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三数学文科的复习体会

  • 投稿FLax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53次
  • 评分4
  • 33
  • 0

文/唐丽洁

长久以来,大多数的文科生都是“谈数学色变”,一提到数学,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难”。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自我暗示,一旦产生这种想法,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不管老师花多大的心思去改变这种现状,只要一遇到挫折,最终又会回复到原点,不由得让人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在高三整整一年的复习时间里面,通过反复的观察和研究,我觉得文科生学好数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态度决定一切

可能你不喜欢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可是注定了高考必须要考数学,那么马马虎虎是一年,认认真真也是一年,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呢?可能有学生会说,高一高二没有把基础打扎实,高三认真了也没用。那么我说,就算底子再好的学生如果不认真对待高三的数学,也是很有可能会前功尽弃的。我想每一位学生在一开始肯定都是抱着美好的愿望进入高三的,只不过有的学生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就逐渐丧失了信心。实际上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但如果你因此而一蹶不振,那么从这一刻起你就已经失去了参加高考的资格。

当然,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能仅仅依靠学生本身,老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学生,当获得成功时会骄傲,当遇到挫折时会退缩,存在这样的心理是属于很正常的现象,而且学生自身可能并没有发觉,而实际上却能从他们平时的行为习惯的一些变化上觉察出来。如果任其自然发展,那么前景将是不容乐观的。此时就需要老师及时地给予引导,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就拿我班上的学生来说吧,每次考试的第一名都不是属于某个特定的人的囊中之物,一成不变,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人物冒出来,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他们拥有不服输的斗志,可以鼓励其他同学赶超自己心中的目标,这样在整个班级中能营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促进集体成长;忧的是他们身上存在的不稳定性,有的学生成绩忽高忽低,起伏很大,有可能是由各个知识章节掌握的优劣性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即优则松致降,后因有压而升,如此循环往复。那么如何祛除这些不稳定性呢?对于前者,应及早指出学习上的漏洞,然后抓紧时间填补空白或是巩固并强化薄弱环节;对于后者,压力是把双刃剑,可以成为动力,却也能成为阻力。循环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所以在平时就应当要做好跟踪调查,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心理素质较差、心理压力严重的学生,不能对他疾言厉色,亲切的微笑、低缓的语调、时时的鼓励和偶尔的表扬能减轻他的心理负担,增强他的自信心;对于骄傲自负的学生,表扬只会让他更得意忘形,不妨用用激将法,也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要想取得满意的成绩,那就需要用同等的精神状态投入进去。

二、重基础题、轻难题

作为一名文科生,平时考试中能把所有试题都做好的是寥寥无几,更多的是由于没有正确的定位和合理的安排而导致严重失分,考试失利。那么,如何正确地定位和合理地安排呢?自然就是重基础题,轻难题。

所谓基础题,通常是指填空题的前十题和解答题的前四题,相对来说会显得容易些。对于一般的文科生来说,要解决20道题,两个小时的时间是很紧迫的,甚至可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限时完成对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告诉他在这两小时里你只需做好14道题的话,首先会减轻他的心理负担,其次由于时间充裕、目标明确,还是中低档题,自信心上来了,做题的效果自然就是不同的。如果确实认真对待好了这14道题,那么剩下来的8道题可以认为是附加分,对于总体来说,分数自然是越多越好。不过此时再来看这些题,应该远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压力了,是因为有了基础题分数的保障,每多做出一题来,那就是锦上添花。

