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阅读诉求下材料拓展的运用策略

  • 投稿我最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065次
  • 评分4
  • 14
  • 0

江苏金湖县吕良镇孙集小学(211621) 叶 芳

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拓展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和策略。这一策略的有效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深度开掘和广度延伸。但在教学实践中,材料的拓展补充或注重形式而忽视效益,或数量过多而本末倒置。材料的补充只有从学生认知的起点入手,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一、材料质态:契合学生的认知基础

面对课堂补充的材料,很多教师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没有经过丝毫的处理和润色,生硬的句式、冷僻的词语严重制约了学生对材料的喜爱和理解。我们应让拓展材料符合学生本身的感官习惯,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

1.修缮图式:由“枯燥僵硬”向“情感浓郁”迈进

在学习人物类文本,特别是历史名人的文本时,教师都会引入其生平简介。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全面把握文本具有重要作用。但教师出示的资料却都是以生硬的言语进行枯燥地讲述,学生听来索然无味,使得拓展环节的实施适得其反。

在教学《虎门销烟》介绍林则徐时,有教师对网络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创造性地修饰:清朝末期,帝国主义者利用鸦片洞开我国门户,毒害我炎黄子孙,犯下无法饶恕的滔天罪行。正当 “举国齐喑”之时,林则徐拍案而起,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在当朝政府和外来侵略者的双重压力下销毁鸦片,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

这样的简介情感浓郁、色彩鲜明,刻画出一个鲜活的林则徐形象,读来大快人心,也能将材料水到渠成地融入文本之中,提高了拓展的效益。

2.删繁就简:从“贪多求全”向“整合取舍”过渡

很多教师在进行材料拓展时一味地贪多求全,认为越多越好。其实,小学阶段学生的关注能力有限,篇幅较长、内容繁杂的材料如果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而会遮蔽文本的价值主旨,导致学生对文本材料最初关注点的丧失。因此,拓展材料必须做到中心突出,脉络清晰,以促进学生的内部吸收。

例如,关于“长征”的信息网络上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学生的收集也是丰富多彩。在教学《长征》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必要删减,以《长征》这首诗的主题为基点,梳理出贴合文本中心的拓展材料。

二、出示时机:吻合学生的思维节奏

1.在留白处洞开一扇“窗”

很多文本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有意无意都会留下一些空白之处。这些留白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和资源所在。但留白又会对学生的认知形成一定的障碍,因此及时地拓展资料就如同为学生洞开了一扇窗户,让他们能看到文本深处更为美妙的风景。

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时,学生感知了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和廉颇最后的知错就改,但对两人矛盾的来龙去脉却不得而知。此时,教师及时补充了人教版教材中的《将相和》一文,这一前置性内容使学生对两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体验得更为通透,把握文本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也就显得更为从容而深刻了。

2.在思维高潮处点上一把“火”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共同参与的身份,通过四两拨千斤的点拨和引导,促发学生不断向文本深处漫溯,促进学生思维意识的有效提升。而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的拓展补充则能为学生的思维认知锦上添花。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时,在经历了牛郎织女甜美圆满的爱情,经历了王母娘娘心狠手辣的“玉簪划银河”后,学生内心与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提出:只能一年在鹊桥相会一次,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价值?此时,教师相应出示秦观《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句子,让学生在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比照下进行辩论,从而引发了课堂中一场思维和价值争辩的“风暴”。

三、烛照范畴:满足学生的觉醒意识

1.紧扣对接基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效的拓展补充并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的,必须要在文本特质和学生特点之间进行综合考量。拓展的材料应与教材文本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对应点,这样,拓展时才能巧妙而无痕地融入课堂体系中。

例如,在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教师补充拓展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古文,引导学生进行两种文体的辨析,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品味,更让学生在原始古文的浸润下,深化了对文本的认知,升华了文本的主旨。

2.激发多维疑惑,源一篇而盖全书

任何一篇文本似乎都有道不明、言不尽的意蕴。从这一视角出发,课堂教学的终结是学生另一思维的起点,教师应借助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发学生从课内向课外突围。而材料的拓展与补充能够在学生对教材文本深刻把握的基础上,从另一层面引发学生的多处疑惑,将学生产生的质疑作为拓展补充的后续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向课外阅读拓展。

著名特级教师张康桥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进行了拓展补充:有人说,林冲唯唯诺诺,总是忍让,显得很窝囊,不算是真正的英雄好汉,反而洪教头心直口快像个真英雄。张老师借助这一完全不同的认知激发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阅读《水浒传》”的欲望,从而将课堂内外进行了成功对接。

材料拓展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策略,只要应用得法,契合学生基本的阅读诉求,就一定能够使阅读行走在正确的轨道之上。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