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于几组成语的管理艺术

  • 投稿盖伦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018次
  • 评分4
  • 85
  • 0

王兆平

也许因为学科背景是语文的缘故,笔者在学校管理中也常常注意“遣词造句”,甚至于有时“咬文嚼字”。其实讲究用词的规范、句子的流畅和文章的优美,也可视为学校管理的理想境界。基于几组成语的学校管理,就是语文和管理艺术的水乳交融。这几组成语存在着并列、交叉、递进和对立等关系,也包含了管理哲学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一、“水涨船高”与“水落石出”

我们学校有着千年的文化渊源,有着百年的教育积淀,可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笔者作为第36任校长,接过接力棒后,始终坚守为人厚道、做事地道的处世哲学,一直坚信“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诗句),努力做“水涨船高”的那艘“船”,不做“水落石出”的那块“石”。

先说“水涨船高”。教育是要遵循规律的,办学是要继承传统的。唯此,教育才能高位运行,学校才能持续发展。我们是在前辈办学业绩的基础上,或者说正是因为有前辈努力高“涨”的“水”,我们的“船”才能正常扬帆远航,正是所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诗句)。我们学校的前辈们就有许多先进的办学思想,建校时的“务本求真,燕在育人”,前任的“以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才有我们新时期提出的“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理念;学校一代又一代积累起来的“教成人”办学经验,才有我们连续十多年的大丰收。我们教育人就是要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发扬光大,不断丰富升华。

至于“水落石出”,其本义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显露出来。如果把“水”比喻为历史传统,把“石”比喻为继任者,那么干教育是不允许这样做的,办学校也不能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没有教育传统的传承,犹如“水落石出”,这显露出来的石头必定是孤石、丑石,甚至是不开化之石。可现实中有些学校的主事者,为了所谓的“政绩”,追求“短平快”办学,“运动式”治校。不重传统,割裂历史,甚或否定前任,另起炉灶。这就违背了起码的做人做事准则,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我们理应尊重历史传统,相信前人的努力,传承宝贵的经验,从而实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诗句)的愿景。 ,在这里,“水涨船高”与“水落石出”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我们取其前者,而摒弃后者,虽然此处是比喻,但意思很明确,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教育人都应当尊重历史,尊重前辈,从过去走到现在,再从现在走向未来。

二、“取长补短”与“扬长避短?

学校可持续发展,要有品质、品位,以至成为品牌,体现在有鲜明的个性、很高的质量和不断的创新上,这就需要学校的所有人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我认为,学校内部着重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学校外部侧重于在“竞争”中“扬长避短”。

我们学校搬入新校区的十多年来,正值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遵循新课程合作共赢的理念,着力创设浓烈的文化氛围与和谐的育人环境,大力推进师生、师师、生生之间的多维和深度合作,让大家认识到,合作在于取长补短,与他人合作是一种素养,是一种追求。于是课堂上的互动对话,彰显的是生活的丰富、生成的持续和生命的活力;教研组内的备课研讨,凸显的是集体一次备课和个体二次备课的融合;学科竞赛培训中的“能者为师”,研究性学习时的“转益多师”,无一不在合作之中取长补短,展现了“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情景,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而在学校之外,我们追求的是“苏北率先、江苏领先、全国争先”的教育目标,强调的是学校的品牌意识和形象力量。因此,更多的行动在于扬长避短,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借鉴,以此展示和提高学校的活力与竞争力。多年前参加了江苏十所普通高中的联谊,充分展示了我们学科教学的前瞻性和学校文化的先进性;把握机遇,积极申报,争取省级首批三十一个课程基地的建设,就是希望以领先的思维和举措,先声夺人,先人一步;数次到名牌高校参观考察,甚至跟英国、日本等国外学校进行教育交流,凸显了我们的自信心。当然,我们在“扬长”的同时,也取得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成效。

“合作”中能够“取长补短”,“竞争”中能够“扬长避短”。这是问题的两个方面,其实,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置换,互为补充,甚至可以互为融合。因为没有竞争的合作,缺乏发展动力;没有合作的竞争,缺少人文关怀。唯有两者融合,才会最大限度地推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三、“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因为激励能够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进而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前行。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始终坚持因人而异、因时而化的策略,不失时机地践行“激励”的教育理念,或“雪中送炭”式的激励,或“锦上添花”式的激励,促进师生在不同层次上教有所长,学有所得。

所谓“雪中送炭”式的激励,是指急师生们之所急,给予关心、帮助,特别是给予精神上的激励。教学上,教师出现“教然后知网”时,学生出现“学然后知不足”时,善于捕捉他们教与学上的“亮点”,哪怕是一个闪念、一次微小的进步,给予及时的激励,让他们拥有一种驱动力,看到成功的曙光,树立起坚持前行的信心;生活上,师生们出现暂时的经济困难,或有其他家庭变故,不仅仅伸出援助的手,给予物质上的支持,而且多从旁观者的角度为他们呐喊加油,期望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走出窘境。

所谓“锦上添花”式的激励,就是为了师生好上加好,优中更优,拥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神。我们需要用发现者和欣赏者的眼光,适时给予教师和学生以关注、点赞,让他们增加不断进取的劲头。每当教师成功地上了一节公开课,终于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或者评上职称,我们把握住机遇予以激励;每当学生课堂上积极地回答问题,研究性学习中有了独到的发现和见解,或者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奖次,我们都选择时机给予激励。这样会让师生感到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绩,而应该付出加倍的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功。

