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文教学插上生活的翅膀

  • 投稿黄宇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067次
  • 评分4
  • 22
  • 0

江苏省昆山市世茂小学 王晓静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教育教学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语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将语文教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学习语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90-02

常言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也处处体现生活。要把语文这门学科教好,要学生学好语文,语文教师就必须把生活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更能让他们体验生活,感受语文和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在生活中不自觉地主动学习语文,亦在学习中不断感受生活。

语文教学无外乎“听说读写”,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包含了语文教学的所有,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就要把语文教学置于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让被动的教师要求学习转化为学生主动要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

一、听——让学生用耳聆听生活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犹如一台录音机,收录着教师传来的各种信息;与此同时,一旦学生思想不集中,就会影响这台录音机的收听效果,这样的学习效率不高。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不厌其烦地传授着书本上的知识,虽然学生在听,但难免出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现象。同时,听到的多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而不是鲜活的生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一味地讲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处在引导的位置,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此新教学模式下,学会倾听是学会学习的重要一环。教师表面上讲的话是少了,但实际上要求教师讲得更精练,挑重点讲,主要是引导和提示。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可见,教师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何其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更生活化,用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更快地明白、理解。

在学习《蘑菇该奖给谁》中,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兔妈妈说的那句“因为小白兔敢和高手比呀”。教师说:“小朋友在生活中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和别人打闹时,家长或老师会提醒你不要打架,而你是不是说过,某某某也打的;当有人提醒你不要乱扔垃圾时,你是不是说过某某某也扔的;当你因测验成绩不理想而受家长批评时,你是不是说过某某某比我考得还差呢……”教师举着这些例子时,很多学生小声附和着。教师接着问:“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总和这些人比,却不敢和优生比呢?”此时,大家安静了。这说明学生都明白兔妈妈所讲的道理。利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事,代替说教的大道理,学生更愿意听,更听得懂,也更快地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二、读——让学生用嘴吟诵生活

人们习惯将学校学习称为读书,长辈问小辈学习常会说:“你读书怎么样啊?”问学习努不努力会说:“读书读得好不好?”读书成了学习的代名词,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而语文学习中,读更是重中之重。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取之于生活,所以理应将朗读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常言道:“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不单单是用嘴读,更要用心读;读书顾名思义,要读书上的内容,但又不只是书本上的内容,更是生活中的感受。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对于书的根本态度是: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是给人用的。”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既要用好书,又不能被书禁锢。

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诵读中体会。在《雨点》一课的朗读中,可以启发学生想象池塘的平静,“没有一丝波纹,就像一面镜子”,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感受“睡觉”时的舒适、安静,从而读出这种感受;从缓缓流淌的小溪,联想到平时散步时悠闲自得的样子,从而把“散步”的感受读出来;从江河奔腾向前的姿态,联想平时赛跑时的样子,从而读好“奔跑”一词;播放一段海浪涌动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小雨点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又落到浪底的模样,从而读出小雨点“跳跃”的兴奋劲儿。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受融入到朗读中来,情感体会更到位了。在教《蚕姑娘》一课前,先给学生一些蚕卵,让他们带回家在父母的帮助下,养一养蚕宝宝,在养蚕的过程中观察蚕“吃-睡-醒-脱-变”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蚕一次次的变化,并读好蚕一次一次变化时的喜悦、兴奋的情感。这样,学生在自己的观察、朗读中加深了对蚕的认识,使文字活了起来,大家朗读也更带劲了。

三、写——让学生用手描绘生活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个艰巨的任务。虽然十分重视识字教学,花相当多的时间教,学生也花不少功夫认、抄、默,但结果总不尽如人意。归结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就教字而教,学生就学字而学,并没有将字放到生活中去运用。

要想真正学会写字,就必须将写字与生活结合起来。在识字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地在生活中识字,让学生主动地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他们切实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留心观察,街头一家家商店的招牌、广告牌就是一张张“生字卡片”,在这些生字卡片上,学生不仅能认识生字,还能理解字词义,一举两得;引导学生在休息娱乐时也能认识很多字,比如看电视,大家注视屏幕上的字幕,听着发音,很多不认识的字在听的过程中慢慢认识了……在反复的接触中,陌生的字变得熟悉了,这样的识字教学是轻松的,把生活变成无形的课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让识字教学变得不再枯燥。

字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在写字教学中,要把具体的字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明白字的意思,学生才能更好地写字。在教完“驰”与“池”字后,在平时练习中有小部分学生会把“奔驰”写成“奔池”,却没有人把“池塘”写成“驰塘”。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驰”字不理解。于是教师引导:“奔驰就是很快地跑的意思,你就想象骏马在草原上飞快地跑就是奔驰,再看看‘驰’,它的偏旁是马。”自此,学生基本不再写错奔驰。在教完“腾”字后,有些学生会把腾最后的“马”写成“刀”。腾是一个飞跃的动作,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不常接触到这个字,而“腾”又的确是一个笔画较多的字,属于一个难字,出错难免,但是因同一原因出错,就使人觉得或许是讲解时使学生产生了误区。于是强调:“同学们见过马吗?当马奔跑时,它总有一个向上飞跃的动作,从地面跳起,并向前移动,这个动作就是‘腾’的动作,所以,写这个字的时候,大家可以想象马奔跑时腾空的样子,这样,大家就记住了腾字的最后几笔是‘马’。”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学生在写字时更容易把握生字的书写了。

四、说——让学生用心感悟生活

学习语文,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文课文,而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文中的各种方法,感受文中所蕴含的各种生活道理,然后将这些方法、道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

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方式,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同时,口语交际是为了使生活更精彩而服务的。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时,要注重生活化的情境,从小朋友们熟悉的情景或现实问题切入,再现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例如,在“学会劝阻”中,可创设情境,让学生和家长过马路,家长乱穿马路,让学生劝。这样学生就能结合实际,大胆想象,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为使学生更好地开口说,可以回归生活,用心感悟。例如,在口语交际“春天来啦”中,先让学生回想周末和家长去公园、郊区感受到的春天;接着带小朋友到校园中去看看春天,让春天真实的美自然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然后回到书本,看着书上的图片,发挥想象,结合刚刚想到的、看到的景色说说春天。这样学生说得更细致,更丰富了,从表达中不难看出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你处处都在使用语文。语文和生活紧密相连,为语文教学插上生活的翅膀,让学生心灵得到充分的放飞,尽情徜徉于语文课堂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雷玲.教师要学陶行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