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不能承受之重

  • 投稿赵小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49次
  • 评分4
  • 34
  • 0

  【内容提要】德育实效的研究在近几年成为了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这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人们普遍认为当前的学校德育实效低下,但通过分析其论证过程发现,这种判断是难以成立的。与人们的愿望相反,德育实效的研究对学校德育的发展有着以下负效应:削弱德育地位,忽视人文关怀,阻碍德育研究,打击德育信心。

  【关 键 词】德育实效/学校德育/德育评价

  【作者简介】吴灯,易连云,西南大学教育学院。(400715)

  德育实效,是近年来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域,研究者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并努力分析了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和对策。这些研究其意图是真诚的,是希望改善当前的学校德育;其工作是努力的,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这种判断客观正确吗?深入思考这一问题,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德育实效”问题域的研究,还关系到整个学校德育的研究导向。

  一、“学校德育实效低下”观的批判

  当前,不论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还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学校德育实效低下似乎已是客观的定论。这在公开发表的论文方面得到充分的表现,以“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提高德育实效”和“增强德育实效”为题的论文现今已达数百篇之多。然而,对这种判断的反思却极少。为了分析这种判断的正确与否,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德育实效”研究的兴起过程。

  (一)“德育实效”研究的发展

  考察研究热点的发展过程,对于了解研究的背景具有重要意义。从文献检索情况来看,“德育实效”的研究兴起于1991年,并呈逐年上升之势,2000年后进入飞速发展期。(见表1)

  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德育实效”研究的起步和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的起步和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事实上,这二者之间就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从文献上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实效就是成功率,并进而等同于效率,而教育中的效率一词就直接借鉴于经济学。由此可知,“德育实效”研究是受市场经济巨大冲击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二)“德育实效低下”的质疑

  在“德育实效”研究中,不少研究者只是简单经验地看问题,在研究前就预设了“德育实效低下”这一结论,并将其当作不证自明的道理,其它相关论述和研究都建立在这一缺乏论证的“定论”基础上。

  1.“德育实效低下”论证的反思

  当前的研究中,对于德育实效低下并没有直接的逻辑论证。这可能与德育实效概念在界定时的混乱和模糊有关,实效本应是指实际效果,但在其研究和行文中,研究者几乎都是不自觉地潜在地把德育实效理解为德育目标的成功率或完成率,并进而等同于德育效率,最后通过列举所谓“德育实效低下”的表现来论证德育实效的低下的。这种论证逻辑是有很大问题的,因为它是事先认定结论,再想方设法戴着有色眼镜去找符合想法的证据,而这种证据也只是表面的现象。

  现有研究中证明学校德育实效低下而列举的表现常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列举学生道德素质差,在这一类中研究者常常会列举诸如“理想信念淡化,功利实用思想明显;社会责任感缺乏,学习观念存在问题;艰苦奋斗精神弱化,攀比现象严重”的表现。[1]研究者列举这类表现来论证学校德育实效低下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所列举的很多现象并不是普遍现象,只是个别的,缺乏客观的定量统计说明,代表性差。二是所列举的表现都是从以前道德标准来评判的,如“学习观念存在问题”,新时代的学生当然应转变学习观念,并不是不符合既有的就是不道德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即使学生的道德表现真的差了,也不能说明学校德育的实效低下了。因为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学校德育只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但并不是所有因素都是学校所能直接左右的,如家庭因素,经济社会转型等。第二类为列举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列举的表现常常是如下形式:实际操作中的“无位”;个人发展上的“无用”;现实冲击下的“无力”。[2]或者是“德育内容滞后,德育过程简单化”等等[3]。这些表现大多数有其客观存在性,但是,它们只能说明现在学校德育尚存在着问题有待改进,并不能直接证明学校德育的实效就低下了。

  现今研究中对于学校德育实效低下原因的分析,也可以算作对“德育实效低下”的间接论证之一,因此也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分析。研究中常见列出的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有:转型时期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德育内容的“假、大、空”和泛政治化;德育丧失生活基础;知德分离、智德分离等。[4]第一个原因并不是学校的问题,相反还说明学校不一定有问题。其它的原因其实都是学校德育的问题,而把它们统统归于学校德育实效的问题似有主观随意之嫌,并没有分析德育实效的特殊性,论证并不充分。而且,不少研究者把“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和表现笼统地搅和在一起,有时表现是原因,有时原因又成了表现。

  总的来看,关于“学校德育实效低下”这一判断的论证是不充分的,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猜想性,这些研究并没有真正证明“学校德育实效的低下”。这可能与学样德育实效状况判断的复杂性有关。

