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三反一”巧引导——浅谈阅读教学策略

  • 投稿Zoe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58次
  • 评分4
  • 27
  • 0

江苏建湖县经济开发区小学(224700) 张晓红

举一反三一般是指教师“举一”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反三”,这其实是一种美好的设想罢了。虽然举一反三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举一”不“反三”却是教学常态。语文阅读教学尤为如此。对待阅读问题,教师要有“举三反一”的思想准备,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启发,如果能够顺利获得“举三反一”的教学效果,这无疑也是一种教学策略的胜利。

一、拓展问题外延,展示教学宽度

“举”是因,“反”是果。不管是“举一反三”还是“举三反一”,都是教师启发教学的成功。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面对的阅读问题难度有差异、学生的学力有高低,这都为教师的启发带来了诸多变数,“一举”不启,就“二举”、“三举”,相信总有命中的机会。这体现的不仅是教学耐心,也是教学的策略。语文阅读教学中,思考问题都是根据教材文本设计的,当然就有一定的思路可以追寻。我们可以根据问题设计的角度,从不同方向进行延伸,尽量增加问题的宽度,也许就可以找到突破口,最终达到“反一”的效果。

在学习《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有一道阅读题难住了学生: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太多难度,但是很多学生都会陷入思想窠臼,总会从蔺相如、廉颇的人品方面去考虑,这样就难以获得理想的答题思路。找了几个学生都没有真正答到点子上,于是,我开始启发:“蔺相如为什么要承让廉颇呢?”很多学生都能够答出:蔺相如以大局为重。我继续启发:“这大局又是什么呢?廉颇就不珍惜这大局吗?”学生也能知道这大局就是国家社稷。我最后说:“为国家社稷着想用现在的话应该怎么说呢?”大家异口同声:“爱国!”问题获得圆满解决,也许过程有些曲折,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能够在教师“举三”的情况下获得“反一”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而通过对问题的外延进行拓展,也让学生理顺了思路。

二、挖掘问题内涵,展示教学深度

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阅读问题,学生苦于找不到突破角度,教师苦于找不到指导切入点。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考虑对问题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对问题的实质内涵有一个充分的认知,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些意象,获得启迪。教师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不是要将问题复杂化,而是通过教师对问题的深度解读,使学生获得认识的提升。

在学习《安塞腰鼓》时,课文中好些句子都具有很深的内涵,由于课文写的是西北高原乡间的文化生活,这和小学生的生活认知有太大距离。要想让学生能够走进文本中,和那些小伙子同舞同欢,这当然是有很大难度的。像“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是打不得这样的腰鼓的”,这句话就让很多学生不解。为什么呢?江南怎么就成了“易碎的玻璃”了呢?为什么江南就打不得腰鼓呢?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我特意剪辑了一些江南水乡的照片和安塞腰鼓的表演进行对比。我说:“同学们看这些照片都有什么特色呢?我们从不同地域生活特征上来总结一下。江南水乡有什么特点?西北高原又有什么特点?”费了好大的劲才让学生明白,这江南为什么会成为“易碎的玻璃”。又如“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很多学生都不知其中包含了什么。我启发学生:“安塞腰鼓体现的是阳刚之美,表现的是生命的活力,这些西北的汉子身上,充满阳光和朝气。从这些地方来理解‘好一个安塞腰鼓’,你就会感觉到这个‘好’有多么丰富的内容了。”学生这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我说了一大堆,学生最终理解到的答案也就两三个词语,这真是标准的“举三反一”。但我知道,我的这些“举三”是卓有成效的,虽然没有获得“反九”的奇效,但“反一”依然让我欣慰,毕竟学生需要从零点起跑。

三、激发学生思维,展示教学梯度

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提升对文本的认知能力。而这个阅读认知能力实际上就是在分析、归纳、整合等思维活动中获得的经验积累和思维历练。由于学生个体思维存在很大差异,在阅读训练时,教师还得增加启发引导的“梯度”,针对不同群体给出不同的指导。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就是要“举三”“举四”,争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反一”的效果。

像《牛郎织女》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角度。这是一个民间传说,但它却又有现实意义。因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小学生自然没有太深刻的感知能力。如何引导才能更妥帖则成为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像“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呢”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入手。我从反方向进行推演:假如没有王母这个人物出现,牛郎和织女顺顺利利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故事还有什么感染力呢?王母是一种社会势力的代表,这样才能形成社会阶级的对立。因为有王母的存在,才会有牛郎织女的千年佳话。这王母的“功劳”当然是很大的。通过这样解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一定的启发:王母就是黑暗势力的代表,是封建社会的缩影,牛郎织女就是劳苦大众的代表,这样,阶级斗争才会出现。

“举三反一”看似效果不高,其实不然。教师在“举三”的时候,已经将阅读问题外延、内涵都做了拓展和挖掘,给学生带来的启发是多方面的。虽然学生形成答案的文字不多,但那些隐性的“反一”却难以计数,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