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文性理论的英语阅读课教学研究

  • 投稿马力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38次
  • 评分4
  • 42
  • 0

四川内江翔龙中学 龚 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任务之一,也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高中英语的阅读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从语篇中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运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如积累的关于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调动英语知识以外的背景知识。互文性理论着眼于特定的文本与相关文本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运用互文性理论来分析英语语篇结构以及给学生输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首先是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中提出来的。互文性理论继承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优点,而且吸取其他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其理论符合现代文本理论的发展方向,因而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文学批评和语篇分析当中。

所谓互文性指的是一个文本与其他可以论证的存在于这个文本中的语篇之间的关系。互文性可分为三种类型,物质具体化互文性,结构抽象化互文性,物质与结构互文性,即具体化与抽象化并存的互文性,符号和规则在两个或者以上的文本重复使用。互文可以被看做一个独立的符号结构,其内部成分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其中的内部成分与其他文本的内部成分也是相互联系的。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语篇的互文性特征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如何通过对语篇互文性的分析,以期更好地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下以笔者所在的四川省高中英语课程通用的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中的语篇为例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高中英语必修课文中存在着语素间的互文现象,主要体现在词性转化和名词化,动词名词化和形容词的名词化,即把过程,特征或者评价看作事物,这也说明在语篇中的语素之间也是互相关联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课文内部语素的互文内涵,在讲解中可以对词性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课文中出现的动词名词化和形容词名词化,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部的互文性结构,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篇,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此外还有语篇与文化因素的互文性,如在英语必修阅读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引语以及文化典故等就强调了和相应的英语文化语境中的关联性。引语的作用主要在于可以加强语言效果,为文章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以此来增强说服力。

在高中新标准英语必修课程的阅读文章中,每个模块的Culture corner都有关于本模块内容的一个文化方面的介绍,提供了一定的英美文化信息,能生动再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课文学习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在教育观、文学修养、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具体到课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对比法,将英美文化中的形象标志与自身文化进行对比,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或者通过实物对比,搜集一些能代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典型实物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如笛子和小提琴、旗袍和西服等。在结合课文教授文化相关背景知识的同时,用任务型教学法给学生布置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文化背景的输入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语篇。

如在学习必修阅读课文The Meaning of Carnival中就会涉及到有关西方节日方面的文化知识,课文中也会谈到西方关于狂欢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需要我们对西方的节日方面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再来把握整个文章,所以在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这种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在教学中当谈论到西方狂欢节日的这个话题时,可以将中国的节日与西方的节日做一个对比,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教学任务,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中西方节日的区别,了解西方一些节日的来源,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目的语文化。

三、结语

互文性强调文本自身和与其他文本的关联性,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运用互文性理论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通过分析阅读文章中的语素间的互文性,语素间的词性转换现象,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部的互文性结构,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篇,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另外,高中英语阅读课文中还存在着大量语篇与文化因素的互文性,在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重视对语言文化背景的输入,教学中注意对比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消除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文化障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论[J].外国文学,1996.

[2]王瑾.互文性[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辛斌.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4]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