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如何有效反馈

  • 投稿狂丸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98次
  • 评分4
  • 85
  • 0

舒智龙(江苏省南京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克和诺维尔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让学生又快又准确地练习减法,每次30秒,共练习75次。在前50次练习中,让甲组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不断鼓励和督促他们继续努力,并对所犯错误进行分析,而对乙组学生不进行反馈。结果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好。在后25次练习中,给予乙组充分的反馈信息,而甲组学生不知道练习结果,结果乙组学生成绩优于甲组学生。此项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关注、有效运用教学反馈策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反馈呢?笔者从反馈类型和反馈举措两方面阐述如下。

1.课堂教学的反馈类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反馈的载体和方式,大致可以分成:言语反馈、书面反馈、情感反馈。

言语反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反馈方式。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即时语言交流,实现信息的互通,即时检测学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和思维层次、质量。教师通常在这一模式中进行肯定性反馈与矫正性反馈,可以防止学生将错误储存到记忆中。特别是矫正性反馈,越早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政治课教学中有许多易混易错知识点,需要教师经常进行矫正反馈。如: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经常将市场落下),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学生经常将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搞混),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等等。

书面反馈是指在课堂上通过书面检测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学”的情况和教师“教”的效果。这一反馈方式可以更好地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学生终将面对高考,而最终成绩的评定毕竟是书面考试。如果这一反馈再结合实物投影的方式效果会更好。在学生书面训练结束后,我们可以选取几个学生的作业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全体学生,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相信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情感反馈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察言观色”。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特别是学生的面部表情,一张张表情各异的脸就是一块块心灵的画板,经常会展现出平静、欣赏、愉悦、怀疑、无奈等表情,故而教师要观察学生瞬时而变的表情,判断他们对当下教学活动的真实想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

2.有效课堂教学的反馈举措。基于课堂教学反馈的重要性,为最大程度发挥反馈的价值,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几对关系。

首先,提升反馈能力,精确客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反馈作用的发挥,最终取决于反馈者——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包括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反馈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出色的人格魅力,这些是充分发挥反馈作用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具备善于观察学生的各种反应、参与教学行为的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信息,确保反馈评价及时、适度、准确。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发扬民主的作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做到教学相长。特别是在教师的提问和对学生反馈的评价环节中,教师的设问要恰当,不能过于宽泛、机械,要指向明确、层次清晰,对学生的反馈要进行深入剖析,而不能进行模糊化处理,特别是遇到事先难以预料而必须回答和处置的问题,教师要作出恰当的评价和处置,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来对待。如笔者在讲授“新时代的劳动者”中有关就业问题时,设计了一则与女大学毕业生相关的情景材料,让学生选择“是就业还是在家相夫教子”。笔者的本意是想通过事例让学生体悟就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出乎笔者意料的是,一个女生站起来回答,她毕业后选择在家相夫教子。这时,笔者没有简单否定她的回答。而是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选择,现实中,有不少女性的确是这么做的。但笔者随后让学生继续思考:如果选择不工作,将来会有哪些不利影响。笔者在这时给学生补充了马斯洛的人的需求五层次学说。通过引导,学生们对就业问题的认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应该感谢那位女生出乎意料的回答。

其次,强调学生主体,推动双向反馈。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双向反馈,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多问一问为什么;要允许学生质疑教师的评价,要多给学生一点表达的机会,最大程度维护学生的自尊、自信,帮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大胆创新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能力的养成,让他们既能认识和察觉到自身的优点与长处,更能对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反思,从而在评价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比如,在讲授“信用卡的功能”知识点时,教材是这样讲述的:“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在课堂上,有学生指出:“老师,我爸爸告诉我,信用卡只能消费,不能存款和取款。”笔者听了,立即让班里所有学生为他敢于质疑的精神鼓掌。现实生活中,信用卡最好不用来存款和取款。教材从一般意义上定义信用卡,而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有一定出入。笔者在此建议,教材能否把这里的信用卡改成银行卡呢?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的交流活动,而课堂教学的成功在于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利用和调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运用反馈策略,消除反馈障碍,加大反馈通道,及时反馈、调整和矫正,以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能。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