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之有道亦是一门艺术

  • 投稿phil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50次
  • 评分4
  • 16
  • 0

湖北省公安县夹竹园中学 陈辉

【摘要】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提问的能力。文章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课堂提问中的技巧,探究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提出了“问之有道亦是一门艺术”的观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提问;要害;悬疑;探究;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064-02

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深谙提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的确如此,一节成熟的语文课是由精炼、准确、艺术的问题串连起来的,师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才能实现对话交流并推动教学流程,才能训练语言和思维并快速达成教学目标,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情并发挥教师的首席作用。怎样提问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打开学生思维活跃的闸门、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呢?笔者以自己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提问为例,谈谈感悟。

一、在要害处“问”,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语文课堂中,如果教师满堂问,问得简单、频繁、琐碎,学生定会觉得枯燥无味,疲惫不堪,因而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无法刺激他们本应活跃的思维,语文课堂势必陷入一潭死水的境地,这样的提问定会白白浪费时间,徙劳无功。而教师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少而精的问题作为师生研读文本、对话交流的一根主线,那效果自然会不同。如在《故乡》的教学中,开始授课时借鉴名家教案的问题设计,力突一个“变”字,笔者提问:①故乡有哪些变化?学生读完文章后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作答。后来,笔者迅速将问题作了一下调整,将三个大的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围绕三个问题去研读文本。改为:②这次回故乡时,“我”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次回故乡给“我”的总体感受是什么?这次回故乡的经历引起了“我”怎样的思考?这时学生边读边画边作批注,回答问题时有了明显的方向性。《故乡》是一篇较长的小说,里面有插叙部分,现实部分与回忆部分交错,再加上结尾部分又写得含蓄,如果不把问题提得明确而具体,学生难免会无从下手,学得糊涂。在②问题中,笔者针对文本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抛出这三个问题,牵引他们去细读文本,不久,小说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及主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通过对比发现,②问题方案具体但不琐碎,较大但不空洞,并有“这次回故乡时”这个限定语,学生在研读文本和回答问题时都有了方向性,当然就有话可说并准确无误了。有教师跟笔者抱怨说《故乡》这一课要讲的东西太多,三节课都没有上完,而笔者仅用了两节课就完成了教学目标。由此看来,问题精当,问中要害,学生学得轻松、主动,完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悬疑处“问”,一石激起三层浪

“问”似看山不喜平,语文教师在研读文本的时候,如果总以居高临下的视角来进行问题预设,师生对话就会出现机械的程式化应答状态,不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语文教师在研读文本进行问题预设时,应降低自己的身份,时刻把自己当成初读文本的学生,善于发现文本中的悬念,并捕捉到学生内心的悬疑处,在此提问,便会触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拨动他们思维的兴奋点,从而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有效教学。如在备课《智取生辰纲》中,笔者把自己当成初学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文本中值得一问的地方,通过问题来推动课堂进程,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例如,《智取生辰纲》一文,两条线索交错进行,很多教师引导学生先明线再暗线,有条不紊地研读文本。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往前走,一层层往后读,课堂波澜不惊,甚至死气沉沉。时间花得倒是不少,但吴用等人天衣无缝地在酒里下毒的细节,很多学生却根本没有弄明白。笔者在上这一课的时候,先是与学生一起细读前文部分,深刻把握杨智这人精明、谨慎的性格,熟悉该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和环境,后文部分笔者完全不讲,只抛出一个问题,用问题激发他们的研读兴趣和自主能动性,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接着,笔者又以“杨智这人可算得上是谨小慎微、机警过人,怎么可能上别人的当?我不明白吴用等人究竟是如何瞒天过海的,让这样谨慎的杨智白白丢了金银担?”这一问题作为投入平静课堂的一粒石子,可谓是一石激起三层浪,学生个个精神抖擞,读得兴味盎然,他们不仅大声地读,还在不由自主地跟周围的人交流,并有表演的冲动和欲望。为此,笔者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议、去表演,不作任何指导,完完全全让“我不明白”。15分钟后,学生透彻地理解了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步骤和细节,轻松化解了“酒里下毒”这一难点,吴用等人的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不言自明。笔者问题中的“怎么可能,我不明白”这些成分看似可有可无,不是问题的关键部分,但是它的点缀增加了问题的悬念,吊起学生的大胃口,更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高效阅读。

三、在矛盾处“问”,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文本矛盾处设疑,将“矛盾”作为深入解读文本的“支点”,便可撬动文本内涵这块巨石。问在矛盾处,激发阅读期待,迎合学生的好胜心,引起学生深度思考,锤炼思维品质,着实是不错的教学契机。再以《杨修之死》为例,笔者同样抓住曹操惜才的性格与杀修的举动之间的矛盾引发学生思考,效果也不错。笔者是这样设置问题的:“无论是现实中的曹操,还是文学作品中的曹操,都是思贤如渴、礼贤下士的,那他为何要毅然决然地处死这大才子杨修呢?”这个矛盾问题将学生思维引入杨修的性格缺陷上去,通过层层剥笋般地探讨,学生明白“恃才旷物”,“目中无人”“公私不分,处事没有分寸”是为官为人之大忌,杨修的死是必然。在矛盾处设疑,将文本学活,学语文时也学到了处事做人之道,学生顿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和“杨修该不该杀”的辩论相比,学生得到的是更实在的收获。

四、在探究处“问”,无限风光在书外

语文是开放的学科,有许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见仁见智的问题比比皆是。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文本中的探究点,把它作为问题探讨契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书里走向书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学习《散步》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家里发生过类似作者一家三代人散步时的分歧吗?你是怎样处理这一分歧的?这个问题在文本中找不到答案,但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处理家庭分歧,是本文的有效延伸。学生各抒己见,分歧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都把亲情和谦让放在了首要位置。尽管我们探讨的是生活话题,但学生答问时语言流利,思想正确,这难道不是在学语文吗?

在教学冰心的《谈生命》结束时,笔者抛出这样一个探究问题:冰心觉得生命像一江春水,一棵小树,这些比喻非常贴切。你认为,生命还可以像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话匣子被打开。“生命像一轮太阳,最开始缓缓地从地平线上升起,温和美丽,日到中天的时候,热烈似火,傍晚夕阳落山,平静温和,这就如人从出生到晚年的过程。”“生命像一粒种子,春天破土而出,接着发芽开花,夏季结果,秋季果子成熟,冬季又开始新的孕育。这就如人从出生到少年,再到青年,壮年的生命历程。”再如,“生命像缤纷的晚霞,绚丽多彩,转瞬即逝,就如生命一样短暂而美丽”……探究激发了学生的灵感,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由此可见,精彩的问题是打开语文有效性学习的金钥匙,提出优质问题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修的基本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精心打磨每一个问题,让每一节语文课都风生水起,魅力无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邢艳玲.试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J].课外语文(初中),2013,(4).

[2]刘晓露.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在语文课堂提问技能上的比较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