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学校管理中的“南风效应”

  • 投稿Erki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208次
  • 评分4
  • 20
  • 0

王 霆

“南风效应”源于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南风和北风打赌比谁的威力大,看谁能脱掉行人身上的衣服。北风凛冽刺骨,呼啸而来,对行人一番狂吹,结果行人为了御寒,反而将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送来阵阵温馨。使人顿感阵阵暖意,不觉解开纽扣,脱掉了大衣。比赛的结果:南风获得了胜利。

其实,学校管理亦需要“南风效应”。众所周知,现代学校管理艺术中理重于管。李嘉诚先生在谈论成功的要素时,曾有个三Q理论,即成功的人生必须兼备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情商EQ(Emotion Quo-tient)和心商MQ(MentalInlelligenceQuotient)。所谓心商就是缓解人的心理压力,维持人的心理健康,并使之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和旺盛活力的能力。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以仁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学校就是对师生员工的心商的经营,如果学校管理者一味依仗“北风”式的管、卡、压,那么,即使管得住人,也拴不住人心。相反,“南风”般的温馨亲和的管理,才会营造广大师生员工停泊的港湾。

案例一:难得糊涂。

一夜的大雪使通往学校的道路结上了一层薄薄的冰,天气的骤变使师生措手不及。已经过了上班的时间,可近一半的教师还没有到岗,部分班级的班主任也未及时到位。值班行政按照惯例将迟到教师的名单公布于学校的公示栏里。看着部分到校的教师因为雪天路滑,摔在雪地里,冻得直打哆嗦,我忙叫办公室主任去准备一些姜茶,分送到年级组的办公室,以防教师感冒受凉。接着,我走到公示栏前,让值班行政立即停止公布迟到教师名单,并擦掉已公布的名单,重新发布了一份“今天迟到不扣分,不纳入个人月度考核的指标中”的公告。教师看到公告的内容后大呼“万岁”,大家奔走相告。

制度是死的,制度的执行者是活的。雪天路滑使近半数以上的教师迟到,我们没有按制度的规定扣分,而是对全校教师投入了“南风”般的温情,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教师情感与学校制度间的距离,既受到了教师的拥护,又唤起了教师的热情。“无情的管理”与“有情的管理者”的无缝对接是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的标尺。制度管理有赖于必要的感性支撑,如果把制度绝对化,把事出有因的一次迟到上升到制度的层面,毫不留情地按章办事,执行“扣分”的处分,只能显现制度的强制性和逼迫性,让教师望而生畏,口服心不服。上述事件中,我们用“不扣分”的南风式温情处理,将“无情”融入“有情”之中,使教师在共同的经历中体验、反思,促进了教师执行学校制度的自觉性,其效果比单纯扣分的要好得多。

事实上,“南风效应”的确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从表面上看,“今天迟到不扣分,不纳入个人月度考核的指标中”的处理方案削弱了制度的执行力,其实恰恰是学校管理智慧的体现。学校管理者有时候要“难得糊涂”,大智若愚。当我们用一颗包容的心,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着想,让教师感受南风般的温暖,更有利于打造一支具有向心力的团队。

案例二:沉默是金。

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教师解题能力比赛。在比赛前,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比赛规则。比赛是分学科进行的,我负责监考语文教师。比赛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考场上静悄悄的,只听到“考生”写字时,笔尖摩擦在纸上的沙沙声和偶尔翻动试卷的声音。忽然,我看到初一年级新上岗的语文教师小张趁我不注意把手伸到课桌底下,翻看试题的答案。我心里一震,差点就叫出声音来了。这时,他忽然抬起了头,目光正好和我相遇。见此情景,我连忙把目光移开了,假装着若无其事地看了看窗外。教师纷纷交了卷。我整理好试卷,走出教室门的时候,看见张老师还站在教室外面等我。见我来了,他红着脸,语无伦次地说:

“主任,刚才……我……其实……”

“刚才怎么啦?我可是什么也没看见。”

“可是,我刚才……”

“别说了,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快去吧,要上课了。”

