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评价直达学生的心灵

  • 投稿薛梧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50次
  • 评分4
  • 26
  • 0

张 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是教师用已有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行为,让学生的心灵在教师的评价当中得到滋润,是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方式之一,也是促进学生身心成长和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重要研究点之一。

一、评价的要点在于直抵学生心灵

语文教学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字、词、句、章的理解运用能力是工具性的基础,遣词造句以表达价值态度是人文性的要求,学习的过程既是思维展开的过程,也是情感参与的过程。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利用的是自己有限的学习经验和无限的学习情感,他们在学习中希望通过老师肯定性的评价,来获得更为充足与持久的学习力量。而现有考核机制对学生进行褒扬与批评的基本依据都是分数,而这些依据与学生的心灵成长需要距离很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发展基本上没有帮助。

于是我们呼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付出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线索,在这一线索的指引下去判断学生的学习行为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促进自身发展与成长的动力,为语文学习积攒持久的力量。

二、直达心灵的小语课堂教学评价

要想让评价直达学生的心灵,我们必须寻找到由学习行为到学习情感转化的有效途径。在笔者看来,能够直达学生心灵的评价,一定是针对学生的即时发言而作出的具有时效性的评价,而非那种无论何时何地都可用的花招。

如在“小松树与大松树”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得到了这样几个片段,结合我们的评价要求来看一看。

片段一:

师: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初步学过了“小松树与大松树”这篇课文,现在谁来给我们大家读读这篇课文?(教师点了一个优秀的学生作范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学着他的样子把文章再读一遍。

思考: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评价过程,这位作范读的学生是得到了表扬,可我们没有看到他有高兴的表情,而其他学生也似乎没有一种“见贤思齐”的愿望,问题出在哪里呢?这位教师对范读者的评价过于机械,好在何处并没有指明,其他学生也无法从老师的评价中获得有益的信息,只能机械地模仿那位同学的读,可他们内心需要的一种读法未必相同,于是古井无波的现象就出现了。在笔者看来,我们可以跟学生交流:你觉得刚才那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又为什么不好?要读好这篇课文,我们又应当怎样理解文中所描述的小松树与大松树的寓意?我们应当从这篇课文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只有这种基于文本,并直达学生内心认识的问题探讨,才能诖学生在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之后,读出其中真正的味道。

片段二:

师:哪位学生能够结合小松树的心理,读读课文中小松树的话?

一生站起来朗读。

师:哪位学生能够结合大松树的心理,读读课文中大松树的话?

一生站起来朗读。

师:刚才两个同学的朗读,大家觉得他们的语气恰当吗?再想想如果你站起来朗读,你会用什么语气?

生:我觉得模仿小松树说话时,口气应该更得意一些。

师:为什么是得意?

生:因为小松树觉得自己很高大,它看不起大松树。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了自己的评价,我觉得很好!要读懂课文中的话,离不开设身处地的体验,也就是说,要将自己融入课文,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真正的意思。

思考:这位老师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了评价,这种结合学生实际的评价是能够直达学生心灵的。而后面“将自己融入课文”的表述本身既是评价,又是基于直达心灵的评价而提出的教学要求,这样的教学容易促进学生走入语文。

现在的小学生的内心情感需要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需要直达心灵的评价,而要达到这样的需求,教师就必须结合现代学生的特点与主观愿望进行评价。根据笔者的经验,要想让评价直达学生的心灵,就需要教师通过学生的言行去判断他们内心的需要,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我们在课堂上的评价才能真正走入学生内心。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安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