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中应用题教学点滴策略

  • 投稿ones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60次
  • 评分4
  • 49
  • 0

文/钟淑萍

【摘 要】帮助学生掌握综合与分析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借助示意图进行思维的作用;加强基础训练的几个重要环节;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综合法;分析法;示意图;“四忌”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创新教学,而应用题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和开发学生智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学生对如何解应用题常感到很茫然,无从入手。因此怎样进行应用题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课题,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工作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应用题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掌握综合与分析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首先,培养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只有在解答简单应用题中打好基础,才能进一步解答好复合应用题;其次,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中有关的概念和术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进行解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分析和解答复合应用题奠定一定的基础。在解答复合应用题时,用单一的综合法解题往往会走弯路,贻误时间。而用单一的分析法,题目一难推理过程就容易乱,计算就容易错,因此,提倡综合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培养综合与分析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例如:植树节,三(1)班植树200棵,三(2)班比三(1)班多植树20棵,两个班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分析法是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个班级一共植树多少棵?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三(1)班植树棵数和三(2)班植树棵数)?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三(1)班植的),哪个是未知的(三(2)班植的),应先求什么(三(2)班植的200+20=220)?然后再求什么(两班一共植树多少棵,200+220=42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把两个有关联的数量放在一起,提出能解决什么问题,再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所求出的数量这时就成为已知数量),又提出可以解决问题,一直到求出题目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已知三(1)班植树200棵,三(2)班比三(1)班多植树20棵,可以求出三(2)班植树棵数(200+20=22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班一共植树多少棵?(200+220=42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二、帮助学生掌握借助示意图进行思维的作用

示意图的作用有:①直观性,它可以使文字叙述内容跃然纸上,一目了然,感知深刻;②过渡性,既能使人感知题目的内容,又有利于把握各个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③概括性,它以一定的抽象程度综合反映在图上,略加分析,就可以到达目的的境界。所以培养学生掌握画示意图分析应用题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一项基本功,不可忽视。

例1 王明有15块糖,李平的糖是王明的3倍。问李平的糖比王明的糖多多少块?

解:作图如下

从图中可看出,把王明的15块糖看作1份数,那么李平的糖就是3份数。

李平比王明多的份数是:3-1=2(份)

李平的糖比王明的糖多:15×2=30(块)

综合算式:15×(3-1)

=15×2

=30(块)

答:李平的糖比王明的糖多30块。

例2 某商店卖出苹果、鸭梨和桔子共25筐,其中鸭梨的筐数是桔子筐数的2倍。苹果每筐卖90元,鸭梨每筐卖72元,桔子每筐卖60元,共卖得1854元。问卖出苹果、鸭梨和桔子各多少筐?

解:根据题意作图: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如果25筐都是苹果,则所造成的差价是:

90×25-1854=39(元)

每卖出1筐桔子、2筐鸭梨、3筐苹果的差价是:

(90-72)×2+(90-60)

=36+30

=66(元)

因此,桔子的筐数是:396÷66=6(筐)

鸭梨的筐数是:6×2=12(筐)

苹果的筐数是:25-6-12=7(筐)

三、加强基础训练的几个重要环节

加强应用题教学中的基本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基础训练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①训练学生找出问题、条件以及需要具备的条件和可以解决的问题。②狠抓基本数量关系的训练③对于常用公式通过实际练习做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清晰掌握易混的常用数学术语的本质含义。

四、切忌应用题教学法上的“四忌”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法上的“四忌”,一忌重解题轻审题,功夫不花在分析题意上。可通过对比性练习,使学生注意区别题意和解题要领,注意审题和掌握解题规律。二忌满堂灌,只叫学生听,不叫学生看、问、议。可采用变换条件的练习,让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的概念和术语,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忌生搬硬套,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僵化状态,可采用选择性练习、填空练习,然后自编练习,让学生自己边提问边解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掌握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规律,同时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四忌追求做题数量,只讲多练不讲精练。可采用一题多变与一题多解的练习,让学生全面掌握一些解题方法,训练学生选择解题方法的灵活性,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总之,通过学生的探究、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就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福建省泰宁县水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