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悟美品美——让学生沉醉于语文之美中

  • 投稿Trix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07次
  • 评分4
  • 86
  • 0

◇云南省开远市第十二中学 陈泰赋

摘要: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语文教学应是一种始终不脱离形象、意境和情感的扣人心弦的审美教育,即提高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利用中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是每位教师应关注的课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包含的美感,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可从美的情感、形象、意境和气势这几方面渗透美育思想,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让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文教学;美育;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28-02

美的事物往往能引人奋进,催人奋发,对美的感受能力如何,往往关系到一个人的情感和人品。然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 “不闻琅琅读书声,但见习题如海洋”。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一种始终不脱离形象、情感和意境的扣人心弦的审美教育,在语文课上渗透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能将语文教学建立在形象性、情感性的基础上,渗透美育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素质、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有着任何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把审美教育结合到教学实践中,发挥本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塑造美好的心灵,教会学生欣赏文章的内在美,甚为关键。为此,语文教学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美育熏陶、渗透。

一、美的情感:感官调动,突出情感美

别林斯基说:“美都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大自然的景象不可能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假如不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和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情,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撷取美育的内蕴。普洛丁也说过,“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像太阳,心灵也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美的感情看似无情却有情,它渗透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有了美的情感,他就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使整个校园发出动人心扉的乐音。只有拥有美好的情感,才可能谈到以美育人。

美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情感教育,它所要得到的,是一种使人格变得高尚的内在情感,语文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握拔巧弹”,让学生在把握形象的过程中能激发情感,达到“心弦立应”的审美效果。

如讲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阔大的词风中,去领略作者豪迈的情怀,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雄夸的景象中,去体会“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继而就更能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叹。实践证明,一旦学生把握了作品的情感脉博,就自然会进入“心弦立在”的审美境界中。这样,在语文课上,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感,充分发挥了文学作品以情感人的魅力。

当然,审美首先是动情的,审美感受是一种情感体验,调动感官,容易发挥主体思想活跃,情感亢奋,在特定的语言信号刺激下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和审美满足。如《听潮》里写大海的声音,首先把大海比作诗人这一浪漫形象,然后很自然地把海浪的摇荡比作吟诗。在这基础上,作者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写出海浪的“沉吟”,从视觉上给人以温柔、亲切感。这声音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分别从听觉和味觉上感知潮声的细微和甜美;这声音又像“微风拂过琴弦”,则从听觉上感触海潮声的美妙;这声音还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又从视觉上写海潮的轻微。作者抓住大海静夜下落潮的情态特点,给大海的宁静美增添了神秘和欢愉的色彩,将属于不同感官范围的事物大胆比附,让人充分体验,此时此刻大海无限温柔、亲切和优美,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满足。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审美这项富于情感性的活动,能强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积极性,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审美的主体,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审美过程中,发现了美的内容,受到了美的熏陶,必然会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美的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展示形象美

审美感受起于对美的事物的直观,人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快感,能使人产生愉悦之情,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陶冶。作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其本身是构成一种形象,在读者披文入情之中得到显现。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比喻句,如果本体是抽象的,或者无法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那么喻体则应是具体、形象的,因为审美感学只涉及对象的外观。用形象性的具有审美性的具体事物,来描绘无形的对象,能有效地突出基本形象美。如:①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贺铸《青玉案》)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南唐·李煜《相见欢》)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愁和情”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状态,都被作者用自然物来描摹形容,把不可捉摸的主观情感“物化”了,使读者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感觉,产生对对象的直观,获得喻体形象所具有的自然美感。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在初步感觉中,学生基本能够感受到月下荷塘的淡雅、宁静,荷塘上面月色的朦胧,荷塘四周树影的暗淡。但这三幅画面能组合成一幅什么样的审美图景,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头脑中存储的相关内容,如自己直接或间接见过的荷塘,自己曾经看过的并非明月朗照而又隐有月色的夜晚,自己曾细心观察过的月下树影……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组接:荷塘四面有许多树,在荷塘上和路上投下明暗不一的影子,荷塘被围在其中,满是荷叶、荷花,荷塘一眼望去,难见尽头……不可忽略的是,头上有一轮明月穿梭在薄薄的云层间。经过这样的练习,荷塘月色的明暗相间、淡雅朦胧才真正体味得到,也才能体会作者在文中传递出的心绪: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忧伤。在审美对象的初步感觉中,让学生形成了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再感受审美对象的个别特征,还应把感觉到的颜色、形状、姿态等整合为完整的形象。

