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投稿卿卿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387次
  • 评分4
  • 24
  • 0

王 飞

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毋庸讳言,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新的,但是在实践中死盯教材、忽略学生、缺乏激情的“灌输式”教学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教师被动地教,学生昏昏地学,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并没有真正形成。虽然语文教学进行了诸多改革和探讨,但收效甚微。囿于“一技一法”的语文改革,缺乏从宏观上对语文教学本质规律以及语文教学理念的审视和思考。

课程标准在理论上倡导一种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教材也呈现出由有限伸向无限、由现在通向未来的开放性特点。生理学启示我们:单一重复的刺激,对被刺激对象将产生抑制反抗。对此,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课文内容、风格的差异,决定了授课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也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注重变化。而语文素养又是以感觉能力、情感培养、想象理解能力、语文能力为重要内涵的。教师只有把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性格培养、情操陶冶、个性发展交融起来,才能汇成一股推动学生“天天向上”的巨大影响力。做到这个教学效果,就必须推行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因为多元,才能多彩。

语文教学应追求多元课型设计

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能字写好、书读好、话说明白、文字通畅,也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大成绩。写字一笔一画,准确到位,规范美观写字更是培养学生一种心态,一种平心静气、专注凝神的心态,克服骄躁、不安的不良心理。

阅读课十分重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可以尝试“速读→研读→跳读→品读”四读教学法。速读旨在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并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巴班斯基认为,感知教学信息的快慢,很大程度取决于阅读速度,它不必去感知每一个字或词,就可以看通或理解全文,这有助于析出原文的主题。研读是速读课文的深化,以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这一步是阅读的关键,课文的主要问题就是通过研读挖掘剖析而解决的。跳读是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及文章技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宏观之中做些微观的工作,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对课文进行分析。品读重在借鉴与学习,并能在借鉴、学习中质疑,这是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对文章的鉴赏与评价,提出所惑、所悟、所思、所想,为下一步的讨论、交流提供话题。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叶圣陶说:“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其知识,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这就指出了教师引导学生作文的大目标,即“执笔而自能合度”。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在充分注重写作材料储备、写作技法指导之外,摸索出“一二三四”多元作文教学法,即一种方式、两种比较、三种内涵、四种文体。在实践中,我们必须看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能力有差异,个性也呈多彩性,这正如要使鱼池充分获得收益,必须分层放养不同鱼类一样。多元作文教学法中的一种方式就叫“放养式”。两种比较就是学生作文和学生作文比较,学生作文和教师作文或作家文章比较(我一直主张教师写下水作文)。三种内涵是指写作的主题,不论是命题作文或是开放性作文,学生写作必须紧紧围绕“自然、人(自我)、社会”三大主题,倡导学生去关注自然、关注人类(自我)、关注社会。四种文体即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不作文体束缚。

鉴赏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赏析评价能力,是对阅读课和写作课的进一步补充和提升。在操作中,我把诗、词、曲、文、绘画、音乐、书法、影视等都纳入到了鉴赏的内涵。可以就一篇美文独具匠心的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韵味十足的对话,跌宕起伏的情节进行赏析,也可以就一首诗歌的音乐、绘画、建筑的美感展开评价,也可以就绘画的色调选择、虚实结合、烘云托月等技法展开分析,同时也可以探讨音乐丰富的想象空间和书法的酣畅淋漓、气势磅礴。

语文教学应追求多元授课方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魏书生的课堂自学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教学法,蔡澄清的点拨法等都充分重视了相机诱导的原则。但是教材的多样化,决定了教法、授课方式必须多元化,笔者在学习研究众多教法之后,广泛采用启发式、情境式、自学式、互动式、参与式、讨论式、探究式授课方式,充分注重学生、教材的差异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语文教学应追求多元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目的与教学结果是否统一的标准。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评价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检验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是综合考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其具体内容有四个方面:“乐于学习”是学生活起来的前提,“思想活跃”是活起来的核心,“积极主动”是活起来的外在表现,“相互交流”是沟通个体活起来为群体活起来的桥梁。另一部分是检验教师的教学状况,主要从四个方面综合考察,一是“学生的调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导演,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二是“教学艺术性”,注重鼓励和启发学生,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三是“教学科学性”,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联系性、渗透性;三是“教师素质”,注重教学的机智性和控场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综合考察以上两部分内容,以达到对活动的推进和导向作用。

巴甫洛夫道:“事实是科学的空气。你们不凭借事实,就永远不能飞腾起来。没有事实,那你的‘理论’就是徒劳。”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验使多元化教学具备了朴实的品格,在理论的研究中,笔者充分发挥集体的功能,集思广益,通过大面积实验、推广,证实多元化教学模式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的一条教学途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之间的辩证统一。中学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就是要探究体现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统一性。这篇论文的形成可以说是语文学科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一个雏形、一个框架,其中还有许多奥秘需要作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多元的色彩正吸引着我们前行,多元,永远美丽!

★作者单位:江苏沛县湖西高中。