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联谊”开展校本教研的问题与对策

  • 投稿张师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457次
  • 评分5
  • 53
  • 0

陈华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优质师资向城区流动,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使本来就缺乏骨干教师、教科研落后的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就更加困难了。为了使城区的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开发,福清市开展“城乡联谊”教研活动,加强校际间的共同探讨、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的引领作用,努力提升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水平。实际工作中,“城乡联谊”开展校本教研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不断地探讨、改善与完善。

一、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城乡联谊”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一条新路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学校教研中专业引领缺乏的现状,也有效地提高了农村教师教研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开展“城乡联谊”教研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组织机构存在缺陷。“城乡联谊”教研重要的组织机构就是校际联合体,但这种校际联合体往往是一种松散型结构,组织活动效率偏低。开展教研活动往往出现不协调,教研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支持。因此,需要开辟共同合作与相互交流的途径,弥补机构自身的缺陷。

第二,教师专业引领需要加强。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市进修学校教研员的大力支持,但从整体上看,农村教师需要得到更多的专业引领。其中主要的原因仍是农村教师理论水平与教科研能力偏低,自我培养能力欠缺,更需要专业方面引领。

第三,校本教研没有形成常态化。由于每学期开展三四次校际间的校本教研活动,预先没有制定方案与主题,而且每次研究的时间有限,使研究不能向深层次展开,从而未形成“城乡联谊”校本教研常态化的局面。

二、校本教研应采取的对策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结合福清市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兼顾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特点,开展“城乡联谊”校本教研活动,促进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这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城乡联谊”校本教研活动应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城乡联谊”教研的组织机构

为了使“城乡联谊”教研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城乡联谊”教研组织机构。“城乡联谊”教研领导小组由各学校校长组成,其主要工作是确定“城乡联谊”教研的内容、教研的主题、教研的形式、教研的时间,定期召开校长联席会议,研究工作,布置任务。各校教导主任是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人。由各校教导主任集体参与的协作小组主要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的协调组织工作,制定工作计划,收集、了解、掌握和整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情况和意见,定期召开教导主任会议,布置并落实校本教研活动。

2.健全“城乡联谊”教研的组织制度

参与“城乡联谊”教研的学校共同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是校本教研有效进行的保障。因此,参与“城乡联谊”教研的学校必须制定“校本教研考勤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管理制度”“教学研究奖励制度和奖励细则”“教育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等,健全相关制度。

3.发挥城区辐射作用,带动农村学校发展

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更新,还有理念的碰撞和文化交流。这不仅给农村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经验,而且还给农村教师提供了课堂教学的样板,带动了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开展“城乡联谊”教研活动过程中,实现了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形成教师群体中不同思想、观点、教学方法的冲突与碰撞,从而有效提高农村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从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送”,即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给农村地区教师带来教育新知识、新方法与新理念,促进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教研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为农村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我们欣喜地看到:送课的教师教学观念新,教学方式各具特色.精彩纷呈,课堂教学较为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得更为主动,为农村教师做好示范作用。让听课教师更坚定课改的信念,明确课堂教学的发展动向,对自己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送教下乡”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教学沟通,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工作内涵有着重大意义。首先,“送教下乡”解决了交通不便的问题,使农村教师不出门就能听到高水平的授课;其次,“送教下乡”活动作为一种平台和载体,使送教的教师深切感受到了农村教师的朴实、真诚及好学,让城区教师得到了锻炼;最后,“送教下乡”活动丰富了教师从教经历,为优秀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淀了丰厚的力量,也收到了“带动辐射、促进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

“联”,即开展城乡结对帮扶,联手共迸。我市大力实施城乡帮扶共进工程。首先,给予政策引导。逐步建立健全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制度,推进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从而带动农村学校发展。并在职称评聘、名师评选中规定要有农村支教经历。其次,开展了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实施城区直属学校带动农村学校的任务,从业务、科研、管理等方面实施扶持;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一一结对挂钩,以强扶弱,良性互动,逐渐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和“一对一捆绑式”考核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做好帮扶工作,达到双向共赢的目的。

“展”,即城区优秀教师的展示课,展示技能。充分发挥城区名师与优秀教师的作用,展示他们的教学风采与教学能力,对农村教师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是名师展示课。它为我们农村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课例,促进农村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案,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让听课教师深受启发。课堂教学充分展示名师的学科素质和精神面貌,也显示了名师的教学风采。

二是优秀教师展示课。充分展示了城区优秀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知识素养,他们的课能够很好地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每一节课各具特色:有的课以情引生,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有的课注重学法的指导,营造愉快氛围,课堂更富有生机;有的课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准确地解读教材;有的课注重与生活紧密结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等。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有效促进农村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导”,即充分发挥名师的指导、引领作用。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名师的专业引领。为此,充分发挥城区名师与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名师或优秀教师带徒的机制,带动农村教师尽快成长;开展教师的师徒结对子活动,制订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计划,促使农村教师尽快成长,从而带动农村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城区名师或优秀教师每两周要下到带徒的学校,坚持听徒弟的课。并与“徒弟”共同分析教材、预设方案、筛选方法,进行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还与徒弟共同学习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方法,探讨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督促徒弟要不断充电,充实自己,做好学习记录;经常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构建城区优秀教师与农村教师共同成长的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