是的,谁不想取得好的成绩?对于一个新上岗的教师,更希望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可。我理解小张老师积极上进的心情,试想,如果我当场揭穿张老师,当众批评他的不是,不但会使他下不了台,挫伤他的自尊心,而且会吹冷他的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在同事中造成不好的影响。其实,我的沉默已经表明了我的态度,我相信聪明的小张对此一定心领神会了。

古语说,沉默是金,适当地使用沉默比直接批评有时更能走进被管理者的心灵。在学校管理中,选择沉默,并不意味着不闻不问,而是用无声的语言对教师做出的积极心理暗示。语言有时是苍白的,批评和处罚容易使人产生消极自卑心理,降低教育效果,而用沉默进行暗示性表态,往往会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案例三:点到为止。

一天下午,我来到教务处了解学校期中考试的情况。新提拔的教务处副主任小赵经验丰富,聪明机灵,对期中考试的数据分析头头是道。他将各年级期中考试的情况运用图表进行对比,各分数段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我心想:真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学校有这样年富力强的中层干部,何愁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正当我暗自高兴,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看到小赵办公桌的脚边有两只香烟蒂。

“赵主任,今天来客人了吧?”我看着地上的香烟蒂对小赵说。

“不好意思,上午来了两位家长,向我询问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他们抽烟,又难得来,我实在不好意思当面劝阻。”小赵急忙站起来说。

“喔,不错,你能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这很好。不过,可不能忽略另外的细节呀,这两支香烟蒂……”我点到为止,边说边弯下腰拾起地面上得烟蒂,扔进了垃圾箱里。

看到我的举动,小赵满脸通红。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在一个管理得好的企业内部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其实一个学校也是如此,学校管理的成功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的行动、一点一滴的积累实现的。办公室的地面上有两支香烟蒂,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无论你的管理能力有多强,也无论你的制度多么完善,都无法杜绝乱扔香烟蒂之类的事情发生。利用“南风效应”进行管理,点到为止,既保留了教师的颜面,又彰显了管理者的宽容。其实,拾烟蒂不是对小错的迁就,而是给教师留下一个自省的余地,是对于缺陷的补充,更是对习惯麻痹心理进行强烈的刺激。改善是“魂”,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价值追求的体现,一个管理者就是一个灵魂的船长,当管理“问题”变成了“行善”,动力自然就来了,就会产生质变,就会在无声的南风中赢得人心,解决问题。

案例四:换位思考。

星期一,我刚到办公室坐下,数学组的王老师就到我的办公室里来和我“理论”。原来在学校每月一次“教学六认真”检查的时候,王老师没有按照要求上交手写的教案,而是使用了电子备课系统的教案。教务处按照“教学六认真”检查的细则,扣了王老师的当月常规的分。

王老师一脸的不平:“学校既然有网络备课系统,为什么不可以使用电子教案?领导们就不能换位思考一下吗?我教两个班的数学,还担任班主任,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手写’备课?电子备课只需在原稿上进行编辑,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再说了,‘手写’的教案就一定好了吗?”

王老师的一番话,给了我当头一击。是啊,作为领导,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安抚好王老师后,我便和教务处的几位教师进行了协商,最终出台了一个新的规定:变每月一次的备课检查为每月一次的优秀教案展评,电子教案直接上传到校园网上公开展示。

当初,学校规定要“手写”教案,是为了杜绝某些教师不分青红皂白从网络上“拿来”,通过复制粘贴应付检查的现象发生。诚然,这样的规定更有利于教学管理,但却没有考虑到教师的感受。站在像小王这样课务繁重,还要参加班级管理的教师的角度上思考,这样规定确实不够“人道”。再说了,传统的纸质备课中,不也有不少教师做表面文章,抄写陈年的老脚本,应付学校检查的现象吗?影响备课质量的不是备课的形式,而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境界。不管采用何种备课方法,认真备课、精心备课、创新课堂教学没计才是关键和根本。

在教育管理中,管理者应巧妙地利用“南风效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会换位思考问题。对教师要少苛求,多宽容;少埋怨,多理解;少指责,多尊重,变管理为服务,注重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多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评价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从而有效地疏导和化解被管理者的对立情绪。制度是规范管理的保障,但是制度不能作为管理者压制教师的工具,制度的制订应体现民意,把执行制度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

(作者单位:江苏吴江市南麻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