试。”学生会根据2的分合经验,较好地进行操作,也会有条理地说出分与合的关系。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你能把自己的操作有序地摆好吗?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一说吗?”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共同交流中,形成三种方法:(1,3)、(2,2)、(3,1)或(3,1)、(2,2)、(1,3)。最后,让学生自主探究4和5的分与合。

学生的探究操作和教师的精准引领,不仅让活动更加富有智慧,也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了学习方法。有效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在学习的感悟中,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的指引和训练,就一定能使学生掌握获得智慧的金钥匙。

三、细致操作,有助思维发展

数学是指尖上的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精细实践、科学操作,更要缜密反思。因此,要时刻指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比较和讨论,更要引领他们参与学习的争辩,在活动中使思路更清晰,思维更活跃,从而建构科学的认知,形成扎实的记忆。

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中,首先,布置一道思考题:“请你们用学具篮中的材料做一个长方体,你会用到哪些材料?把它们找出来,并想一想怎么做成一个长方体?”其次,安排学生自主拼长方体,并讨论:“刚才选择的材料都用在什么地方了?”学生会根据长方体的框架图,很直观地说出:“用了12根小棒,都在边上,还有8个接头。”这时教师的追问就必须更具有指导性,更能启迪学生再度思考:“12根小棒一样长吗?有什么讲究吗?”学生结合实物讨论,很快就得出:“我们小组的12根小棒,分成了3组,每组的4根都一样长。”“我们小组12根小棒分成了2组,一组有8根,它们一样长,其余4根一样长。”“我发现我们两个小组做的长方体不太一样。”等等。最后,追问:“请用彩纸片把这个长方体的表面蒙起来,在蒙的过程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的操作不是单纯的做,更不是玩,而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教师就得有序地引领学生实践,科学地指引学生思考,并及时地、全面地捕捉到活动中所呈现出的各种信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富理性,更加顺畅。

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地指导学生利用实践操作来获得最直接的感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使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更加浓郁。教学中教师如能放低姿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自由的实践、探讨、思辨的学习氛围,就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中获得幸福的体验。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进行有益的实践、有益的尝试,使他们逐渐学会用数学的思维观察、分析、操作,让 “学数学真正演变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