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生活的高中政治主题案例探究教学

  • 投稿Lanc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34次
  • 评分4
  • 95
  • 0

王玲玲

高中政治课程中有许多富于思辨性的教学知识点,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想要让大家更好地吸收这部分内容,就需要让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生活。本文拟对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展开具体探究。

一、借助生活实例展开教学分析

高中政治课程是对学生思想理念的一种指引,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的是非判断标准的一门课程。想要让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的理念、思想有更好的理解,就要立足于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人与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有价值的感知,才能让学生对一些核心的教学要点有更为深刻的体验。

“把握思维的奥妙”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意识,在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核心理念——物质是世界的组成后,本节进一步探究了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案例来辅助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剖析。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大家已经慢慢明白: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为了很好地解释这一点,我引入了一些非常常见的生活实例。例如:滴水穿石、铁生锈,这说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植物向阳,动物条件反射,这些生物常见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心理)都说明了意识是产生生物反应的前提。这部分内容还谈到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例如:一些高等动物有复杂的心理反应,但是却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这说明:①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劳动,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②劳动、社会交往促进了人脑的生成、语言的产生,这些都提供了丰富的意识内容。透过实例的剖析后学生不仅对意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意识的各种特征、含义也有了更好的掌握。

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基于学生生活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能力。许多学生都会觉得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片段是理所当然的,对于其中的因果关系、价值取向等并未有过较为深入的思考,而这种对于生活的漠视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实现人生的价值”是很重要的一节课,它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有所感悟。为了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前我安排了如下对话:

师:你能和我谈谈你的人生目标吗?

生:能。我要好好读书。

师:为什么呢?

生: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师:很好,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好工作以后呢?

生: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

师:娶了好老婆,生了好儿子以后呢?

生:儿子读好书,考上好大学。

师:然后呢?

生: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

师:(哑口无言)(学生哄堂大笑)

这样的想法在学生中十分普遍,这个情境的设计也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问题:人应追求怎样的人生?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透过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也很好地实现了本节内容的核心教学目标。

三、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

想要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好地反映学生生活,让大家展开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实践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内容很好地放到生活中进行检验,也能够很好地深化学生对于教学要点的认知。

学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后,学生慢慢懂得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也逐渐掌握了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为了验证大家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我让大家列举一些生活化的案例来说明这部分知识。一个学生说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读书破万卷”是“因”,“下笔如有神”是果;另一个学生说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耕耘”是因,“收获”是果;还有学生说道:“无风不起浪”中,“风”是因,“浪”是果。学生的回答充分验证了大家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基于学生生活的教学模式也很好地深化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