要想做好基础题,那就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功底,即对所有的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定理、基本公式、基本方法都应该了如指掌。举个例子,数学的基本构成是数学名词,对于一个数学名词,必须要了解它的全部含义,有时在不同的地方方法也会有所不同的,有时还会和其他名词混淆起来,所以弄清数学概念不仅仅是学会认字而已。比如:求切线方程,在某一点的切线方程和过某一点的切线方程,一字之差,“在”与“过”,不仔细琢磨的话,可能会认为是一个意思,其实不然,计算表明,“在”的含义就是指该点在曲线上,而如果用“过”的话,这个点不一定在曲线上,即使这个点就在曲线上,也不能将两个问题混为一谈。求切线方程最为关键的就是确定切点,而切点一定是在曲线上。“过”,从字面上看,就是经过的意思,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切线经过的这个点不一定是切点,切点可能是另外的某个点。这样一来,求切线方程的方法明显不同了。前者可直接求出切线斜率,利用点斜式即可得到切线方程,而后者由于不确定切点,可通过设切点,并求出在切点处的导数,即斜率,得到在切点处的切线方程,再将切线经过的已知点代入,从而求出切点,得到切线方程。再比如:否命题和命题的否定,一个是条件和结论都否定,而另一个只否定结论,而且全称命题的否定是存在性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虽然都有一个“否”字,但处理起来大不相同。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对于基础,也不是说抓就能抓好的,需要不段地靠细心、耐心、恒心去发现、去体会、去坚守。

对于“轻难题”的理解,不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我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在平常的教导中,我很重视对难题的处理。大多数文科生的特点是稍一受阻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平时遇难题就删的话,学生就体会不出何谓基础题,何谓难题,到时中档题就会被当成难题对待,那么就会做最最简单的题目,最终是要被淘汰的。通常难题都是由几个小题按照梯度组成的,从易到难,这样就相当于是在把难题进行分解。这种逐层化解难题的思想就是我在教学中想要渗透的一种思想,它实际上是一种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一直这样认为,只有掌握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去解决问题。而要掌握这种能力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那就不能放过老师解答作业的任何一次机会。只有循序渐进、潜移默化,能力才会有所提升。在考试中,受时间的限制,如果花费较多的时间停顿在难题上,那么用在中低档题上的时间势必就少了,但是这种方式取得的效果和时间是不成正比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当是相反的情况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有勇气舍弃一部分难题(可以只做第一问)来保证基础题的完成率和正确率。

三、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进入高三,有些习惯已然养成,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好的习惯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但坏的习惯起的却是相反作用。所以应当保持好的习惯,慢慢摒弃坏的习惯。

做笔记是文科生常见的一种习惯,由于对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未能完全及时地理解,寄希望于做下笔记,留待课后继续研究。对于这种用心良苦,首先要给予肯定,完整的笔记确实能反映课堂的主要内容,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就忽略了内心真实的活动以及思维的变化过程,那就得不偿失了。在课堂上好的习惯应当是随时准备好一个空白本子和一支笔,紧跟着老师的步伐,积极思考,勤动笔。运算能力差是文科生的常见病,所以不要等待着老师给出答案,要在老师给出答案前就计算出结果,在揭示正确答案后,也要注意听取老师给出的好的算法。

从高一开始,应该就有不少老师要求做错题集,这是个不错的习惯,只是很少有人能做到善用错题集。首先错题集的构成是有讲究的,有不少学生完全是为了应付老师,随便挑几个错题写上去而已,这样的错题集是无效的,我认为,有原则性错误的题目或者是算法错误的题目应当引起重视。做好的错题集应放在随手可拿到的地方,在课余要尽量抽出时间来看,随时提醒自己不能重复犯错。尽管如此,有些经典的题目还是反复出错。所以我想还可以再做一个本子——精彩一题,典型题目出现的频率之所以高,自然有它的道理,往往是考查的内容比较到位,而且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常见的,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三是全复习阶段,首先是单元复习,然后是综合复习。在单元复习这个环节当中,不仅要紧扣老师所讲的内容,也要有自己的判断,要对总体有很好的把握,经常梳理归纳知识点,查漏补缺,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再通过综合复习来检验自己,充实自己。

高三是艰苦的一年,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绝对是头等压力,不是外人说一两句话就能轻松解决的,最关键的还是在自身,自身的态度、自身的行为。我想,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万事能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