  2.德育实效状况判断的困难

  要对学校德育实效下结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判断标准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整体的道德也处于一个转型期。而以过去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为标准去评判现在的道德状况,常常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的道德不行了,“世风日下”。这种直接经验式的观点在社会上一占主流,人们就不自觉的认为是学校德育出了问题了,是德育的实效太低下了,于是一大堆的“提高、追求、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就出炉了。这种直接经验式的思维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对当前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缺乏反思;二是整体道德状况差并不能直接推出是学校德育出问题,有可能是社会家庭等其它环节;三是学校德育出问题也不能直接说明是德育实效出问题,有可能是德育其它环节的问题。

  德育实效状况难以判断的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可比性。德育实效常被认为是德育的成功率或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可是这个比率的前测和后测首先是没法量化测量的,其次是不存在价值大小问题的,它们没有可比单位。因为“惬意事物的价值与其惬意程度无关,由感到惬意的生命体自身是否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决定”。[5]

  通过以上的分析,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德育实效”研究是受市场经济深刻影响。“德育实效低下”的判断是直觉经验思维式的,缺乏有效和必要的论证,其判断难以成立。

  二、“德育实效”研究的消极影响

  “德育实效”的研究对于改进现今学校道德教育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其研究内容和研究取向却也具有很大的负效应,对学校道德教育具有消极影响。

  (一)效率对道德的消解

  “效率”最早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指蓄电池、电分布系统以及机械所放出的能或功与被供给的能或功之比。20世纪初从物理学应用到经济学,在经济社会政治普遍追求效率的情况下,“效率”进入到了教育学领域。[6]随着社会的发展,效率对于学校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显露出来。在当前教育领域,效率体现的是一种经济思维。但是自从启蒙运动开始,现代资本主义就发生了经济和道德领域分裂的戏剧性变化。道德和经济越来越被看作是不相关的东西,[7]继而成了对立的东西,效率成了道德(德性)的消解剂。效率是一种事实判断,而道德是一种价值判断,试图用事实判断来代替价值判断必然会导致价值的丧失。因此,被潜在地理解为德育效率的德育实效作为一个德育概念在提出使用之际就在逐渐消解着德性。德育实效的研究不会促进德性的生长,相反很可能会抑制道德的发展。

  (二)“德育实效”研究对学校德育的消解

  首先,以德育实效的角度来评价德育工作,就无形中把德育作为了功利的手段,忽视了德育作为学生道德发展过程的自在价值,削弱了德育的地位。随着“德育实效”观的深入人心,学校德育自身也被工业化、技术化和程序化了,难以控制的艺术性被丢到一旁。这种工业化要求所有的学生都遵循一种道德发展模式,发展同一种道德品格,成为同一种规格的产品。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学校德育就遵循程序化的要求,把学生从生活到学习的各方面精确管理,没有自由道德选择的机会。并采用技术化的手段量化品行,“没打扫教室扣1分”,“拾到东西交公加1分”就出来了,并以品德分来最终确定其道德品性。

  其次,在“德育实效”观的指导下,人们变得更加注重外显的“行为规范”,而忽视其背后的“人文关怀”。学生的家庭背景,童年经历,个性品质和道德需要都变得不重要,学生只是为了做“好孩子”而做“道德的事”、想“道德的事”,而不是因为自己是一个“人”去自我修养、提高人生境界,信仰成了奢侈品。人文关怀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了人文精神,道德发展只会是畸形的。

  再次,“德育实效”的研究也不利于德育研究的深入发展,因为它几乎把一切德育问题都归根结底为德育实效低下的问题来看待,去研究,一切研究也都是为了德育实效。这样就忽视了每一个德育问题的特殊性,限制了德育研究的视角,并导致德育研究的功利主义,而且这种功利还是相当局限的功利。

  最后,“德育实效”观不自觉的预设了学校德育的万能,预设了学校德育能使学生的道德发展很快地外显为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道德行为。然而,学校德育不是万能的,因为受教育者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制约,所以还要注意到那些可以和不可以由教育者左右的要素及其对历史发展现状的影响。[8]另外学生的道德发展也很可能不会立即外显为道德行为。因而,很多人就会直接经验地认为德育实效低下了,学校德育不行了。从而导致人们对学校德育失去信心,进而冲击德育教师的教育信心,这种期待万能与“实际低效”的矛盾(低效是假象),使得学校德育的发展不堪重负。

  “学校德育实效”研究,它并没有真正地提高学校德育的质量,相反地它给予学校一个难以承担的重负,推卸了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道德发展责任,这个重担压得学校德育喘不过气来。德育实效不是学校德育的出路,学校德育需要的是解放自身,解放学生心灵,让德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明娟.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文明修身活动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2]左琪.新时期中小学德育观及其实效性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2.

  [3]杜宇成.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陈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3):16~20.

  [5]舍勒.价值的颠覆[M].北京:三联书店,1997.136.

  [6]张敏.效率的教育学批判[J].榆林学院学报,2006,(3):75~77.

  [7]王晓升.价值的冲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6.

  [8]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