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讨论质量的有效策略

  • 投稿小鲸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327次
  • 评分4
  • 68
  • 0

刘锡邦

叶圣陶先生说:“任何事情,遗其本旨,流于形式,均属不好。”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在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最为常用的是课堂讨论这一形式。要使课堂讨论真正成为堂教学中有效、高效的合作学习形式,需要讲究课堂讨论的艺术与策略。

一、准备阶段策略

1.精选问题是保证学习合作质量的基本要求

教师首先应精心选择、设计并精确表述问题,问题在难度适中的基础上,应有一定的挑战性,是能够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在观察、思考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同时,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问题,并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和目的,为下一步的讨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一个好的问题应是语言表述清晰、要求明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答案来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学生回答时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立场观点加以诠释或说明。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选择问题,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结合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题材来设置问题。问题难易要适度,既不能过于浅显,没有任何讨论价值,又不能过于深奥,让学生看了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课堂讨论围绕问题而展开,在大多数的课堂上,问题的提出或设置是由教师掌控的。如果问题大而空泛,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讨论时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说起,难免会出现冷场。如果问题小而偏,就难以体现问题的针对性,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落实学习目标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惯性动作是去教材上找答案,找到后就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即便是个别学生有自己的观点,也大多是就事论事,没有创意,发挥性的诠释更是少见。精选、组织、设计高效有质量的问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和感悟的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与碰撞、情感的交流与升华。

2.明确小组职责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基本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关系,必须强调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要在小组分组的基础上,给各小组成员如记录员、小组发言人、组长、副组长等明确职责、规范纪律,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奖惩措施。应强调的是,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交流、合作的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技巧,小组发言人的角色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学实践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即小组发言人应实行轮流制。实践表明,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后组织学习、交流、讨论,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主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补缺补漏,可以使全体成员有效地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管理过程策略

1.组织帮助学生规范讨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立即按照小组形式围在一起讨论,教室里立即一片喧哗声,好像每个学生都在参与合作。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确是在按照要求倾听、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不愿意耐心倾听他人发言,就直接打断对方的讲话取而代之,甚至故意唱反调;有的学生干脆作壁上观,等着听答案。有的小组长能严格约束组内成员行为,做到有序、有效地讨论;有的小组长却很淡然,不闻不问,小组成员出现无组织无纪律行为。有的小组为一个问题或一个观点在争执;有的发言人没有小组讨论记录,只凭借回忆吞吞吐吐地阐述他人的观点,甚至直接以自己的观点代替小组共同的观点。这些现象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处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是会大打折扣的。

2.启发引导学生深入讨论

课堂讨论中的教学情境千变万化,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具体情境把握学习节奏,积极参与,适时介入,及时引导,做好课堂讨论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和思考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参与到讨论中去,这样,他才能真正体验到讨论给人带来的挑战性以及与他人分享思想果实的快乐。讨论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扮演听众、发现者、指导者等多种角色,要专心地听、细心地观察,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当学生纠缠于枝节而忽视主题时,当出现事实上的错误或逻辑错误时,当各组发言不均时,当出现无人发言局面时,当观点被重复提出时,当思维出现停止时,当出现无意义的争执等现象时教师要适时、适量地介入,或帮助学生概括已走过的思维轨迹,预示下一步的合作方向与主题;或适时地作简短的阶段性小结,以明确当前面临的问题;或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通过点拨帮助学生排除障碍;或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学会质疑他人观点、学会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或做出画龙点睛式的点评,或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或实事求是地给予中肯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应“重点关照”性格内向、表达能力欠佳、反应较慢的学生,有意识地给这些学生创造弥补缺憾的机会,可以以指定发言的形式给他们另一种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三、结束阶段策略

1.教师反思与学生自查有机统一

课堂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自主、自觉地对整个学习过程和结果作总结性概括,这是对学生一节课内容掌握程度的基本评价,并据此对教学活动所关涉的种种问题进行多视角、多层面、反复、深入、认真的审视和思考整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灵活性以及教学语言是否适合本节教学内容等,并对不合理的地方制定相应措施改正,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个人自查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展示,有教师做出总结性的归纳或评价,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难度较大或有争议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学生课堂讨论结果的评价,教师不可搞一言堂、一种模式,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多层次予以鼓励性的评价,否则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思想,使学生无形中丧失进行比较、反思的机会,思维得不到可持续发展,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可持续提升。所以,对于一般性的或共识性的问题,教师应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描绘自己在讨论中所收获的果实,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可促使学生的见解更为成熟,为学生主动、积极地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借助个人自评、小组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每一小组的学习秩序、组员参与情况、交流水平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技能,使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

2.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有效结合

讨论式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知识学得更牢固,而且使结论更正确更全面。教师要尽可能将评判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来总结归纳,也可以鼓励学生与老师共同评判。在与学生共同进行评判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之间在观点上的分歧之处,激励和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激起学生在更大范围内的深入讨论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逐步引导学生对结论做出归纳整理,积极主动说明学生有明显争议与分歧的问题,引导学生把从书本上学得的知识拓展到生活中去,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其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教师全面认识课堂讨论这种学习形式,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讨论,使课堂讨论更加“自然而和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审视课堂讨论的价值与意义,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讨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时刻把握好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主线,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其封存的记忆,开启其幽闭的心智,使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甘肃酒泉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