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综述及比较研究

  • 投稿阿喂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739次
  • 评分4
  • 45
  • 0

哈聪颖,付 路,冯 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世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战略规划重点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本文深入剖析、解读了美国、新加坡、英国、韩国、日本及我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各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特点、整体发展目标及后续发展任务上的异同.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成功举措将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起到借鉴与启示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64-03

基金项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高等教育及战略研究)(30409501)

1 引言

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1].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世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战略规划重点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美国、新加坡、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通过各自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及相关教育改革实施项目在数字教学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政策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将“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纳入国家规划.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因为某些现实因素的制约与影响而存在诸多差距及问题.在此种情况下,对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剖析与研究尤为重要,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成功举措将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起到借鉴与启示的作用.

2 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

教育信息化问题首次提出于1993年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报告中,在此之后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与突破方向.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演变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NETP 1996即帮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其发展任务包括全国所有教师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培训和支持,从而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拥有配备现代化计算机的教室;所有的教室都连接上信息高速公路;优质的学习软件和在线学习资源成为学校课程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NETP 2000指数字化学习:为所有学生提供触手可及的世界课堂,其发展任务包括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教室、学校、家里和社区中使用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都能有效地运用技术来促进学生的高水平学习;所有的学生都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技能;通过研究和评估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数字化的学习内容和网络应用程序改变教学.第三阶段NETP 2004迎来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因特网、法律和学生如何变革教育期望,其发展任务包括提升领导能力、考虑革新预算、改进教师培训、支持在线学习和虚拟学校、鼓励使用宽带网、迈向数字内容、整合数据系统.第四阶段NETP 2010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要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并提出了“技术支持下的21世纪学习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和生产力这五个重要要素[2].

新加坡教育部分别于1997年、2003年、2008年发布了教育信息化一期(Master Plan 1)、二期(Master Plan 2)、三期(Master Plan 3)发展规划,简称MP1、MP2、MP3.MP1(1997~2002)注重拓展丰富开放的学习环境,加强校内外联系;鼓励创新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教育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3].以此为基础,MP2(2003~2007)侧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来加强课程、教学以及评价的关系;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能保障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和有效使用[4].MP3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在学习者、教师、学校、基础设施等方面确立四个目标,分别为学习者充分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及协作学习能力,成为有远见及责任感的信息技术应用者;学校引导在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师生使用信息技术开创条件;教师帮助学生丰富信息化环境的学习体验,促进其自主及协作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能支持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学习[5].

英国自上世纪末开始充分发挥其优势综合国力,增加经费支持和科研开发,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英国高校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简称JISC)于2009年发布的《JISC2010-2012战略》(以下简称《JISC战略》)是面向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一份战略规划文件[6].英国的全国学习网络搜索功能强大,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英国通过法律敦促教育信息化建设,为进一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保障.英国政府借助信息技术运作的“产业大学”,把学习者的需求和各类教育资源的供给及时、有效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

韩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体经过四个阶段,在启动与基础阶段(1996年~2000年)政府斥资资助所有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全国性教育门户网站EDUNET、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等;ICT应用阶段(2001年~2003年)的发展重点是教育内容开发与传递的标准化、教育资源共享(ERS)、教育管理信息化——建立国家教育信息系统等;电子化学习阶段(2004年~2005年)旨在基础教育方面建立网络家庭学习系统将教师、学生和家长紧密联系起来,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则主要表现在对电子化学习的应用与研究方面;普适学习(u-learning)阶段(2006年至今)侧重未来教育研究与开发,探索新的技术和新的教/学模式,开展普适学习、进行ICT整合于课程的深入研究、继续支持和建立大学电子化学习支持中心、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等[7].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最大亮点是地区性电子化学习支持中心的建立以及信息技术对大学教学、学习和管理、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等方面的促进和支持.

