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潜能促进有效学习

  • 投稿小耳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13次
  • 评分4
  • 37
  • 0

江苏阜宁县陈良镇中心小学(224400) 曹 根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其旨在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学生的生命本性。在此,结合一年级的“连加”教学过程的反思,谈一谈如何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师: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走了不远,只见大路的中间竖着一块巨石,挡住了去路。石头上写着“7-3,1+3,9-4,6+0,6-1,3+4,7-0,2+5”。小朋友们,你愿意帮他们计算出来吗?

师: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唐僧师徒顺利西行,多了不起啊!希望小朋友们能再接再厉,继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反思:利用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思、练、评等数学活动中唤醒认知、巩固知识应用,使学生在训练中获得启发。教学的设计充分利用生动的故事情景引入,利于旧知唤醒,促进学生对后续探究两步计算兴趣的生成,更为学生建构两步计算与一步计算的认知关系埋下了伏笔。

2.探究新知,动态生成

师:看一看图,从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草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食,从远处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

生2:我们面前有5只小鸡,中间有2只,远处还有1只。

师:能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3: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师:能列个算式吗?

生4:5加2加1。

生5: 5+1+2。

师:对,这样的算式叫连加。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用连加来计算的例子呢?

生6:我有3本连环画,妈妈帮我买来了2本,爸爸又买来了4本。你们知道我现在一共有几本了吗?

生7:上午我写了3个大字,中午写了2个,下午又写了3个。知道我一天一共写了几个?

反思:利用看图说意,利于学生快速弄清题意,再引导学生尝试列式,通过读一读、评一评等活动的开展,促进连加模型的建构。

3.梳理应用,巩固认知

师:如果给你10元钱,你打算怎样买下面的食品呢?不能少于3样,钱是可以用不完的哦!

生1:我想买1袋饼干、1个面包和1袋果冻,刚好用完10元。

生2:我想买1袋果冻、1瓶绿茶、1个茶叶蛋,一共用去8元,找回2元。

……

反思:让学生在的游戏中初步体验连加与一步计算之间的关系,巩固对应的算理,强化认知建构。连加是学生的经验储备中早已存在的感性认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创设合宜的情境让学生互相质疑,交流学习,能实现有效学习。

数学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科学性,更要关注学习的人文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中,让数学学习流淌着灵动的光彩。

一、审视教学目标,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跳出数学教数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着力点,将算与思、学与用、练与悟等科学地融合于实际的教学之中,是我们数学的追求,更是学生生长的追求。

创设诗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案例中设计自主购物的活动,让学生尝试用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打破了教学的常态,让兴趣成为探究的坚强助力。

二、更新教学内容,以现实的眼光看学生

新的教材观告诉我们,数学教学要依据教材,更要超越教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儿童的视角去揣摩生活事例,灵活地提取出来,服务于课堂,让学习充满亲切感,给学生带来真实的感受、快乐的感受。

案例中帮助唐僧师徒闯难关、自主购物等预设,都走出了教材的既定框架,让数学教学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贴近学生的实际。特别是引导学生积极融入提问、评析等活动,它既能激励学生深入地思考,创新学习,又能助推有效教学的进程。

三、改进教学评价,以平等的眼光看学生

适宜的、贴切的教学评价,是有效学习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地给予学习评价,让教学始终处在一种祥和的氛围中。如“多了不起啊!”“你的想法真独特”等简单的话语,给学生的是力量,更是一种信心。

同时,适时地将课堂评价的话语权让给学生,也是我们教学的突破和理想的追求。案例中学生之间的互评、互议的机制,就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用学生的眼光去思考、去审视学习活动,欣赏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大度地接纳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和不同见解,一定会让课堂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学生永远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尊重他们在学习中每一次的表现,用心期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精彩表现,数学学习必定会有更加灿烂的春天。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