无论是“雪中送炭”式的激励,还是“锦上添花”式的激励,我们都应当审时度势,把握分寸,是“当春乃发生”的及时雨,更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有这种最优化、最有效的激励,师生会因此更加努力向前,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四、“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教授人知识,不如教给人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但是我们要说两者是并列的关系,或者说是递进的关系,相互并不排斥,只是其中有个“不如”两字而已。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授人以鱼”,而且要“授人以渔”。

知识是需要积累的,一个人起初接触某一门学科知识,首先要学进去,掌握到手。因此我们教者无论怎样,第一要务便是认真耐心地“传道、授业、解惑”,做好传授知识的工作,也就是多多地“授人以鱼”。须知解决一时之需,才有解决长久之需的可能。我们在高一、高二基础年级就是坚持,让教师们老老实实地用好教材,传授知识,让学生认认真真地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文科体现在阅读量上,理科凸显在训练量上,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赢得“质”的飞跃。

当然,学生掌握的知识到了一定数量,到了一定程度,就要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或者说两者兼而有之,这样知识才会转化为能力。一个好的称职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而且教给学生以学习方法。于是,我们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和“师生观”,在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指导之下,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其中重要的是,变教师传授知识、讲授知识为学生自主探究、自由体验。课堂上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互动教学状态,课外给学生多样性的选择,在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中彰显方法的改变、能力的培养。

诚然,“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会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卢梭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说,今后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有其可靠的价值可言。

五、“未雨绸缪”与“亡羊补牢”

课堂教学无疑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又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需要重点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笔者对此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平时多在参加学科‘‘备课”上下功夫,少在“听课”上做文章。因为前者有着“未雨绸缪”的意义,后者多少有“亡羊补牢”之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之于课堂教学就是“未雨绸缪”,其意义也在于此。每每学科教学在开学初或是到了关键节点,笔者便率领年级的、学科的管理者逐年级逐学科,面对面地跟所有教师研讨,拟订计划,制定措施。尤其是毕业年级的所有学科更是一学期几次,从不落下一个;点对点备课到每学期每周几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与课型,想方设法地在宏观上调控,微观上落实,使上上下下都能心中有数,手中有活。有时就个别教师的公开教学,也是事先开出书目给其阅读,指导他们预先占有更多的研究资料,一遍又一遍地写教案,一次又一次地试讲。事实说明,要想上出有质量的课,要想得到不俗的教学成绩,非“未雨绸缪”备课不可。

听课是多数教育管理者乐此不疲的管理办法,甚至有些教育管理者还自许每学期听了数十节课。效果当然是有的,不过笔者认为,多少有些马后炮之嫌。虽然“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但毕竟含有“补”和“迟”的成分,算不上,是高明的方法。何况听课也只是就个体已经成型的教学情况进行督查,永远只是“在线”,或是“过去时”,最多起到单兵教练的作用。当然,如果在参加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延伸到课堂去听课,那会牢牢掌握主动权,~切都在掌控的过程中,及时弥补,及时校正,其情况又是另当别论的。

“未雨绸缪”式的集体备课,较“亡羊补牢”式的个体听课,其优势、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后者也有它的普适性。其实,课堂教学的管理也应该讲究有效性,先下手为强,想到了就做,想好了就做,一定会赢得最优化的效果。

六、“小题大做”与“大题小做”

学校里的事大大小小、千头万绪,需要我们明辨大小,厘清头绪。不能“贪多务得,细大不捐”(韩愈语),要认真地去做,要用心地去做。有时以小见大,“小题大做”;有时化大为小,“大题小做”,这种“反弹琵琶”的做法,有着别样的情趣和意义。

“小题大做”,是指做事情只要重视小题目,方能写就大文章。故此,我们要善于从“小”处人手,从“小”事做起。要在点滴中关爱师生。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声温暖的叮嘱,一句友情的提醒,都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火花,让他们感到温暖;要在小节上严格要求师生,哪怕一分钟的迟到,哪怕偶尔未戴校徽,哪怕一次生活上不礼貌的言行,再小的一点,也要作为教育的着力点,这也就是防微杜渐,防患未然;要善于发现师生的“闪光点”,要时刻关注师生的“激励点”,如此“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韩非子语),才能释放不一样的教育情怀。

“大题小做”,主要是着眼大处,放眼全局,有目标有计划地化大为小。这又是在另一层意义上的从小处做起:积累点滴。将教与学的大目标融于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让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前行;将集体的事情分解成个体要做的具体事情,让师生懂得“部分大于整体之和”的道理;将发生在师生身边的大问题、大事情变成生活中的小插曲,甚或小花絮,帮助师生解决问题,消解矛盾,改正错误,让他们懂得有时挫折也是一份财富。如此“大题小做”,要有一种大局观的魄力,要有一种艺术感的能量,还要有理解与宽容的心境。

“小题大做”与“大题小做”,两者似乎是对立的关系,但撇开用词褒贬的感情色彩,其实质都是要求我们于一放一收之间,善于从小处着手,写就大题目的文章。也只有讲求了“大”“小”的辩证关系,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把小事做实、做到,进而把大事做成,做好。

几组成语运用于学校管理,只是一家之见,个人所为,也许算得上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其意图是借用成语“组”的词义以及显示出来的哲学关系,启迪和指导我们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事实也证明,它们有助于我们做好学校的事,做好教育的事,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学校管理的“文从字顺”,成就学校这篇大文章的规范、流畅和优美。

(作者单位:江苏东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