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守则的回归——中美英日小学生守则比较研究

  • 投稿醉上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594次
  • 评分4
  • 83
  • 0

吴天武 宋春霞

一、中、美、英、日四个国家小学生守则概述

中美英日各国因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差异,具体到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也有很大差别,现将四国的小学生守则内容构架展示如下:

1.中国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构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先后五次修订了《小学生守则》,最近一次修订是教育部2004年将《小学生守则》与《中学生守则》合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中国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涵盖依然不外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其中,1,2,7,8,9条强调爱国情感、遵纪守法、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德育);第6条意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劳育);第3条勤学好问,增长智力(智育);第4条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体育);第10条涉及美育的知识。具体内容如表1。

2.日本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构架

日本小学生守则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常规(1,2,5,6)、学习规范(3,4)、安全特规(7);其守则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在学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言行的基本规范,日本是一个岛国,多地震,特别重视学生的安全,尤其是生命安全。其内容如表2。

3.英国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构架

英国小学生守则主要涉及基本理念(1,3)和自我保护(2、4-10)两个方面,主要强调小学生的自我保护。具体内容如表3:

4.美国小学生守则的主要内容

美国小学生守则主要是从尊师守时(1,2)、课堂规矩(3、4、9、12)、作业考试(7)、出勤制度(5、6、10、11)四个维度进行解读;其守则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在学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言行的基本规范。具体内容如表4。

二、四国小学生守则比较分析

中日英美小学生守则的篇幅大体一致,其中中国小学生守则共10条,总计176字;日本小学生守则共7条,总计100多字;英国小学生守则共10条,总计100字;美国小学生守则共12条,总计100多字。由于四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环境不同,所以直接体现在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也有差别。

1.美日英小学生守则的主要特点

美国小学生守则的主要特点表现有三:第一,精细化。美国的小学生守则整体读下来,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感到很踏实,很放心。于教师和家长,不用想方设法地去教孩子应该怎样“上课”,于小学生则真正地懂得到底该怎样进行“课堂学习”,包括上课时间的自我安排、与老师的交流等等;第二,实用化。美国的守则注重从小处着手,十分细致,其共计12条,充其量也仅仅是国内守则6,7,8,9四条的皮毛而已,可就是这“皮毛”,美国的每一位孩子都能做到,而且每一位孩子都会很自豪很自信地告诉自己“我就是个好孩子!”;第三,人性化。美国的守则很人性化,出发点和使用对象真正是小学生,将孩子放在主人翁的地位,每一条守则都是与孩子的理解力相适应的,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便于孩子接受。

日本小学生守则整体表现出严谨性、规范化的特征。其一,守则中涵盖的7条,都有让小学生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要求,除了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上课等一系列必须遵守的规定之外,对于“上下学的路线,右行,不要绕道和买零食”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其二,日本是一个岛国、多地震,在守则中,对地震防护有特别的规定“听到集合信号时,迅速在指定场所列队”、“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要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等条文,国内对于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守则的制定可以借鉴日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英国小学生守则条文具体,真实易懂,容易实施,100字都是在诠释一个主题即自我保护。共计10条,每一条都是孩童一项权利的体现,如表5。例如,条文规定“背心、内裤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折射的是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应当让孩子从小就真正意识到身体是自己的,是属于自己的最私有的财产;“坏人可以骗”则是诠释对待坏人可以不讲真话的权利,教导孩子遇到坏人应该沉着应对,才是好孩子;“遇到危险可以先跑”这是告诉他们有果断逃生的权利,做到自警、自救和自助等等。

综上可知,美、英、日三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即都注重细节,从小处着手,具体易操作,运用的是底线思维。表现有三:第一,条文具体,平实易懂,都很明确,很具体。第二,注重细节、容易实施;看起来平淡、琐碎,但每一条都是维护学校纪律的最基本要求,都很实在。第三,知道怎么做,如何努力做好;每个学生在执行这些规矩时,只要稍加努力都能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遵守纪律。因而每个学生都会相信:自己“就是个好孩子!”

2.中国小学生守则的主要特点

中国小学生守则语言精练、概括性强,内容宏观、蕴含丰富,从热爱自然到热爱祖国,海纳百川,面面俱到,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守则的表述方式不免“高”“大”、“空”“全”,孩子不容易理解,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评价标准如何,怎样才算真正的“爱国爱民”,孩子不知如何把握,实施难度很大,将其作为大学生守则、市民道德乃至企业员工守则,同样适用。

总之,与国外小学生守则相比,中国小学生守则太过形式化。如,有网友认为,美国小学生守则中“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很高兴地帮助你”、“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这些内容细致明了,语言描述倾向于口语化,可操作性强。相反,中国小学生守则中的一些概括性语言对于言语词汇了解不深的小学生来讲,很难理解当中的含义。比如同样是“诚实”的内容,美国的表述方式是“考试不许作弊”;同样讲“尊重”,我们的表述是“尊敬师长”,美国人却告诉孩子“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三、对我国小学生守则的几点思考

毋庸置疑,中西文化差异是导致小学生守则理念、内容不同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强调整(体)合,西方人强调分(解)析;中国人喜好模糊混沌,西方人喜好精细具体;中国人注重定性判断,西方人注重定量分析;中国人长于直觉,西方人长于实证等等。除此之外,国内文件本身设定要求如下:《守则》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规范》从小处着眼,从行为习惯养成人手,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要求(教育部“教基[2004]6号”:关于发布《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通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借鉴国外小学生守则内涵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小学生守则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小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所以,在修订小学生守则时要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务必回归于“小学生”。

首先,小学生守则应该回归小学生的安全和生命教育。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教育是帮助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等灾难的增加,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十分必要。如英国小学生守则明确规定“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生命第一,财产第二”、“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等;日本守则也有诸如“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等有关安全教育的内容。国内汶川地震以及“海燕”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悲剧告诉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之从小树立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其次,小学生守则应回归爱的起点教育,主要体现为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家是小孩子生长的第一场所,也是很重要的成长环境。家,不仅要成为适合小孩子成长的土壤,更要成为孩子学会爱、体验爱的舞台。如“出门上学时要给爸爸妈妈说再见,放学回家要问好”、“在家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等。

再次,小学生守则应回归到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即回归到学校乃至课堂。解读美英日的小学生守则,更多关注的是学校常规、课堂常规、学习规范、作业考试和出勤制度等细节问题,如“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上课铃一响即坐好,静等老师来;听课时姿势端正,不讲闲话,勤奋学习”、“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回答”、“遇迟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况,必须向老师申明理由,有事先请假”、“考试不许作弊”等课堂规定,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小学生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上课。

最后,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小学生守则中应有之义。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社会化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明确提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终身教育思想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人格成熟和个体的社会化。就小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且对于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守则的直接使用者是学生,在制定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让他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充分参与到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来,让守则真正做到名副其实。

小学生守则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小学生的言行,培养良好品德,要易于小学生理解和遵守,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把“守则”和“规范”分离。现在的中国孩子在成长中面临的诱惑和危险比过去大得多,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保护。“守则”就是很好的保护手段,它需要通俗、直白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他们知道在学校、在课堂、在家里怎样才是好孩子,而且容易成为好孩子。

(作者单位:四川宜宾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宜宾电大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