美的形象:壮美感动着人,优美摄引着人,千姿百态的美折射着绚丽多彩的美好人生,学生长期徜徉在这适宜的育人环境中,就会对美有所感情,对美产生兴趣,从而自觉地投身到评价美中去,使语文教学达到美育渗透。

三、美的情境:水乳交融,意境入画

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中至高的境界,是一种超越时空、富有形而上本体意味的境界,艺术作品正是通过深邃的意境,以引起读者审美情操的共鸣。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从作品表现出的意象中体会美的意境,使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心入其境,才能受到优美画面以及其蕴含的崇高情怀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悟出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这也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当制造气氛,使师生入情入境地投身于作品情境之中,透过文中的“语言”,再参加自身的生活经验,这样自然而然就会在想象中予以补充,而形成一种“完整情境”,这种情境往住是词不达意的,情境入画,情境在眼前。

例如,朱自清笔下的《春》运用了大量贴切、生动的比喻,让江南的春景如同一幅画面显现在读者面前,显得格外美。文中绘声绘色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无不展现出自然风光的美。而那幅“迎春图”则是对生活美的颂扬。文中的“鸟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又是多么优美的语言,创造了多么优美的意境。另外,在遣词造句上也狠下功夫,写春日用了“红”,写小草用了“偷偷地”“钻”,无不让人喜悦,给人美感,这些都值得我们在阅读中品味、领悟。在课堂上,笔者讲解每一幅图画的时候,都适时借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图片,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视觉感受,使他们直接感受了“春”的美,在这样的教学中,有的学生甚至能当堂背诵其中的一段,这就是视听媒介所创设的情境,推动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其领会了文章的意境美,产生了强烈的效应。

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写的养蜂酿蜜的生活情景,这种生活情境与作者心里如此而萌发出来的浓郁诗意融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一种情境:辛勤的劳动者,正如对人无所求,给人却是极好的东西像蜜峰一样,也是酿蜜——为自己,也为别人,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从而激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对劳动人民的由衷尊敬,使作品回味隽永。在教学这篇文章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文章优美的语言去体会情境之美,在如此不俗的情境美感中,自然不难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和文章的主题。

这样,学生通过对一个又一个美的意象的审美,可以使他们从作品的形式符号层走进作品的意象世界层,进而融入意境超越层,体会到其美无穷的神韵,获得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美的气势:磅礴汹涌,体会气势美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学生还是教师都怕说理文,认为其枯燥乏味,似乎谈不上什么美,其实这些说理文中有情感规律在起作用,使虽然缺乏足够形象性的说理文常会具有所谓“气势美”的审美素质。

例如,孟子的散文、鲁迅的杂文就常具有这种气势美。孟子的散文常以相当整齐的排比句式,极力增强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且常用反诘修辞加强启发诱导力量和逼人气势,加上用词警辟,比喻精当,从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再如,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气势磅礴,以宏伟的气魄,生花妙笔,描绘了北国壮丽雪景,万里冰峰,北国大地充满了蓬勃生机,客观地评论了历史英雄,写景论史,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和无产阶级英雄。反复朗读这首词,能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爱和领袖的博大胸怀,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达到美育熏陶的目的。

又如,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把对人和鼓的描写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和盘托出:一开始,人是静的,静得像一株株朴实的高粱。风吹叶动正衬托出他们的静。鼓也一样,“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这黄土高原上百十个以高粱为背景的鼓者是注定了要有一场不同凡响的表演的! 忽然之间就爆发了,爆炸了。作者用比喻的排比句来营造这“壮阔”“豪放”“火烈”的阵势:“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腰鼓改变了人们的感觉,引发了人们的联想,而这一切的最高境界就是“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文中,作者采用形式多样的排比,突出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同时,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此外,部分句子还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用层出不穷的美好想象和联想来描绘鼓声,气势恢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这种风格与气势之美,这样学生对美的感受便宽阔而狭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更深入而不肤浅。

以上几方面审美渗透当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融的,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多方面的,远不止以上四种可以囊括,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他们一起感受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熏陶,在感情上引起共鸣,在心灵上受到震动,在素质上获得全面的滋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审美的愉悦。教师必须把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利用好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美学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知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以造就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为祖国未来培养有智慧,感情丰富的一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健夫.文学审美透视[M].成都:四川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夏之放,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崔峦.《语文课程标准》问答[Z].人民教育出版社.

[4]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