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默写异化了思品课教化功能

  • 投稿沧海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10次
  • 评分4
  • 14
  • 0

本刊特约评论员 代安荣

“默写”是一种在语文课堂中常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不断强化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达到教育的目的。但默写作为一种手段出现在思想品德课堂里,就是在异化思想品德课,是一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思想品德课课程性质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其课程基本理念是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教材编写建议包括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加强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及国情等内容的整合,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这六个方面。从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教材编写建议可以看出,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体现教化功能,即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应该怎样做,从而真正达到懂理论和重实践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但如果在课堂中像语文课那样采取默写方式,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势必会“异化”思品课的教育功能。

一般而言,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教师们会采取一些听写,但很少会采取默写这种方式。当然,这样的方式是非常有效和有用的教育手段,会给予学生强化考试和记忆,能大幅度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成绩,但是,这样的教学是与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理念相违背的,完全背离其宗旨,失去其功能。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在初一、初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侧重这种对学生思想引领、情感交流、能力培养,更多地淡化考试,从考和背走向实用性,让思品课真正变成学生人生发展、生活的使用指南。

当前,思想品德课进行开卷考试已经很多年,而开卷考试的目的就是淡化死记硬背,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让学和做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工作和学习。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早已退出了思品课的舞台,教师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化、价值观树立、道德责任培养、生命化教育、心理教育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现实中的运用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政治学科的思维方式,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建构起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代替以前闭卷考试中死记硬背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以前“死”的知识变“活”,同时把以前那种考过即忘的教学模式转化为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去,融入到学生的心里去,从而真正实现思品课的教育目的。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如果还采取那种僵化的默写手段,就与思品课的宗旨相违背,是一种异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采取强化的应试教育方式进行思品教育教学。这样的教育教学势必会造成思品课呆板、无趣、不生动形象等,势必会减弱学生的兴趣,甚至使学生“讨厌”这门学科。

从当前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们都应该走出这样的课堂模式,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手段,以新颖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去点燃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让学生爱上这门课,而不是被迫地死记硬背这些知识,采取一种形象、生活、具体的方式转化这些枯燥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愿意学、乐学,以达成思品课教学的预期目的,否则,这门课的宗旨和精神就很难得到落实,最终流于形式,并失去思品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