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

  • 投稿cand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410次
  • 评分4
  • 16
  • 0

李西刚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不断革命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反过来,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又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入日常的课堂教学,给传统课堂带来了生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让每个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目标。那么,互动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又会给原来一直主宰课堂的教师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本文主要从如何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互动技术;专业发展;按点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2-0062-0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更大的挑战。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和互动反馈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互动技术走入日常课堂,弥补了网络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要素之间的互动概率,使更多的孩子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互动技术走入课堂,为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实,应用互动技术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教师。教师变才能带来学生的变,变才会促进发展。那么,互动技术到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呢?互动技术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曾经有记者问:听许多校长说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最难的,您为什么说容易呢?我答:因为我们没有刻意去培训教师或者强迫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而是在运用互动技术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转变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把学生原有的认知作为教学的依据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及时、客观地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并根据其进行教学设计或调整教学策略,而是一味地“走”自己的教案,或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或把学生当作什么都知道的“小超人”。当今,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的途径很多,而且社会力量办学又使学生牺牲了双休日乃至假期去学习一些超出自己认知能力的东西。所以,在新授课前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非常必要。通过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可以了解学生的现有思维方式、对今天要学习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生活的实际状况等,使课堂教学能够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为了解学生对巴迪父母的评价的认知基础,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按点(指运用互动反馈技术时需要反馈的问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组成。由于是让学生通过遥控器上的按键实现的,所以称为按点):

反馈结果如下:

从反馈结果可以看出,90%的学生喜欢父亲的评价,说巴迪的第一首诗“糟糕透了”,只有10%的学生喜欢母亲的评价“精彩极了”。反馈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为下一步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了依据。(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动开悟,悟生慧”,只有学生动起自己的小手,开动自己天真无邪的小脑袋,张开与人交流的小口,让学生在动中领悟,在动中解决他们的疑惑,孩子的聪明智慧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我们才不会匮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互动技术为学生动起来创造了有益的条件。教师要围绕如何让学生在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

如在学习“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或者合作利用手中的两根小棒摆一摆,看看两个小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并把自己拼摆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而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智能笔功能,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和别人不同的拼摆结果一一展示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擦除功能和旋转功能,使不相交的直线延长后相交,不同摆放的两组直线旋转后形成了形状相同的两组直线,把相同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擦除。最后,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清晰呈现的是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在同学间相互交流以及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清晰呈现的过程中,学生探索出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实现建构“动”还表现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往往是被教师忽略或简单处理的。这里所说的相互交流,不是指一位学生回答不出来让另一位学生替他回答问题的交流,而是比较深层次、广泛的交流,在相互交流中达成共识或阐述自己的疑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或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锻炼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实现建构。如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为了检验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从反馈结果可以看出,有近1/2的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还有些模糊。他们认为分成的每一份之间的距离相等,所以就可以用1/4表示。看到这个反馈结果后,教师将选择不同答案的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又让选择不同答案的几位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间不同方式的交流,学生渐渐统一了观点,明确和建立了正确的平均分概念。教师在运用互动技术的过程中,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发生了转变,把学生的原有认知作为教学的依据,把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作为学习的方法,把让学生互动交流作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四)让学生实现真正的“1对1”学习在传统教学中,尤其是在研究课或者展示课中,我们时常看到教师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或“1对1”地说一说。而讨论的问题大都是没有什么争议的,或参与讨论的同学观点不一定是不一致的,讨论的目的就是要摆一摆样子烘托一下氛围。互动反馈技术的应用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不同思维或者不同的想法,这就为我们实现“1对1”学习提供了条件。如在进行《三角形分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探究能否根据三角形的一个角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按点:

反馈结果如下:

统计结果表明,53%的学生判断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40%的学生选择了选项4。这时教师采取了“1对1”的学习策略,让选择选项1的学生站起来,选择选项4的学生去找选择项目1的同学进行辩论。我们高兴地看到学生在激烈地进行辩论,并利用自己的小手在同伴的帮助下进行说明。再次进行反馈时,90%的学生选择了选项4,体现出了“1对1”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在二次反馈的基础上, 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通过改变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仅凭三角形的一个锐角,不能判断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更可贵的是,学生通过观察还发现了,凭借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也不能断定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互动反馈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了学生之间真正的“1对1”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互动技术的应用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互动技术进入日常课堂教学会增加教师的负担吗?”一位记者曾经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肯定地回答:“不会。”她惊奇地告诉我:“您是第一位说不会增加教师负担的校长!”不论是互动反馈技术还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其操作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教师都能很快上手,无须进行过多操作培训。互动技术超强的互动功能为我们制作教学课件提供了诸多便利,大大节约了教师运用其他平台制作课件的时间,克服了运用其他平台很难实现让学生与媒体进行交互的弊端。如在《锐角与钝角》的巩固练习阶段,教师总要设计让学生通过一个角来判断这个三角形可能是什么三角形,必定是什么三角形。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时候,教师会用比较硬的纸板裁出三个三角形,放在一个书包或箱子里。练习时,拽出三角形的一个角让学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时,我们用其他平台制作这样一个课件,至少也要花上十多分钟时间。而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智能笔或导入资源库中的三角形,十几秒钟就可以制作完成了。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漫游功能,可以使三角形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上下左右出现其中的一个角让学生判断。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当出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钝角或直角时,这个三角形必然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而当一个角甚至两个角都是锐角时,不能准确判断是什么三角形。我们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让学生拖动三角形的任意一边来变换三角形,在此互动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突破学生认识上的难点。从一个小小的例子不难看出,互动技术的应用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方便了教学,更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互动技术的应用促使教师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要想设计出好的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争议的按点和让学生能够互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就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就像邓颖老师在BBS论坛中说的那样:“设计按点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过程就是深入理解教材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首先要准确找到教材的重点和学生认知的难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按点和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针对本课的重点设计了按点:

可以看出,这个按点就是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的。其目的一是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二是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反馈后,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小棒进行拼摆,同时请不同的学生把自己的拼摆结果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旋转和拖动展示出来。从而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其次,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知并形成正确概念。动是学生的天赋,在动中让学生感知事物的规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中间也可以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运用三角形拼摆出一个漂亮的风车来感知平移与旋转。学生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动和旋转功能,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中提供的直角三角形,放到十字型的轴旁,拼摆成了风车。然后将其建组,并利用旋转功能使这个风车旋转起来。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旋转,什么是平移。再次,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够设计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练习。在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特征与面积”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在获取反馈信息后,教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图形,让学生进行选择证实自己的选择。我们看到,学生通过复制、粘贴或拖动克隆,制作出了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然后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旋转、拖动,垂直与水平镜像等功能,把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拼摆出了能够组成的所有图形。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兴趣得到了激发,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互动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教师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互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时有效的调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看到很多教师是在“走”自己的教案,只要有一位学生的回答符合自己的提问目的了,就会很快进入下一个环节。对于其他学生出现的问题或提出的疑问置若罔闻。互动技术的应用,在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同时,促使教师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在依据学生反馈信息的同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身应变课堂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有相应的预测和策略的制定,在出现不同的反馈信息时能够按照预定的策略进行有效教学,同时,还要能够应变没有预测的结果。长此以往,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就会有很大提升。如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开头、结尾与中心内容的关系以及开头和结尾的内在联系,教师选择了某个同学习作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阅读后进行选择。

教师在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为:A. 20%认为好,B. 60%认为好,C. 100%认为好。策略:如果出现20%或60%认为好,就让学生分成小组说说自己的理由,再进行全班的反馈说明,学生分别阐述完后进行第二次的反馈。如果出现100%认为好,就出示学生作文的中心段落,让学生阅读后再进行第二次选择。结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100%选择了“好”。于是,教师出示了习作的中心段落,学生阅读后进行了二次反馈,结果71%的学生改变了自己的选择,认为“不好”了。教师这时请改变选项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位学生说:“他开头说找一个帮助自己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自己刺儿的朋友,但中心段落却叙述的是这个朋友如何帮助自己,开头和中心内容不符。”还有一位学生说:“他的开头和结尾也不相互呼应。”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开头和结尾要与中心内容相符,开头和结尾也要对应。正是有一次次反馈结果的预测和教学策略的预定与随机调整,才使教师逐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随机应变能力。即使出现了和自己预期反馈结果有很大差异的情况,教师们也能够很好地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手段,解决随机出现的问题。教学实践证实,互动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互动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互动技术的应用不仅促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还使教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陈雪莲老师是位年轻的数学教师,工作十多年从没有走出过校门参加区级的展示课、研究课或教学评优,更不用说参加市级和全国的教学评优了。两年来,正是互动技术的应用使她迅速提高教学水平,增强了自信心,取得了好成绩。在2011年3月,首次参加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大赛,就取得了录像课一等奖的好成绩。得知5月底要在常州进行现场课比赛后,她竟然说不去参加,理由很简单——害怕!在给她讲了利弊鼓励她后,告诉她可以有两天的考虑时间。第二天早上,她给了我结果——去,但还是显得怯懦。在常州的现场比赛刚完,就给我打来了电话:“校长,您放心,专家评价很高,一等奖应该没有问题!”这时的话语不仅有些激动,更有了一定的自信。回来后,正好赶上全区中小学校长首届论坛,我有幸作为一份子进行论坛发言。会议要求有一节课例来支持校长的发言。由于当时已经面临放假,各年级教学内容基本已经结束了。于是,我又给了她一次锻炼的机会,要求她用实验二小永定分校四年级学生来完成五年级的教学,没想到她竟然一口答应了。结果教学效果还不错,得到了李烈校长的认可。接下来的各种比赛、区级研究课,她都积极参与。不仅自信心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更有了质的飞跃。互动技术有效应用的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大幅提升,为每一位教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践证明,互动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于逐步树立与实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北京门头沟区龙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