日本通过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及学校信息教育推进等多种措施有效加快本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政策推进方面,日本从1992到2002十年期间5次制定并出台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大幅度提升了日本大中小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进程.日本为实现已定教育信息化目标,从1994年开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增加政府经费投入,加快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建设进程,目前已实现每个家庭享有高速高效的信息互联网络.在日本2010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指南》中,从信息技术教育等九方面详细阐述了今后日本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点与方向.

3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8]发布于2012年,预计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及任务,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十年规划》发展任务部分对我国各个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做出了统一部署,在第六章专门介绍了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重点:首先,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其次,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提升个性化及互动教学水平,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再次,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最后,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即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

4 比较研究与分析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2010)《变革美国教育:技术助力学习》强调应用信息技术与手段促进美国教育的全面变革,大力提高教育生产力.美国高校在管理、教育及图书资源等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了突出成绩,具备了丰富经验.我国高校无论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学信息化等方面都获得了明显进步,但与美国高校信息化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比较得到的启示为:第一,在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项目不足,在基础设施联网率及网络传输能力等方面也相对落后些[9];第二,在校园信息化管理、规划和政策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方面应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开发、应用和传播电子资源的积极性;第三,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缺乏统一的评估制度,此外,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地区差异明显增加了评估的复染性,教育信息化测评研究应加强.

新加坡和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存在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其相似点是都提出在保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人人享用.新加坡重视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深入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促进学生自主、协助学习,我国强调在信息化条件下促进高校大学生自主与个性化学习、自主管理与服务,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韩国预计于2015年全部取消纸质课本,推广普及电子教材,在学习服务方面,有效应用数字教育资源云平台,这对我国构建稳定可靠、成本低廉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方面提供帮助与促进.

英国的全国学习网络搜索功能强大,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它是一个可以满足每个人学习需求并向所有学习者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的新型方式,这个学习网是由遍布在全国、分布合理的各个学习中心组成的,在终身学习环境构建方面值得我国学习.

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相继推出“e-Japan”“u-Japan”和“i-Japan”三大信息化发展战略,使得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日本政府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十分重视、支持力度大、教育信息化新策略更新比较频繁.我国也应顺势而上,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将政策实施与财政支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此外,日本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一个较重要的因素是注重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养,日本教师需要接受信息技术方面的考核,在教师资格证更新时还需选择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进行学习.信息化人才是我国未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全力支持信息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5 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对比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措施及异同有助于总结北航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下一步规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在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以及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各学院、专业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动;通过“百链云服务”实现图书文献资源的校际与网络共享;智能教室等信息设备的配置与使用对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支撑;合作成立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同时,部分学院正在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师生、生生跨校区远程实验指导与交流等信息化建设;师生积极使用诸如课程中心、课程申报系统等信息化资源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不同学院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也在积极建立专业的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平台,比如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微波学堂”网络社区凝练了包括微波技术、电磁场理论、高等电磁场、电波传播与天线等多门电磁场与微波领域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网络共享与互动讨论.此外,学校主张不断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然,北航特色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还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强:第一,持续加强绿色、文明、安全的数字校园建设,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信息化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第二,北航应积极与科研院所、对口企业共建共享科技教育资源,完善巩固科研创新信息化支撑体系,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资源与数据、科学文献的共享,支持跨专业、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第三,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优质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北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6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标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不断借鉴吸收国外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力争通过十年时间将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过渡至教育与技术的全面融合创新阶段,从而加入教育信息化大国行列,实现教育强国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2〕〔5〕朱莎.美国、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Master Plan 1.[DB/OL]. http://ictconnection.edumall.sg/cos/o.x?c=/ictconnection/pagetree&func=view&rid=715.

〔4〕Master Plan 2.[DB/OL]. http://ictconnection.edumall.sg/cos/o.x?c=/ictconnection/pagetree&func=view&rid=721.

〔6〕吴砥,尉小荣,卢春.中英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对比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2):21-28.

〔7〕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近况及启示[DB/OL].http://www.edu.cn/cio_6540/20120331/t20120331_761165.shtml.

〔8〕规划编制专家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9〕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